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区或栖息地鸟类物种多样性评估用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9771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鸟类多样性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护区或栖息地鸟类物种多样性评估用识别装置,包括安装部、以及设于安装部上端的监测部、以及设于监测部上端的激光雷达,所述监测部和所述激光雷达分别由电机一和电机二控制转动,以进行鸟类活动监测;所述监测部外端面设有红外相机,红外相机上端设有镜头清理机构和储液箱;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电机二带动激光雷达实时监测鸟类空间位置信息的同时,还能联动加压组件工作,使镜头清理机构内液体通道实现加压,进而清洁液能够定期喷出,实现红外相机镜头的定期自清洁,无需外接喷头喷淋清洁液的控制电路和控制程序,降低装置成本的同时能降低装置整体的电力消耗,增加了识别装置的户外续航时间。的户外续航时间。的户外续航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护区或栖息地鸟类物种多样性评估用识别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鸟类多样性监测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保护区或栖息地鸟类物种多样性评估用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AI识别+红外相机,是野生动物监测的新技术,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传统的摄像机只能通过图像来进行监测分析,而AI识别+红外相机则不同,它将智能算法和红外相机相结合,可以在黑暗或者复杂背景下也能进行准确的监测识别。同时,它的筛选算法也可以减少非目标物体误判的情况,使得监测效果更具可信度。
[0003]现有技术中,在各个自然生态区或栖息地内密集布设有大量红外相机来采集海量的图像数据,而红外相机的通常采用定点固定放置的方式来采集信息,实际的信息的获取过程中常出现如下问题:
[0004](1)由于自然生态区或栖息地的草本层较为茂盛,且镜头一般为露头放置,长时间监测后会导致镜头受到植物剐蹭,镜头容易出现污渍,而现有技术中常需要工作人员到镜头前擦拭,浪费人力物力;
[0005](2)现有技术中常采用红外相机定点拍摄,即使该相机具备超广角镜头,在监测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护区或栖息地鸟类物种多样性评估用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部(1)、以及设于安装部(1)上端的监测部(2)、以及设于监测部(2)上端的激光雷达(3),所述监测部(2)和所述激光雷达(3)分别由电机一(5)和电机二(9)控制转动,以进行鸟类活动监测;所述监测部(2)外端面设有红外相机(4),红外相机(4)上端设有镜头清理机构(7)和储液箱(8);所述镜头清理机构(7)包括盒体(71)、以及设于盒体(71)内的液体通道(72)、以及设于液体通道(72)下端的喷液嘴(73)、以及设于喷液嘴(73)上的泄压阀(75);所述监测部(2)内设有与所述镜头清理机构(7)连通的加压组件,加压组件包括与所述液体通道(72)连通的气体腔室(27)、以及与所述电机二(9)输出端连接的传动组件(22),所述传动组件(22)向下移动时使所述气体腔室(27)内气体压力增强,液体通道(72)内部压力同步增强使内部液体从喷液嘴(73)喷出至红外相机(4)上,以完成红外相机(4)的镜头清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区或栖息地鸟类物种多样性评估用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传动组件(22)下端的滑块(23),传动组件(22)带动滑块(23)于监测部(2)内移动,监测部(2)内沿滑块(23)移动方向设有导杆(24),导杆(24)上套设有滑套(25),滑套(25)的一侧与所述滑块(23)固定连接、滑块(2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直角连杆(26);所述气体腔室(27)上端设有突起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立胡飞龙王蕾臧明月徐徐卢晓强马月
申请(专利权)人: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