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地图数据加载和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9460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1:02
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三维地图数据加载和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该三维地图数据加载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生成包围地图可视区域内的建筑模型的模型包围盒;确定对应模型包围盒所包围的各个建筑模型的地图层级;基于地图层级和模型包围盒,生成三维地图数据请求,其中,三维地图数据请求与预设的地图数据类型集合中对应于地图层级的地图数据类型相对应,地图数据类型集合表征各个显示粒度;将三维地图数据请求发送至相关联的服务端;响应于接收到对应于三维地图数据请求的返回三维地图数据集合,对返回三维地图数据集合进行加载。该实施方式节省了模型加载的等待时长,可以在地理空间中对不同显示粒度下的建筑对象进行显示。对象进行显示。对象进行显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维地图数据加载和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0001]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计算机
,具体涉及三维地图数据加载和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是设施(建设项目)的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表达。BIM的核心是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为建筑信息模型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将BIM与其他先进技术集成或与应用系统集成可以发挥更大的综合价值。BIM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结合,可以实现对建筑构件的精细化管理。目前,在三维GIS中展示BIM时,通常采用的方式为:将所有建筑信息模型在三维GIS中显示,或设定特定地图层级范围以及可视区范围,当用户操作之后的区域不在范围内,则将模型隐藏。
[0003]然而,当采用上述方式在三维GIS中展示BIM时,经常会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将所有建筑信息模型在三维GIS中显示时,模型加载效率较低,用户在浏览建筑信息模型时需等待较长时间,用户体验差,且模型加载时间过长时,浏览器或客户端运行出错的次数较多;设定特定地图层级范围以及可视区范围时,不能展示地理空间中建筑对象的整体分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0005]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了三维地图数据加载和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来解决以上
技术介绍
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
[0006]第一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维地图数据加载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地图可视区域,生成包围上述地图可视区域内的建筑模型的模型包围盒;基于上述地图可视区域和上述模型包围盒,确定对应上述模型包围盒所包围的各个建筑模型的地图层级;基于上述地图层级和上述模型包围盒,生成三维地图数据请求,其中,上述三维地图数据请求与预设的地图数据类型集合中对应于上述地图层级的地图数据类型相对应,上述地图数据类型集合表征各个显示粒度;将上述三维地图数据请求发送至相关联的服务端;响应于接收到上述服务端发送的对应于上述三维地图数据请求的返回三维地图数据集合,对上述返回三维地图数据集合进行加载,其中,上述返回三维地图数据集合对应于上述地图数据类型。
[0007]可选地,在上述将上述三维地图数据请求发送至相关联的服务端之前,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检测到地图层级变换操作,生成变换后的模型包围盒;根据上述地图层级变换操作对应的变换后的地图层级和上述变换后的模型包围盒,生成更新的三维地图数据请求,其中,上述更新的三维地图数据请求与上述地图数据类型集合中对应于上述变换后的地图
层级的地图数据类型相对应。
[0008]第二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维地图数据加载装置,应用于客户端,装置包括:第一生成单元,被配置成根据地图可视区域,生成包围上述地图可视区域内的建筑模型的模型包围盒;确定单元,被配置成基于上述地图可视区域和上述模型包围盒,确定对应上述模型包围盒所包围的各个建筑模型的地图层级;第二生成单元,被配置成基于上述地图层级和上述模型包围盒,生成三维地图数据请求,其中,上述三维地图数据请求与预设的地图数据类型集合中对应于上述地图层级的地图数据类型相对应,上述地图数据类型集合表征各个显示粒度;发送单元,被配置成将上述三维地图数据请求发送至相关联的服务端;加载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接收到上述服务端发送的对应于上述三维地图数据请求的返回三维地图数据集合,对上述返回三维地图数据集合进行加载,其中,上述返回三维地图数据集合对应于上述地图数据类型。
[0009]可选地,在发送单元之前,装置还包括:模型包围盒生成单元和三维地图数据请求生成单元。其中,模型包围盒生成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检测到地图层级变换操作,生成变换后的模型包围盒。三维地图数据请求生成单元被配置成根据上述地图层级变换操作对应的变换后的地图层级和上述变换后的模型包围盒,生成更新的三维地图数据请求,其中,上述更新的三维地图数据请求与上述地图数据类型集合中对应于上述变换后的地图层级的地图数据类型相对应。
