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术后颈部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0274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术后颈部护理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后端固定安装有蓄电池,限位座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一组限位块,外固定板的底端等距开设有定位槽,且限位座上的限位块分别插接安装于外固定板底端的定位槽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两组支撑弧块配合限位块便于对患者的颈部进行夹紧支撑,通过辅助架使得装置能够根据患者的脖长对调整弧块与支撑弧块间的相对距离进行调整,以对患者的颈部进行效果较佳的支撑效果,具有较佳的可调性;解决了装置不易对患者的颈部进行快速夹紧支撑,且装置的可调性不佳,不易根据患者的脖长对调整弧块与支撑弧块间的相对距离进行调整,容易影响对患者颈部的支撑效果问题。容易影响对患者颈部的支撑效果问题。容易影响对患者颈部的支撑效果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术后颈部护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术后颈部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甲状腺疾病主要分为内科治疗的甲状腺疾病和外科治疗的甲状腺疾病两大类;在患者进行外科甲状腺治疗后,需要采用半卧位的方式以便恢复,患者头部随意乱动,容易影响患者术后引流和伤口恢复;为了使伤口更快更好的愈合,需要一种术后颈部护理装置尽量减少患者颈部的运动。
[0003]就目前现有的术后颈部护理装置而言,装置不易对患者的颈部进行快速夹紧支撑,且装置的可调性不佳,不易根据患者的脖长对调整弧块与支撑弧块间的相对距离进行调整,容易影响对患者颈部的支撑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术后颈部护理装置,其具有的辅助架,使得调整弧块能够跟随支撑弧块夹紧移动的同时,转动调整螺杆对两组调整弧块进行同步上下移动,以使得装置能够根据患者的脖长对调整弧块与支撑弧块间的相对距离进行调整。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术后颈部护理装置,具体包括壳体;
[0006]所述壳体的后端固定安装有蓄电池,壳体的两端分别滑动安装有一组支撑弧块,壳体上固定安装有一组泵体,壳体的内部螺纹安装有一组辅助架,壳体的后侧底部滑动安装有一组限位座,限位座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一组限位块,限位块的顶端外侧为斜体结构,壳体的前端等距连接有垫条,支撑弧块的顶部滑动安装有一组调整弧块,支撑弧块和调整弧块的内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气垫,支撑弧块的外端固定安装有一组外固定板,外固定板的底端等距开设有定位槽,且限位座上的限位块分别插接安装于外固定板底端的定位槽上。
[0007]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座的连接杆上分别套接安装有一组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置于壳体内部底端的内滑槽中,且第二弹性件的底端与内滑槽的底面相接触。
[0008]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内部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一组内滑杆,支撑弧块的外固定板上固定安装有一组连接板,连接板上开设有一组滑孔,且连接板上的滑孔滑动安装于壳体内部的内滑杆上。
[0009]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部的内滑杆两端分别套接安装有一组第一弹性件,且第一弹性件的外端与外固定板上连接板的内端面相接触。
[0010]进一步的,所述泵体上固定安装有一组安装架,泵体上的安装架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壳体上,且泵体通过气管与气垫相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架的两侧端分别开设有一组连接槽,调整弧块的内端固定连接有一组牵引块,且两组调整弧块内端的牵引块分别滑动安装于辅助架两侧端的连接槽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两组导向槽,辅助架的左右端分别固定设有一组导向块,且辅助架左右端的导向块分别滑动安装于壳体内部的导向槽上。
[0013]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内部底端开设有两组内滑槽,限位座上固定安装有两组连接杆,连接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组限位柱,且连接杆顶部的限位柱分别滑动安装于壳体内部底端的内滑槽中。
[0014]进一步的,所述调整弧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一组对接杆,支撑弧块的顶端开设有一组对接孔,且调整弧块底部的对接杆滑动安装于支撑弧块顶端开设有的对接孔中。
[0015]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顶端内部转动安装有一组调整螺杆,辅助架的前端开设有一组螺纹孔,且辅助架前端的螺纹孔螺纹安装于壳体顶端内部的调整螺杆上。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一种术后颈部护理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通过两组支撑弧块配合限位块便于对患者的颈部进行夹紧支撑,且当装置需要拆卸时,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两组支撑弧块向外弹出,以便装置快速拆卸;通过辅助架使得调整弧块能够跟随支撑弧块夹紧移动的同时,转动调整螺杆对两组调整弧块进行同步上下移动,以使得装置能够根据患者的脖长对调整弧块与支撑弧块间的相对距离进行调整,以对患者的颈部进行效果较佳的支撑效果,具有较佳的可调性。
