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结构、空调器及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9754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散热结构,包括:风箱,风箱内具有容纳腔;换热器部件,设置在容纳腔内,换热器部件用于与容纳腔内的流体交换热量;送风风机,设置在容纳腔内;散热壳体,散热壳体与风箱连接,散热壳体内具有与容纳腔连通的散热通道;控制部件,设置在散热通道内,控制部件与送风风机信号连接,以控制送风风机的运转。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散热结构、空调器及控制方法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空调器中的驱动板因温度过高容易损坏的技术问题。坏的技术问题。坏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结构、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
,具体涉及一种散热结构、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三挡直流风柜机是空调器的一种,现有的直流风柜机组由过滤器、换热器、电机、风机,驱动板组成。电机提供动力,带动风机转动,是机组的核心部件,驱动板则是控制直流电机运转的重要部件。
[0003]然而,现有的空调器上的驱动板在运行时会产生较大热量,且驱动板上有许多精密零件,如果不对驱动板进行降温,则驱动板的温度容易过高,损伤驱动板。
[0004]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散热结构、空调器及控制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空调器中的驱动板因温度过高容易损坏的技术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散热结构,包括:风箱,风箱内具有容纳腔;换热器部件,设置在容纳腔内,换热器部件用于与容纳腔内的流体交换热量;送风风机,设置在容纳腔内;散热壳体,散热壳体与风箱连接,散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箱(1),所述风箱(1)内具有容纳腔(11);换热器部件(2),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1)内,所述换热器部件(2)用于与所述容纳腔(11)内的流体交换热量;送风风机(3),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1)内;散热壳体(4),所述散热壳体(4)与所述风箱(1)连接,所述散热壳体(4)内具有与所述容纳腔(11)连通的散热通道(41);控制部件(5),设置在所述散热通道(41)内,所述控制部件(5)与所述送风风机信号连接,以控制所述送风风机(3)的运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散热风机(6),所述散热风机(6)设置在所述散热通道(41)内,所述散热风机(6)的出风口朝向所述控制部件(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新风壳体(7),所述新风壳体(7)与所述散热壳体(4)连接,所述新风壳体(7)内设置有新风通道(71),所述新风通道(71)的一端与所述散热通道(41)连通,所述新风通道(71)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容纳腔(11)的外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道(41)具有与所述容纳腔(11)连通的第一连通口(411),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第一控制阀(81),所述第一控制阀(81)设置在所述第一连通口(411)处,以通过所述第一控制阀(81)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一连通口(41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通道(71)具有与所述散热通道(41)连通的第二连通口(711),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第二控制阀(82),所述第二控制阀(82)设置在所述第二连通口(711)处,以通过所述第二控制阀(82)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二连通口(71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阀(82)位于所述散热风机(6)与所述第一控制阀(81)之间;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散热风机(6)、所述第一控制阀(81)以及所述第二控制阀(82)信号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佳君何伟光范霖徐艳妮甘朝县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