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术中可调节的拇外翻经皮置钉导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0426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3D打印术中可调节的拇外翻经皮置钉导板,包括贴合面、定位面以及功能面,贴合面与功能面相对设置,定位面环绕地设置于贴合面与功能面周围。功能面包括可调节置钉导向部,可调节置钉导向部被配置为提供多个置钉孔,相邻的置钉孔之间的间距不大于1毫米。基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术者可以在术中根据实际需要微调置钉位置,微调的精度为1毫米左右,解决了微创经皮拇外翻手术中皮肤相对骨骼移动的难题,有效提高微创手术质量。有效提高微创手术质量。有效提高微创手术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术中可调节的拇外翻经皮置钉导板


[0001]本申请涉及足踝骨科手术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术中可调节的拇外翻经皮置钉导板。

技术介绍

[0002]对于较严重的拇外翻畸形,保守的药物或者物理治疗方法难以获得较佳的治疗效果。此时,手术成为了常规选择之一。由于拇外翻畸形主要表现为足部第一拇指的外翻,同时往往合并低折骨的内翻。外翻的第一拇指与内翻的第一折骨在第一折关节形成一个外翻部位。因此,拇外翻截骨术的主要思路为将跖骨截断,形成近端跖骨以及远端跖骨。将远端跖骨相对于近端跖骨平移并旋转特定的角度以完成对拇外翻畸形的矫正,然后通过再次固定近端跖骨以及远端跖骨。
[0003]随着微创手术的技术发展,拇外翻截骨术也突破了传统手术完全暴露跖骨的观念,改为经皮关节内手术。微创经皮拇外翻截骨术仅需要造成3

4个小切口,因此造成的创口极小,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显著减少,恢复时间缩短。据报道,微创经皮关节内截骨术的矫正效果良好,可将拇外翻角从术前的33.7
°
矫正至术后的7.3
°
,满意度可达95%。
[0004]微创经皮拇外翻截骨术的固定步骤面临一些问题。与传统手术不同的是,固定置钉步骤需要在皮肤覆盖的情况下进行。为了能够实现准确的“in

out

in”的置钉固定步骤,通常需要使用置钉导板来确保经皮置钉位置以及方向的准确性。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拇外翻手术置钉导板,尽管是基于术前规划所获得的患者足部个性化数据,通过3D打印工艺制造得到,其置钉的位置和走向都已经在术前规划阶段被确定,但在实际使用中,术者依然发现置钉的位置仍然存在一定的偏差,难以达到最佳的置钉效果。
[0005]现有的置钉导板难以精确置钉的原因比较复杂。尽管3D打印工艺已经十分成熟,制造误差相对于手术精度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误差可能来自各个步骤阶段。例如:患者足部的医学影像数据的质量瑕疵;患者足部在进行影像采集时的承压状态与手术时不同;置钉导板与皮肤贴合不佳;皮肤与骨骼之间的相对移动等等。各种因素叠加能够造成足以影像置钉位置精度的误差。
[0006]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3D打印术中可调节的拇外翻经皮置钉导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3D打印术中可调节的拇外翻经皮置钉导板,包括贴合面、定位面以及功能面,所述贴合面与所述功能面相对设置,所述定位面环绕地设置于所述贴合面与所述功能面周围,所述功能面包括可调节置钉导向部,所述可调节置钉导向部被配置为提供多个置钉孔,相邻的所述置钉孔之间的间距不大于1毫米。
[0008]进一步地,所述可调节置钉导向部包括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突出于所述功能面,所述导向柱被配置为与所述功能面具有一定夹角。
[0009]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柱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圆柱形空间,所述圆柱形空间贯穿所述功能面以及所述贴合面,以形成所述置钉孔。
[0010]进一步地,所述置钉孔的数量为多个,其中包括主置钉孔以及备用置钉孔。
[0011]进一步地,包括一个所述主置钉孔以及三个所述备用置钉孔,三个所述备用置钉孔与所述主置钉孔之间呈“丁”字形设置。
[0012]进一步地,包括一个所述主置钉孔以及六个所述备用置钉孔,六个所述备用置钉孔均匀环绕地设置于所述主置钉孔周围。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主置钉孔的内径为1毫米

