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芍药与射干的套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9828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芍药与射干的套种方法,属于中草药套作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芍药与射干的套种方法包括芍药平畦穴栽,种植穴行距5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芍药与射干的套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草药套作
,尤其涉及一种芍药与射干的套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芍药(Paeonia lactifloraPall.Reise)为多年生草本,根粗壮,圆柱形;茎高40

70cm,无毛;根部茎生叶为二回三出复叶,上部茎生叶为三出复叶,小叶狭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偏斜,边缘具白色骨质细齿,两面无毛,背面沿叶脉疏生短柔毛;花数朵,生茎顶和叶腋,有时仅顶端一朵开放,而近顶端叶腋处有发育不好的花芽,花期5

6月,果期8月。栽培种刮去外皮并经水煮的干燥根称白芍(Paeonia radix),野生种不去外皮的根称赤芍。
[0003]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L.)Redout
é
)为多年生草本。根状茎为不规则的块状,斜伸,黄色或黄褐色;须根多数,带黄色。茎直立,茎高1

1.5m,实心。根状茎药用,味苦、性寒、微毒。能清热解毒、散结消炎、消肿止痛、止咳化痰,用于治疗扁桃腺炎及腰痛等症。喜温暖和阳光,耐干旱和寒冷,对土壤要求不严,山坡旱地均能栽培,以肥沃疏松。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好。中性壤土或微碱性适宜。
[0004]芍药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农户的传统种植周期长,土地利用率降低。当前芍药的间混套种包括芍药套种大豆、芍药套种知母、芍药套种贡菊、黄柏芍药间作等,并未有关于芍药与射干套种的记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芍药与射干的套种方法,能够增加土地利用率,提升经济效益。
[0006]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芍药与射干的套种方法,芍药平畦穴栽,种植穴行距55

65cm,生产周期为4年;芍药种植第3年,在芍药行间种植射干,射干与芍药行距27.5

32.5cm,生产周期为2年。
[0008]优选的是,所述芍药穴距40

45cm,穴深5

7cm,直径20

25cm,1

2个芍头/穴。
[0009]优选的是,所述芍药9月下旬

10月下旬种植,第4年9

10月收获。
[0010]优选的是,所述芍药于土壤封冻前,离地6

9cm割去地上部,根际培土10

15cm。
[0011]优选的是,所述芍药施肥管理包括:底肥:每667m2施农家肥2000

2500kg或有机肥100

200kg,加氮磷钾三元复混肥35

50kg,氮肥4.5

7.0kg、过磷酸钙20

30kg;追肥:第2

4年,生长中期每667m2施氮磷钾三元复混肥50

60kg;土壤封冻前,每667m2穴施农家肥2000

3000kg或有机肥150

200kg,饼肥25

30kg。
[0012]优选的是,所述芍药除草管理包括:第1

2年,春季出苗后、夏季杂草大量发生及秋季倒苗后除草;第3

4年,每年除草2

3次,保持田间无杂草。
[0013]优选的是,所述射干行播,挖种植沟宽8

12cm,深5

7cm,播种量4

6kg/667m2。
[0014]优选的是,所述射干4月上旬种植,第2年秋季地上部枯黄或第3年春季未萌芽时收
获。
[0015]优选的是,所述射干施肥管理包括:秋冬季射干茎叶枯黄割除后,每667m2施农家肥2000

2500kg或有机肥100

200kg,加氮磷钾三元复混肥35

50kg,氮肥4.5

7.0kg、过磷酸钙20

30kg。
[0016]优选的是,所述射干除草管理包括:第1年除草2

3次;第2年春夏季除草2

3次,茎叶封行后拔除杂草。
[001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芍药与射干的套种方法,与芍药单作或射干单作相比,两种中药材套种可以有效增加土地利用率,同时具有美化景观,增加经济收益的作用,且芍药与射干套种互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该方法适合大面积推广种植。
附图说明
[0019]图1:本专利技术芍药与射干套种模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芍药与射干的套种方法,芍药平畦穴栽,种植穴行距55

65cm,优选行距60cm,生产周期为4年;芍药种植第3年,在芍药行间种植射干,射干与芍药行距27.5

32.5cm,优选射干与芍药行距30cm,生产周期为2年。
[0021]本专利技术优选在无污染、海拔1300

2800m、年降雨量250

800mm、年平均气温5

14℃、土壤pH值6.5

8.2、土质为沙壤土或壤土、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地块进行芍药和射干套种;进一步优选种植地位于西北干旱区。
[0022]本专利技术优选芍药播期为每年的9月下旬至10月下旬;进一步优选光照充足、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中性至微碱性、无污染的沙壤土或壤土;更优选播种时深耕30cm以上,整细耙平,保持土壤疏松平整。
[0023]本专利技术优选芍药种植时,穴距40

45cm,进一步优选穴距42.5cm,穴深5

7cm,进一步优选穴深6cm,直径20

25cm,进一步优选直径22.5cm,更优选种植穴穴底直径小于穴口直径;优选芽头按大小分级分别栽种,每穴种较大芍头1个或较小的2个(相距4cm),芍头切面朝下栽种;优选每667m2种植2800

3000株,进一步优选每667m2种植2900株。
[0024]本专利技术优选芍药覆膜种植,种植时分段拦腰覆土,防大风揭膜;出苗后应及时放苗,否则易发生烫苗、伤苗;幼苗长至2

3片真叶时,进行间苗、封口、压膜,即拔除穴口杂苗,拔除后用土封口,并用细土均匀压实膜上空白处。封口压膜工作必须在短期内完成,以提高地温,防止跑墒。
[0025]旱作平畦种植一般在冬季土壤封冻,本专利技术优选芍药于土壤封冻前(10月下旬),离地6

9cm割去芍药地上部,进一步优选割去离地7

8cm以上,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芍药与射干的套种方法,其特征在于,芍药平畦穴栽,种植穴行距55

65cm,生产周期为4年;芍药种植第3年,在芍药行间种植射干,射干与芍药行距27.5

32.5cm,生产周期为2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芍药与射干的套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芍药穴距40

45cm,穴深5

7cm,直径20

25cm,1

2个芍头/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芍药与射干的套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芍药9月下旬

10月下旬种植,第4年9

10月收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芍药与射干的套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芍药于土壤封冻前,离地6

9cm割去地上部,根际培土10

15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芍药与射干的套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芍药施肥管理包括:底肥:每667m2施农家肥2000

2500kg或有机肥100

200kg,加氮磷钾三元复混肥35

50kg,氮肥4.5

7.0kg、过磷酸钙20

30kg;追肥:第2

4年,生长中期每667m2施氮磷钾三元复混肥50

60kg;土壤封冻前,每667m2穴施农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英英杨宪忠吴之涛吴芳魏玉杰何庆祥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