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宽带接入技术中,可以通过对用户的上线请求报文采用不同的处理策略,从而达到用户在不同接口上的负载均衡。控制面(control plane,CU)和转发面(user plane,UP)分离系统(简称为CU分离系统,也可以称为转控分离系统)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案中,用户侧设备广播的上线请求报文通过网络设备,如交换机等传输至各个虚拟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virtual bro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VBRAS)的转发面设备上,转发面设备接收到上线请求报文后,向VBRAS的控制面(control plane,CP)设备发送该上线请求报文,控制面设备接收到来自各个转发面设备的上线请求报文后,按照预配置的负载均衡方案确定用户的上线接口,以实现负载均衡。
[0003]目前的转控分离系统的负载均衡方案,可以基于用户负载、或接口的轮询顺序、或用户数量确定待接入用户上线的上线接口。其中,基于用户负载的方案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通信系统的运行状态信息;其中,所述通信系统包括控制面设备和至少一个转发面设备,所述控制面设备与所述至少一个转发面设备通信连接;所述控制面设备和所述转发面设备上均包括通信接口,所述转发面设备的通信接口中用于与用户侧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接口为上线接口,所述通信系统中包括多个上线接口;所述通信系统的运行状态信息包括所述通信系统对应的影响所述用户侧设备的数据传输性能的信息;根据所述运行状态信息确定负载均衡信息;其中,所述负载均衡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多个上线接口中迁入用户的上线接口和所述多个上线接口中迁出用户的上线接口;和/或,所述多个上线接口中待接入用户上线的上线接口;其中,基于所述负载均衡信息运行的所述通信系统满足所述用户侧设备的数据传输性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状态信息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用户数量信息、用户流量信息、报文处理信息、用户上下线信息、或报文转发信息;其中,所述用户数量信息包括:在第一时长内,与用户流量相关的所述通信接口上用户数量的减少量;所述用户流量信息包括:在第二时长内,与用户流量相关的所述通信接口上用户流量的降低量;所述报文处理信息包括:在第三时长内,每个所述通信接口处理的协议报文的数量;或者,在第四时长内,每个所述通信接口丢弃的协议报文的数量;所述用户上下线信息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在第五时长内,每个所述上线接口上用户上线失败的次数;或者,在第六时长内,在第一接口上线失败且在第二接口上线成功的用户的数量;或者,在第七时长内,所述上线接口上用户上线后又下线的次数;其中,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接口均为所述通信接口中的上线接口,且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为不同接口;所述报文转发信息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用户流量相关的每个所述通信接口上的误码率、所述控制面设备与每个所述转发面设备之间的丢包率、各个所述上线接口所在通信链路上的通信接口的丢包率、所述各个所述上线接口所在通信链路上的通信接口的时延、用户流量相关的每个通信接口的接口利用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运行状态信息确定负载均衡信息,包括:根据所述运行状态信息,确定各个所述上线接口所满足的评估条件;所述评估条件包括第一评估条件和第二评估条件;将满足所述第一评估条件的所述上线接口确定为迁入用户的上线接口,将满足所述第二评估条件的所述上线接口确定为迁出用户的上线接口;和/或,将满足所述第一评估条件的所述上线接口确定为所述待接入用户上线的上线接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用户数量信息;所述第一评估条件包括:在第一时长内,与所述上线接口上的用户流量相关的每个通信接口上,用户数量的减少量均小于或等于第一用户变化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用户数量信息;所述第二评估条件包括:在第一时长内,与所述上线接口上的用户流量相关的每个通信接口上,用户数量的减少量均大于或等于第二用户变化阈值。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用户流量信息;所述第一评估条件包括:在第二时长内,所述上线接口上的用户流量相关的每个通信接口上,用户流量的变化速率均小于或等于第一流量变化阈值。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用户流量信息;所述第二评估条件包括:在第二时长内,所述上线接口上的用户流量相关的每个通信接口上,用户流量的变化速率均大于或等于第二流量变化阈值。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状态信息包括所述报文处理信息,所述第一评估条件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在第三时长内,所述上线接口上的用户流量相关的每个通信接口,处理的协议报文的数量均大于或等于第一处理阈值;或者,在第四时长内,所述上线接口上的用户流量相关的每个通信接口,丢弃的协议报文的数量均小于或等于第一丢弃阈值。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状态信息包括所述报文处理信息,所述第二评估条件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在第三时长内,所述上线接口上的用户流量相关的每个通信接口处理的协议报文的数量均小于第二处理阈值;或者,在第四时长内,所述上线接口上的用户流量相关的每个通信接口,丢弃的协议报文的数量均大于或等于第二丢弃阈值。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用户上下线信息;所述第一评估条件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在第五时长内,所述上线接口上用户上线失败的次数小于或等于第一次数阈值;或者,在第六时长内,在所述上线接口上线失败,且在所述上线接口之外的其他上线接口上线成功的用户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一用户量阈值;或者,在第七时长內,所述上线接口上的用户上线后又下线的次数小于或等于第一上下线阈值。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用户上下线信息;所述第二评估条件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在第五时长内,所述上线接口上用户上线失败的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次数阈值;或者,在第六时长内,在所述上线接口上线失败,且在所述上线接口之外的其他上线接口上线成功的用户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二用户量阈值;或者,在第七时长內,所述上线接口上的用户上线后又下线的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上下线阈值。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状态信息包括所述报文转发信
息;所述第一评估条件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所述上线接口上的流量相关的每个通信接口上,误码率均小于或等于第一误码率阈值;或者,所述控制面设备与所述上线接口所在转发面设备之间的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一丢包率阈值;或者,所述上线接口所在通信链路上的通信接口,丢包率均小于或等于第二丢包率阈值;或者,所述上线接口所在通信链路上的通信接口,时延均小于或等于第一时延阈值;或者,所述上线接口上的用户流量相关的每个通信接口上,接口利用率均小于或等于第一接口利用率阈值。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状态信息包括所述报文转发信息;所述第二评估条件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所述上线接口上的流量相关的每个通信接口上,误码率均大于或等于第二误码率阈值;或者,所述控制面设备与所述上线接口所在转发面设备之间的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三丢包率阈值;或者,所述上线接口所在通信链路上的通信接口,丢包率均大于或等于第四丢包率阈值;或者,所述上线接口所在通信链路上的通信接口,时延均大于或等于第二时延阈值;或者,所述上线接口上的用户流量相关的每个通信接口上,接口利用率均大于或等于第二接口利用率阈值。14.一种负载均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和确定模块;其中,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通信系统的运行状态信息;其中,所述通信系统包括控制面设备和至少一个转发面设备,所述控制面设备与所述至少一个转发面设备通信连接;所述控制面设备和所述转发面设备上均包括通信接口,所述转发面设备的通信接口中用于与用户侧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接口为上线接口,所述通信系统中包括多个上线接口;所述通信系统的运行状态信息包括所述通信系统对应的影响所述用户侧设备的数据传输性能的信息;所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运行状态信息确...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