2毫米,所述备用置钉孔的内径为1毫米

2毫米。
[0014]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面包括足尖定位部、楔骨定位部以及足底配合部,所述足尖定位部设置于跖骨截断位置,所述楔骨定位部覆盖楔骨,所述足底配合部与足底配合。
[0015]进一步地,所述功能面包括楔骨定位部,所述楔骨固定部被配置为将跖骨与楔骨固定连接
[0016]进一步地,所述贴合面的面形数据来自于患者足部医学影像数据。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技术效果:
[0018]本申请通过设置可调节的置钉导向部,使得术者在手术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克氏针的置入位置,但同时保证置入角度不变。例如,当通过主置钉孔置入克氏针,但经过确认置钉位置不准确时,可抽出克氏针并通过合适的备用置钉孔再次置钉,从而得到最佳的置钉位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术前规划阶段的误差,或是皮肤组织相对于骨骼移动造成的置钉导板位置误差导致的置入位置精度较低的问题。
[0019]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申请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在足部贴合的效果示意图;
[0021]图2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置钉孔分布示意图;
[0025]图6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置钉孔分布示意图;
[0026]图7是本申请的制造过程中的手术规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参考说明书附图介绍本申请的多个优选实施方式,使其
技术实现思路
更加清楚和便于理解。本申请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方式来得以体现,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文中提到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中,关于“上”、“下”、“左”、“右”、“内”、“外”的描述均为根据附图中的相对位置的描述,仅用以结构描述,而并非构成限定。
[0028]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3D打印术中可调节的拇外翻经皮置钉导板在患者足
部贴合的效果示意图。经皮置钉导板1在患者足部的皮肤表面被被精准地定位并贴合,通过在经皮置钉导板1上设置置钉导向部131,以确保在手术复位固定步骤中,置钉位置和角度的准确性。
[0029]本实施例的结构如图2

图4所示,经皮置钉导板1总体为曲面薄片形状。包括贴合面11、定位面12以及功能面13。其中,贴合面11为导板与患者足部皮肤贴合的表面,功能面13为贴合面11的反面,即贴合面11与功能面13相对设置。定位面12环绕地设置于贴合面11与功能面13的周围,形成经皮置钉导板1的轮廓边缘。
[0030]由于贴合面11的曲面形状来自于患者足部的医学影像数据,因此贴合面11的面形与足部能够很好地贴合。由于足部的曲面形状在特定区域是唯一的,因此只要能够找到匹配位置,即可将经皮置钉导板1的位置唯一确定。定位面12包括足尖定位部121。足尖定位部121位于经皮置钉导板1上最靠近足尖的位置。足尖定位部121呈一平面。在经皮置钉导板1使用之前,跖骨已经被截断,足尖定位部121被设置在与跖骨截面平齐的位置。定位面12还包括足底配合部123,足底配合部1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术中可调节的拇外翻经皮置钉导板,包括贴合面、定位面以及功能面,所述贴合面与所述功能面相对设置,所述定位面环绕地设置于所述贴合面与所述功能面周围,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面包括可调节置钉导向部,所述可调节置钉导向部被配置为提供多个置钉孔,相邻的所述置钉孔之间的间距不大于1毫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术中可调节的拇外翻经皮置钉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置钉导向部包括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突出于所述功能面,所述导向柱被配置为与所述功能面具有一定夹角。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术中可调节的拇外翻经皮置钉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圆柱形空间,所述圆柱形空间贯穿所述功能面以及所述贴合面,以形成所述置钉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3D打印术中可调节的拇外翻经皮置钉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置钉孔的数量为多个,其中包括主置钉孔以及备用置钉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3D打印术中可调节的拇外翻经皮置钉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所述主置钉孔以及三个所述备用置钉孔,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忠民刘非杨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昕健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