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曳引系统的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0042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曳引系统的试验装置,包括:曳引电机;曳引轮,其装设于所述曳引电机的输出轴上;卷筒,其设置于所述曳引电机的正下方;曳引绳,其缠绕于所述卷筒并绕过所述曳引轮,所述曳引轮受驱于所述曳引电机而驱动所述曳引绳运行,并使得所述卷筒转动而放线;阻尼施加机构,其用于为卷筒提供抵抗朝放线方向转动的扭矩,并能够调节所述扭矩。并能够调节所述扭矩。并能够调节所述扭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曳引系统的试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性能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电梯曳引系统的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曳引系统通常包括曳引绳和曳引电机,电梯的曳引系统为核心关键部件,关系着电梯的运行效果、安全及寿命,需要对其运行进行试验和测试。
[0003]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如下两种方式对曳引系统进行测试:
[0004]第一种方式:构建与真实电梯相同的运行环境,从而获得曳引系统运行的各类数据。这种方式虽然能够获得真实、准确的运行数据,然而,测试所占用空间很大,例如,需要构建电梯井,且成本也大。
[0005]第二种方式:利用弹簧和油缸等设备对曳引绳施加负荷来模拟轿厢,这种方式所占用的空间小,成本较低,然而,所测得的数据与真实运行数据相差很大,其原因至少在于:弹簧和油缸基本只能提供静态载荷,轿厢的匀速、加速、减速、制动状态对曳引绳和曳引电机的影响很难测得。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梯曳引系统的试验装置。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电梯曳引系统的试验装置,包括:
[0009]曳引电机;
[0010]曳引轮,其装设于所述曳引电机的输出轴上;
[0011]卷筒,其设置于所述曳引电机的正下方;
[0012]曳引绳,其缠绕于所述卷筒并绕过所述曳引轮,所述曳引轮受驱于所述曳引电机而驱动所述曳引绳运行,并使得所述卷筒转动而放线;
[0013]阻尼施加机构,其用于为卷筒提供抵抗朝放线方向转动的扭矩,并能够调节所述扭矩。
[0014]优选地,所述卷筒的两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阻尼施加机构作用于所述第一转轴上。
[0015]优选地,所述电梯曳引系统的试验装置还包括制动机构,所述制动机构作用于所述第二转轴上以为所述卷筒提供制动。
[0016]优选地,所述阻尼施加机构:
[0017]转子,其固定套接于所述第一转轴上;
[0018]定子,其套设于所述转子外;
[0019]电磁激励部件,其设置于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之间,以使得所述定子能够为所述转子提供磁力扭矩。
[0020]优选地,所述制动机构包括固定架、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中的电磁体、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中的永磁体以及与所述永磁体连接并朝向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周面的制动盘,通过电磁体为所述永磁体提供磁力而使得制动盘与所述第二转轴紧密接触而为所述第二转轴提供制动力。
[0021]优选地,所述卷筒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通过滑块与滑轨而水平滑动配合;所述支撑架的侧部设置有伸缩缸,所述伸缩缸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架滑动以使得所述卷筒形成水平摆动状态。
[0022]优选地,所述曳引轮的一侧设置有调整架,所述调整架具有弧形导槽,所述弧形导槽与所述曳引轮同心;
[0023]所述调整架处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上装设有回收轮,曳引绳的远端连接至所述回收轮,所述伺服电机通过驱动所述回收轮以用于为所述曳引绳提供预紧;通过沿所述弧形导槽调整所述回收轮的位置以调节所述曳引绳对所述曳引轮的包角。
[0024]优选地,所述卷筒包括主体筒部、第一挡环和第二挡环;所述第一挡环与所述主体筒部的一端一体成型,所述主体筒部的另一端径向向外形成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第二挡环连接;通过使所述连接耳扭转破坏而使得第二挡环与所述主体筒部分离。
[0025]优选地,所述制动机构包括对称布置的两个。
[0026]优选地,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处均设置有轴承座。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电梯曳引系统的试验装置的有益效果是:
[0028]本试验装置利用卷筒放线以及阻尼施加机构、制动机构模拟轿厢的提升,从而获得曳引系统运行时的各类数据,本试验装置所占用的空间下,成本较低。
[0029]本专利技术中描述的技术的各种实现或示例的概述,并不是所公开技术的全部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附图说明
[0030]在不一定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字母后缀或不同字母后缀的相同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实例。附图大体上通过举例而不是限制的方式示出各种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一起用于对所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适当的时候,在所有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同一或相似的部分。这样的实施例是例证性的,而并非旨在作为本装置或方法的穷尽或排他实施例。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梯曳引系统的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0033]图3为图2的C向视图。
[0034]图4为图2的D向视图。
[0035]图5为图1的B向视图。
[0036]附图标记:
[0037]10

曳引电机;20

曳引轮;30

曳引绳;40

卷筒;41

主体筒部;42

第一挡环;43

第二挡环;44

连接耳;45

支撑架;46

伸缩缸;471

滑块;472

滑轨;51

第一转轴;52

第二转
轴;53

轴承座;60

阻尼施加机构;61

转子;62

定子;70

制动机构;71

固定架;72

电磁体;73

永磁体;74

制动盘;75

弹簧;80

调整架;81

弧形导槽;82

回收轮;83

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38]除非另外定义,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39]为了保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专利技术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00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曳引系统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曳引电机;曳引轮,其装设于所述曳引电机的输出轴上;卷筒,其设置于所述曳引电机的正下方;曳引绳,其缠绕于所述卷筒并绕过所述曳引轮,所述曳引轮受驱于所述曳引电机而驱动所述曳引绳运行,并使得所述卷筒转动而放线;阻尼施加机构,其用于为卷筒提供抵抗朝放线方向转动的扭矩,并能够调节所述扭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曳引系统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的两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阻尼施加机构作用于所述第一转轴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曳引系统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曳引系统的试验装置还包括制动机构,所述制动机构作用于所述第二转轴上以为所述卷筒提供制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曳引系统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施加机构:转子,其固定套接于所述第一转轴上;定子,其套设于所述转子外;电磁激励部件,其设置于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之间,以使得所述定子能够为所述转子提供磁力扭矩。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曳引系统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机构包括固定架、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中的电磁体、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中的永磁体以及与所述永磁体连接并朝向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周面的制动盘,通过电磁体为所述永磁体提供磁力而使得制动盘与所述第二转轴紧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春明李新龙刘庆珠张福双曾玲陈宇婷
申请(专利权)人:建研机械检验检测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