[0018]此外,通过连接杆顶部的限位柱分别滑动安装于壳体内部底端的内滑槽中,连接板上的滑孔滑动安装于壳体内部的内滑杆上,限位块的顶端外侧为斜体结构,向内推动支撑弧块,限位块向下移动,支撑弧块移动至固定位后,在连接杆上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限位座上的限位块分别插接安装于外固定板底端的定位槽上,以使得两组支撑弧块对患者的颈部进行夹紧支撑,从而使得本装置对两组支撑弧块移动后的夹紧支撑位置便于进行快速限位固定,配合支撑弧块和调整弧块内端分别固定连接的气垫,提高了装置对患者颈部的夹紧支撑效果,当装置需要拆卸时,向下推动限位座,限位座上的限位块与外固定板底端的定位槽脱离,在内滑杆上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两组支撑弧块向外弹出,以便装置快速拆卸,本装置对患者颈部具有较佳的护理效果。
[0019]此外,通过辅助架左右端的导向块分别滑动安装于壳体内部的导向槽上,辅助架前端的螺纹孔螺纹安装于壳体顶端内部的调整螺杆上,转动调整螺杆,使得辅助架能够根据需要进行上下移动,两组调整弧块内端的牵引块分别滑动安装于辅助架两侧端的连接槽上,且调整弧块底部的对接杆滑动安装于支撑弧块顶端开设有的对接孔中,使得调整弧块能够跟随支撑弧块夹紧移动的同时,转动调整螺杆对两组调整弧块进行同步上下移动,以使得装置能够根据患者的脖长对调整弧块与支撑弧块间的相对距离进行调整,以对患者的颈部进行效果较佳的支撑效果,具有较佳的可调性。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1]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2]在附图中: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术后颈部护理装置的前侧轴视示意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术后颈部护理装置的后侧轴视示意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术后颈部护理装置的调整弧块的拆装示意图。
[0026]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术后颈部护理装置的壳体的剖视示意图。
[0027]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术后颈部护理装置的辅助架的拆装示意图。
[0028]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术后颈部护理装置的限位座的拆装示意图。
[0029]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术后颈部护理装置的限位座的安装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列表
[0031]1、壳体;101、蓄电池;102、辅助架;1021、连接槽;1022、螺纹孔;1023、导向块;103、调整螺杆;104、内滑杆;1041、第一弹性件;105、限位座;1051、限位块;1052、连接杆;1053、限位柱;1054、第二弹性件;106、内滑槽;107、导向槽;108、垫条;2、支撑弧块;201、调整弧块;2011、牵引块;2012、对接杆;202、对接孔;203、外固定板;2031、连接板;2032、定位槽;3、泵体;301、安装架;4、气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得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术后颈部护理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后端固定安装有蓄电池(101),壳体(1)的两端分别滑动安装有一组支撑弧块(2),壳体(1)上固定安装有一组泵体(3),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内部螺纹安装有一组辅助架(102),壳体(1)的后侧底部滑动安装有一组限位座(105),限位座(105)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一组限位块(1051),限位块(1051)的顶端外侧为斜体结构,壳体(1)的前端等距连接有垫条(108),支撑弧块(2)的顶部滑动安装有一组调整弧块(201),支撑弧块(2)和调整弧块(201)的内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气垫(4),支撑弧块(2)的外端固定安装有一组外固定板(203),外固定板(203)的底端等距开设有定位槽(2032),且限位座(105)上的限位块(1051)分别插接安装于外固定板(203)底端的定位槽(203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颈部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3)上固定安装有一组安装架(301),泵体(3)上的安装架(30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壳体(1)上,且泵体(3)通过气管与气垫(4)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颈部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底端开设有两组内滑槽(106),限位座(105)上固定安装有两组连接杆(1052),连接杆(105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组限位柱(1053),且连接杆(1052)顶部的限位柱(1053)分别滑动安装于壳体(1)内部底端的内滑槽(106)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颈部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座(105)的连接杆(1052)上分别套接安装有一组第二弹性件(1054),第二弹性件(1054)置于壳体(1)内部底端的内滑槽(106)中,且第二弹性件(1054)的底端与内滑槽(106)的底面相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丽王本琼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