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表面改性加工系统及改性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30219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激光表面改性加工系统及改性方法。采用新颖的气溶胶环境下进行激光表面改性,使得可以在不同气溶胶环境下对各种金属材料表面进行激光改性,在激光和气溶胶双重作用下,材料表面产生熔化,熔化后的材料与气溶胶中的纳米材料结合后再迅速冷却,实现了材料的表面改性;且整个过程中,气溶胶的浓度可调,激光的能量可调,这就使得改性的浓度和深度都可以精确的控制。设置了与表面改性配合使用的气溶胶产生模块,可以实时产生气溶胶,且产生方法绿色环保,无污染,仅使用一台激光器就可以实现整个改性流程。就可以实现整个改性流程。就可以实现整个改性流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光表面改性加工系统及改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激光表面改性加工系统及改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表面改性技术(surface modified technique)则是采用化学的、物理的方法改变材料或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或组织结构以提高机器零件或材料性能的一类热处理技术。它包括化学热处理(渗氮、渗碳、渗金属等);表面涂层(低压等离子喷涂、低压电弧喷涂、激光重熔复合等薄膜镀层、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等)和非金属涂层技术等。这些用以强化零件或材料表面的技术,赋予零件耐高温、防腐蚀、耐磨损、抗疲劳、防辐射、导电、导磁等各种新的特性。使原来在高速、高温、高压、重载、腐蚀介质环境下工作的零件,提高了可靠性、延长了使用寿命,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和推广价值。
[0003]申请号CN201710257334.0公开一种奥氏体不锈钢耐蚀强化件表面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预处理;2)预渗碳处理;3)二次预处理;4)渗碳处理;5)激光动态测焦;6)激光抛光。该奥氏体不锈钢耐蚀强化件表面处理方法在低压、中温条件下进行非常规气体渗碳,且在气体渗碳之前进行两次预处理,有利于渗碳的进行,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硬度。
[0004]目前提高材料耐磨性能一般先进行渗碳,然后进行加热退火或者激光处理,加工时间长,渗碳的深度也不好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内容,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激光表面改性加工系统,包括激光器、机械臂、振镜模块、气溶胶生产模块、气氛腔和加工工位;
[0006]加工工位设置在气氛腔内,气氛腔密封设置;气氛腔连接气溶胶产生模块,气溶胶产生模块产生的气溶胶通过管道进入气氛腔,提供辐照的气溶胶环境;
[0007]激光器发射脉冲激光进入分束盒,分束盒将激光分成两束,分别为第一路激光和第二路激光;第一路激光进入气溶胶产生模块,用于轰击气溶胶产生模块内的靶材,溅射产生气溶胶;第二路激光进入安装在机械臂上的振镜模块,振镜模块用于向气氛腔内的待加工材料提供激光辐照;待加工材料表面在气溶胶气氛下进行辐照,实现待加工材料的表面改性。
[0008]激光器为半导体脉冲Nd:YAG激光器,重复频率100Hz至1000Hz,功率200W至1000W;通过分束盒分成的两路激光的能量比例可以调节。
[0009]激光器、振镜模块、气溶胶产生模块和分束盒都通过光纤连接;
[0010]振镜模块包括激光振镜和调焦镜筒,调焦镜筒安装在激光振镜上,用于为激光振镜输出的激光进行调焦,从而调节到达待加工材料表面的激光的光斑直径。
[0011]气溶胶产生模块内设置有旋转靶座和激光发射头,激光发射头将从分束盒引入的第一路激光聚焦照射到旋转靶座上安装的靶材表面,从而对靶材表面进行激光烧蚀,产生粒径50nm至1000nm的纳米颗粒,纳米颗粒漂浮在空中形成纳米气溶胶;
[0012]气溶胶产生模块还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连接惰性气体钢瓶;
[0013]气溶胶产生模块和气氛腔连接的管道入口靠近靶材表面,使得产生的气溶胶进入气氛腔。
[0014]靶材为金属靶材或者碳、氧化铝、氧化锌靶材。
[0015]气氛腔呈长方体型,内部设置加工工位,气氛腔的上表面高出加工工位50mm至100mm;气氛腔的上表面由透明的石英窗口材料制成,且可拆卸的与气氛腔密封连接,从而使得激光可以穿过气氛腔的上表面但气溶胶不会从气氛腔上表面溢出。
[0016]气氛腔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气溶胶产生模块,另一端连接气溶胶回收模块,气溶胶回收模块内设置有过滤网,可以收集气溶胶内的纳米颗粒,气溶胶回收模块内设置有调速气泵,可以调节从气溶胶产生模块产生至气溶胶回收模块整个流路内的流速,由于气溶胶产生模块产生的速度是恒定的,因此调节流速就可以调节气氛腔内的气溶胶的浓度。
[0017]一种利用所述的激光表面改性加工系统进行材料表面改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8]步骤一、在气溶胶产生模块内安装靶材,并使得靶材旋转;在气氛腔内的加工工位上放置待加工的材料,之后盖好气氛腔的上表面,并密封好;
[0019]步骤二、开启激光器,重复频率300Hz,功率500W;调节分束盒的比例,使得第一路激光和第二路激光的能量相等;使得第一路激光进入气溶胶产生模块产生碳气溶胶;此处也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能量比例为其他比例,例如当靶材烧蚀所需能量较大,而辐照所需能量较低时,可以调节第一路激光的能量大于第二路激光;
