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胃肠道肿瘤微创治疗用牵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9207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胃肠道肿瘤微创治疗用牵拉装置,涉及牵拉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筒体,所述筒体的内部且贯穿筒体并与其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插入到第一底座的内部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转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转板,且转板与第一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底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且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转板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伺服电机运作从而实现对牵引线的收放,使在对牵引线的控制更为方便,以及通过第一伺服电机驱动使转杆转动,从而实现对第一固定块角度的转动,从而降低收线筒影响医护人员操作的可能性,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胃肠道肿瘤微创治疗用牵拉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牵拉装置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胃肠道肿瘤微创治疗用牵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胃肠道肿瘤微创治疗是一种对肠道良性肿瘤进行切除的手术方式,其根据良性肿瘤的大小、位置以及肿瘤与肠管的关系分为肠镜下微创手术和腹腔镜下微创手术两种,因为肠镜下微创手术和腹腔镜下微创手术均需要对肿瘤进行切除的缘故,使得医护人员需要用到牵拉装置将切除后的肿瘤提取出来。
[0003]在手术实施的过程中通过电刀切除病灶,在切除时由于病变部位抬举不良,黏膜下层空间小等问题导致应用电刀比较困难,通过人工拉扯牵引线带动剥离夹牵拉病灶需要一直保持拉扯动作需要增加医务人员配置,手术往往要进行很长时间,医务人员长时间保持拉扯动作会过于劳累,而且存在力量较难控制等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多功能胃肠道肿瘤微创治疗用牵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胃肠道肿瘤微创治疗用牵拉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胃肠道肿瘤微创治疗用牵拉装置,包括第一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筒体(3),所述筒体(3)的内部且贯穿筒体(3)并与其转动连接有转杆(5),所述转杆(5)插入到第一底座(1)的内部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转杆(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转板(6),且转板(6)与第一底座(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底座(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7),且第一伺服电机(7)的输出端与转板(6)固定连接,所述转杆(5)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8),且第一固定块(8)与筒体(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8)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块(9),所述第一固定块(8)和第二固定块(9)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收线筒(12),所述收线筒(12)的内部且贯穿收线筒(12)并与其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1),所述转动轴(11)的两端分别插入到第一固定块(8)和第二固定块(9)的内部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1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辅助块(10),且辅助块(10)与第一固定块(8)和第二固定块(9)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13),且第二伺服电机(13)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辅助块(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9)的外侧设置有固定筒(4),且第二固定块(9)与固定筒(4)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筒(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底座(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胃肠道肿瘤微创治疗用牵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8)和第二固定块(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7),所述固定板(17)的两侧内壁之间且插入到固定板(17)的内部并与其转动连接有丝杆(18),所述固定板(1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三伺服电机(19),且第三伺服电机(19)的输出端与丝杆(18)固定连接,所述丝杆(18)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滑块(20),且滑块(20)与固定板(17)滑动连接,所述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瑜崴徐延龙李辉
申请(专利权)人:牡丹江市肿瘤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