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放站接入的识别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直放站接入的识别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直放站是一种无线信号中继产品,可以作为实现“小容量、大覆盖”目标的必要手段之一。使用直放站进行网络部署的好处在于,一是可以在不增加基站数量的前提下保证网络覆盖,二是其造价远远低于有同样效果的微蜂窝系统。直放站是解决通信网络延伸覆盖能力的一种优选方案。它与基站相比有结构简单、投资较少和安装方便等优点,可广泛用于难以覆盖的盲区和弱区,如商场、宾馆、机场、码头、车站、体育馆、娱乐厅、地铁、隧道、高速公路、海岛等各种场所,提高通信质量,解决掉话等问题。
[0003]网络控制直放站或智能直放站(Network
‑
Control Repeater,NCR),是在原有直放站的基础上增加控制面协议栈的一种直放站,基站可以通过发送边控制信息(Side Control Information,SCI)来控制直放站的一些功能。
[0004]现有技术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直放站接入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信息,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用于指示发起随机接入的直放站的设备类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放站接入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信息包括RRC建立请求信令,所述RRC建立请求信令中的建立原因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直放站的设备类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放站接入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信息包括第一C
‑
RNTI MAC CE,所述第一C
‑
RNTI MAC CE用于指示所述直放站的设备类型,或者所述第一C
‑
RNTI MAC CE中的第一比特用于指示所述直放站的设备类型;所述第一C
‑
RNTI MAC CE为新定义的C
‑
RNTI MAC CE。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放站接入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信息包括第二C
‑
RNTI MAC CE,所述第二C
‑
RNTI MAC CE用于指示所述直放站的设备类型,或者所述第二C
‑
RNTI MAC CE中的第二比特用于指示所述直放站的设备类型;所述第二C
‑
RNTI MAC CE为现有的C
‑
RNTI MAC CE。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放站接入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第一C
‑
RNTI执行第一变换操作,得到第二C
‑
RNTI;基于所述第二C
‑
RNTI,生成所述第二C
‑
RNTI MAC CE。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直放站接入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C
‑
RNTI MAC CE中的C
‑
RNTI用于指示所述直放站的设备类型。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放站接入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信息包括随机接入前导序列,所述随机接入前导序列用于指示所述直放站的设备类型,或者用于发送所述随机接入前导序列的RO用于指示所述直放站的设备类型。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放站接入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直放站发起随机接入所使用的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随机接入前导序列和/或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序列的RO。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放站接入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系统消息,所述系统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或者,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SCI信息,所述SCI信息中包含所述第一配置信息。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直放站接入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消息为直放站和非直放站通用的第一系统消息,或者为直放站专用的第二系统消息。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直放站接入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系统消息是第一PDCCH中的DCI所指示的PDSCH上传输的系统消息,所述第一PDCCH为使用直放站专用的SI
‑
RNTI加扰的PDCCH。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直放站接入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CI信息是第一
PDCCH中携带的信息,所述第一PDCCH为使用直放站专用的SI
‑
RNTI加扰的PDCCH。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任一项所述的直放站接入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中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直放站发起随机接入所使用的RO个数;直放站发起随机接入所使用的RO的频域起始位置;直放站发起随机接入所使用的RO的时域配置;直放站发起随机接入所使用的SSB和RO之间的对应关系;直放站发起随机接入所使用的根序列索引。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直放站接入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与直放站的设备类型相关联。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放站接入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的直放站的设备类型用于指示不同的直放站能力或功能。16.一种直放站接入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直放站发送的随机接入信息,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直放站的设备类型;根据所述随机接入信息,确定所述直放站的设备类型。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直放站接入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信息包括RRC建立请求信令,所述RRC建立请求信令中的建立原因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直放站的设备类型。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直放站接入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信息包括第一C
‑
RNTI MAC CE,所述第一C
‑
RNTI MAC CE用于指示所述直放站的设备类型,或者所述第一C
‑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皎,王俊伟,
申请(专利权)人: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