一种平菇培养料发酵用菌剂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0446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菇培养料发酵用菌剂,属于平菇发酵培养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菌株的筛选试验,筛选得到发酵增温剂和氨同化剂,在培养料的发酵过程中,同时加入这两种菌剂,可以有效提升发酵温度,抑制杂菌的生长,缩短发酵周期,提高平菇菌包发菌质量。提高平菇菌包发菌质量。提高平菇菌包发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菇培养料发酵用菌剂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平菇培养料发酵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平菇培养料发酵用菌剂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平菇是第我国三大栽培食用菌,年产量686.5万吨,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等黄淮海地区,占全国55.2%。发酵料栽培平菇不需要高温灭菌及无菌接种环节,与熟料栽培相比节本节能、环境友好,被农业和环保部门均列为主推技术在生产中广泛应用,在黄淮海平原应用率超过70%。该方法是以玉米芯、棉籽壳等原料预湿后露天堆积,堆积高度不一,配方不一,升温时间不一,升温后,间隔1天翻一次堆,通过15天左右的发酵过程,采用开放式接种方式进行接种。
[0003]目前,平菇栽培料发酵制备工艺标准化、机械化水平低,发酵温度不稳,冬季升温困难,氨残留多,平菇菌种发菌定植慢,缺少简易有效的发酵质量检测方法,导致平菇接种后污染率高,冬季无法正常升温发酵,菌丝生长较差。
[0004]因此,如何基于升温困难,氨残留多的问题提供一种平菇培养料发酵用菌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平菇培养料发酵用菌剂,降低了污染率,缩短了发酵周期,提高了平菇菌丝的质量。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平菇培养料发酵用菌剂,包括:发酵增温剂和氨同化剂,发酵增温剂为波茨坦短芽孢杆菌,于2023年04月2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No.27167,分类命名为为波茨坦短芽孢杆菌Brevibaciiius borstelensis;氨同化剂为植生拉乌尔菌和烟草肠杆菌,所述植生拉乌尔菌于2022年8月2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No.25564,分类命名为Raoultellaplanicola;所述烟草肠杆菌于2022年8月22日保藏于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No.25563,分类命名为Enterobactertabaci。
[0008]作为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的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请求保护所述的发酵用菌剂在制备平菇发酵培养料中的应用。
[0009]作为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的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请求保护一种平菇发酵培养料的制备方法,过程包括:玉米芯预湿后加入石灰,搅拌,1d后,加入辅料,进行搅拌,当外界平均气温高于15℃,自然升温至70℃,间隔24h抛翻机翻2次,曝气装置风机间隔2h,运行1h,发酵周期7

8d;当外界平均气温低于15℃时,加入发酵增温剂和氨同化剂,曝气装置每天连续运
行12h,停机12h,3d升温至70℃以上,随后间隔24h翻堆1次,10d发酵完成。
[0010]优选地,所述辅料料包括:麸皮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玉米芯粒径0.5

2.5cm,冬季0.5

1.5cm,夏季1.0

2.5cm。
[0011]经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现有的平菇发酵料发酵过程中筛选得到多种菌剂,其中通过一系列实验,筛选得到三株菌株,一株为增温菌株,两株为氨同化菌株,增温菌株的加入可以在发酵温度较低时,迅速对发酵料增温,促进发酵,缩短发酵周期,而氨同化菌株,可以有效去除发酵培养料中的氨残留,避免抑制平菇生长现象的出现,所以,本专利技术在平菇发酵培养料发酵过程中,加入增温剂和氨同化剂,缩短了发酵周期,降低了污染率,提高了平菇菌丝质量。
附图说明
[0012]图1附图为本专利技术发酵培养料不同发酵时期抑菌效果图;
[0013]图2附图为本专利技术加入增温剂后的温度情况图;
[0014]图3附图为不同粒径玉米芯低温条件下发酵温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实施例1增温菌株的筛选
[0017]针对冬季外界气温低于5℃,培养料温度低于15℃时,预湿后的培养料温度升温较慢,一周左右很难升至70℃,影响了发酵效率。现有的EM增温剂由光合细菌和酵母菌、放线菌等10多种菌群组成,成分复杂,丰富的菌群消耗了大量的平菇培养料养分,HM增温剂主要用于秸秆的快速降解,短期内秸秆快速降解。平菇培养料发酵首先应满足抑霉功能,其次应保证有足够的养分供应平菇生长发育,保证产量,两者均不适用于平菇培养料发酵。为提升冬季培养料快速升温能力,从发酵培养料中分离出单纯的促培养料升温发酵菌株。分别采集第2、4、6、8天的发酵料,分别标记为PA、PB、PC和PD。分别称取4个不同发酵时期(PA、PB、PC和PD)的平菇发酵料5g,溶于45mL无菌水中,置于摇床上,温度设定为28℃,转速为180r/min,振荡30min后取出,室温静置10min,吸取上清液并梯度稀释至10
‑8,选择稀释度10
‑6、10
‑7、10
‑8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依次进行涂布,PC、PD时期筛选菌株于45℃暗室培养至长出单菌落,再次划线直至培养出单菌落,挑取单菌落进行斜面保存,并取对数期的菌液与50%甘油混合后长期保存于

80℃冰箱中。在前期《平菇发酵料不同发酵阶段功能菌的分离与鉴定》这篇研究中,筛选出11株筛选菌对木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平菇生长有促进作用的菌株。选择PC、PD两个时期的8个菌株(PC13,PC18,PC19,PC30;PD6,PD7,PD8,PD9)编号分别为:1

8号进行增温功能筛选试验。
[0018]试验配方:
[0019]玉米芯89%,麸皮10%,尿素1%,按照培养料与石灰的比例添加5%石灰。料水比1:2.5。
[0020]试验方法
[0021]2021年12月

1月间气温最低的季节安排试验。按照配方称取培养料1000斤,搅拌均匀,分别添加0.5%发酵菌剂1

8号,以不添加菌剂为对照(CK)。堆高70cm,宽1米

1.5米。测量升温时间、高温温度。结果发现7号菌株增温效果显著,高温温度较CK高7℃,持续时间较CK长2天。因此选择7号菌株为发酵升温菌株,7号菌株为波茨坦短芽孢杆菌,于2023年04月2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No.27167,分类命名为为波茨坦短芽孢杆菌Brevibaciiiusborstelensis,见表1;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菇培养料发酵用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酵增温剂和氨同化剂,发酵增温剂为波茨坦短芽孢杆菌,于2023年04月2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No.27167,分类命名为为波茨坦短芽孢杆菌Brevibaciiiusborstelensis;氨同化剂为植生拉乌尔菌和烟草肠杆菌,所述植生拉乌尔菌于2022年8月2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No.25564,分类命名为Raoultellaplanicola;所述烟草肠杆菌于2022年8月22日保藏于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No.25563,分类命名为Enterobactertabac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维丽胡素娟刘芹崔筱张俊杰吴杰杨武松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