[0010]第三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维地图数据发送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客户端发送的三维地图数据请求,其中,上述三维地图数据请求采用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生成,上述三维地图数据请求包括地图层级和模型包围盒;确定上述模型包围盒所包围的各个建筑模型的模型中心点坐标,得到模型中心点坐标集合;根据上述地图层级和对应于地图数据类型集合的地图层级范围集合,从上述地图数据类型集合中选择满足预设地图层级范围条件的地图数据类型作为目标地图数据类型;将三维地图数据集中地图数据类型为上述目标地图数据类型,且分别与上述模型中心点坐标集合中各个模型中心点坐标对应的各个三维地图数据作为返回三维地图数据集合发送至上述客户端。
[0011]可选地,上述根据上述地图层级和对应于地图数据类型集合的地图层级范围集合,从上述地图数据类型集合中选择满足预设地图层级范围条件的地图数据类型作为目标地图数据类型,包括:将上述地图层级范围集合中包括上述地图层级的地图层级范围确定为目标地图层级范围;响应于上述目标地图层级范围对应表征第一显示粒度的地图数据类型,将表征上述第一显示粒度的地图数据类型确定为目标地图数据类型。
[0012]可选地,上述根据上述地图层级和对应于地图数据类型集合的地图层级范围集合,从上述地图数据类型集合中选择满足预设地图层级范围条件的地图数据类型作为目标地图数据类型,包括:响应于上述目标地图层级范围对应表征第二显示粒度的地图数据类型,将表征上述第二显示粒度的地图数据类型确定为目标地图数据类型,其中,上述第二显示粒度小于上述第一显示粒度。
[0013]可选地,上述根据上述地图层级和对应于地图数据类型集合的地图层级范围集合,从上述地图数据类型集合中选择满足预设地图层级范围条件的地图数据类型作为目标地图数据类型,包括:响应于上述目标地图层级范围对应表征第三显示粒度的地图数据类
型,将表征上述第三显示粒度的地图数据类型确定为目标地图数据类型,其中,上述第三显示粒度小于上述第二显示粒度。
[0014]可选地,上述将三维地图数据集中地图数据类型为上述目标地图数据类型,且分别与上述模型中心点坐标集合中各个模型中心点坐标对应的各个三维地图数据作为返回三维地图数据集合发送至上述客户端,包括:确定上述模型中心点坐标集合中每个模型中心点坐标对应的模型标识,得到模型标识集合;根据预先构建的K维树空间索引,从上述三维地图数据集中选择地图数据类型为上述目标地图数据类型,且模型标识分别与上述模型标识集合中的各个模型标识相同的各个三维地图数据作为返回三维地图数据集合,其中,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地图数据加载方法,包括:根据地图可视区域,生成包围所述地图可视区域内的建筑模型的模型包围盒;基于所述地图可视区域和所述模型包围盒,确定对应所述模型包围盒所包围的各个建筑模型的地图层级;基于所述地图层级和所述模型包围盒,生成三维地图数据请求,其中,所述三维地图数据请求与预设的地图数据类型集合中对应于所述地图层级的地图数据类型相对应,所述地图数据类型集合表征各个显示粒度;将所述三维地图数据请求发送至相关联的服务端;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服务端发送的对应于所述三维地图数据请求的返回三维地图数据集合,对所述返回三维地图数据集合进行加载,其中,所述返回三维地图数据集合对应于所述地图数据类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将所述三维地图数据请求发送至相关联的服务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检测到地图层级变换操作,生成变换后的模型包围盒;根据所述地图层级变换操作对应的变换后的地图层级和所述变换后的模型包围盒,生成更新的三维地图数据请求,其中,所述更新的三维地图数据请求与所述地图数据类型集合中对应于所述变换后的地图层级的地图数据类型相对应。3.一种三维地图数据发送方法,包括:接收客户端发送的三维地图数据请求,其中,所述三维地图数据请求采用权利要求1

2中任一所述的方法生成,所述三维地图数据请求包括地图层级和模型包围盒;确定所述模型包围盒所包围的各个建筑模型的模型中心点坐标,得到模型中心点坐标集合;根据所述地图层级和对应于地图数据类型集合的地图层级范围集合,从所述地图数据类型集合中选择满足预设地图层级范围条件的地图数据类型作为目标地图数据类型;将三维地图数据集中地图数据类型为所述目标地图数据类型,且分别与所述模型中心点坐标集合中各个模型中心点坐标对应的各个三维地图数据作为返回三维地图数据集合发送至所述客户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地图层级和对应于地图数据类型集合的地图层级范围集合,从所述地图数据类型集合中选择满足预设地图层级范围条件的地图数据类型作为目标地图数据类型,包括:将所述地图层级范围集合中包括所述地图层级的地图层级范围确定为目标地图层级范围;响应于所述目标地图层级范围对应表征第一显示粒度的地图数据类型,将表征所述第一显示粒度的地图数据类型确定为目标地图数据类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地图层级和对应于地图数据类型集合的地图层级范围集合,从所述地图数据类型集合中选择满足预设地图层级范围条件的地图数据类型作为目标地图数据类型,包括:响应于所述目标地图层级范围对应表征第二显示粒度的地图数据类型,将表征所述第二显示粒度的地图数据类型确定为目标地图数据类型,其中,所述第二显示粒度小于所述
第一显示粒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地图层级和对应于地图数据类型集合的地图层级范围集合,从所述地图数据类型集合中选择满足预设地图层级范围条件的地图数据类型作为目标地图数据类型,包括:响应于所述目标地图层级范围对应表征第三显示粒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宜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