[0020]步骤三、等待一段时间后启动气溶胶回收模块的气泵,使得气溶胶进入气氛腔,观察气氛腔内的气溶胶平稳后,调节调焦镜筒调节待加工材料表面的光斑直径为5

10mm;
[0021]步骤四、控制机械臂按照辐照路径进行运动,机械臂带动振镜模块使得激光在待加工材料表面全覆盖的扫描辐照,由于气溶胶的存在,材料表面在激光作用下产生表面熔化,熔化后的材料与气溶胶中的纳米材料结合后再迅速冷却,实现了材料的表面改性。
[0022]靶材为金属靶材或者碳、氧化铝、氧化锌靶,待加工材料为钢或铝。
[0023]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
[0024]本专利技术采用新颖的气溶胶环境下进行激光表面改性,使得可以在不同气溶胶环境下对各种金属材料表面进行激光改性,在激光和气溶胶双重作用下,材料表面产生熔化,熔化后的材料与气溶胶中的纳米材料结合后再迅速冷却,实现了材料的表面改性;且整个过程中,气溶胶的浓度可调,激光的能量可调,这就使得改性的浓度和深度都可以精确的控制。
[0025]设置了与表面改性配合使用的气溶胶产生模块,可以实时产生气溶胶,且产生方法绿色环保,无污染,仅使用一台激光器就可以实现整个改性流程。
附图说明
[0026]被包括来提供对所公开主题的进一步认识的附图,将被并入此说明书并构成该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也阐明了所公开主题的实现,以及连同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所公开主题的实现原则。没有尝试对所公开主题的基本理解及其多种实践方式展示超过需要的结构细节。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气溶胶产生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进行表面改性后的钢才表面的扫描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本专利技术的优点、特征以及达成所述目的的方法通过附图及后续的详细说明将会明确。
[0031]实施例1:
[0032]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激光表面改性加工系统,包括激光器01、机械臂02、振镜模块03、气溶胶生产模块04、气氛腔05和加工工位06。
[0033]加工工位06设置在气氛腔05内,气氛腔05密封设置;气氛腔05连接气溶胶产生模块,气溶胶产生模块产生的气溶胶通过管道进入气氛腔05,提供辐照的气溶胶环境;
[0034]激光器01为优选半导体脉冲Nd:YAG激光器,重复频率100Hz至1000Hz,功率200W至1000W;通过分束盒07分成的两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表面改性加工系统,包括激光器(01)、机械臂(02)、振镜模块(03)、气溶胶生产模块(04)、气氛腔(05)和加工工位(06);其特征在于:加工工位(06)设置在气氛腔(05)内,气氛腔(05)密封设置;气氛腔(05)连接气溶胶产生模块,气溶胶产生模块产生的气溶胶通过管道进入气氛腔(05),提供辐照的气溶胶环境;激光器(01)发射脉冲激光进入分束盒(07),分束盒(07)将激光分成两束,分别为第一路激光和第二路激光;第一路激光进入气溶胶产生模块,用于轰击气溶胶产生模块内的靶材,溅射产生气溶胶;第二路激光进入安装在机械臂(02)上的振镜模块(03),振镜模块(03)用于向气氛腔(05)内的待加工材料提供激光辐照;待加工材料表面在气溶胶气氛下进行辐照,实现待加工材料的表面改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表面改性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激光器(01)为半导体脉冲Nd:YAG激光器,重复频率100Hz至1000Hz,功率200W至1000W;通过分束盒(07)分成的两路激光的能量比例可以通过分束盒(07)调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表面改性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激光器(01)、振镜模块(03)、气溶胶产生模块和分束盒(07)都通过光纤连接;振镜模块(03)包括激光振镜(08)和调焦镜筒(09),调焦镜筒(09)安装在激光振镜(08)上,用于为激光振镜(08)输出的激光进行调焦,从而调节到达待加工材料表面的激光的光斑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表面改性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气溶胶产生模块内设置有旋转靶座(10)和激光发射头(11),激光发射头(11)将从分束盒(07)引出的第一路激光聚焦照射到旋转靶座(10)上安装的靶材表面,从而能够使激光对靶材表面进行激光烧蚀,产生粒径50nm至1000nm的纳米颗粒,纳米颗粒漂浮在气溶胶生产模块(04)中形成纳米气溶胶;气溶胶产生模块还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连接惰性气体钢瓶;气溶胶产生模块和气氛腔(05)连接的管道入口靠近靶材表面,使得产生的气溶胶能够进入气氛腔(0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激光表面改性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靶材为金属靶材或者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佳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伯仲汇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