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洪涝灾害区域检测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29145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洪涝灾害区域检测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灾害检测领域,该方法首先获取不同时刻待检测区域的SAR图像,然后对待检测区域的SAR图像进行轨道校正、辐射定标、配准和数据增强处理,得到增强后的多时相SAR图像,利用洪涝灾害区域检测模型对增强后的多时相SAR图像中的洪水区域进行检测。其中,洪涝灾害区域检测模型是利用训练数据集对三维轻量化U型卷积网络进行训练得到的。三维轻量化U型卷积网络在U型网络第一次卷积后加入了深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洪涝灾害区域检测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灾害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洪涝灾害区域检测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Aperture Radar,SAR)能够提供全天时、全天候的对地观测图像,是一种重要的对地观测手段。当洪涝灾害发生时,大气中的云雨因其对可见光的折射会显著影响光学卫星的成像,因此在光学卫星观测过程中会丢失大量的洪水信息。虽然可以利用这些高时空分辨率的光学卫星影像研究洪水情况,但其质量仍然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SAR卫星数据的出现解决了云干扰这一棘手问题,与光学遥感卫星不同,SAR卫星为主动成像,具有强大的穿透能力,可以克服云雾的障碍,而不受天气影响。此外,由于主动微波遥感的特点,它可以在夜间不依赖光照获取地表影像。SAR已广泛应用于洪涝水体检测和开放水域研究等各种应用。
[0003]目前关于SAR图像洪涝灾害区域检测算法主要分为三类:基于单幅图像的水体提取算法,基于双时相SAR图像的变化检测算法,基于多时相SAR图像的算法。...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洪涝灾害区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不同时刻待检测区域的SAR图像;对不同时刻的所述待检测区域的SAR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多时相SAR图像;所述预处理包括轨道校正、辐射定标和配准;对所述多时相SAR图像进行数据增强,得到增强后的多时相SAR图像;根据所述增强后的多时相SAR图像,利用洪涝灾害区域检测模型,确定所述待检测区域内发生洪涝灾害的区域;其中,所述洪涝灾害区域检测模型是利用训练数据集对三维轻量化U型卷积网络进行训练得到的;所述训练数据集包括已标注洪水区域的训练用地区发生洪涝时的SAR图像和训练用地区未发生洪涝时的SAR图像;所述三维轻量化U型卷积网络包括轻量化三维卷积模块、下采样模块、上采样模块、深度

通道

空间注意力机制模块和跳跃连接;所述深度

通道

空间注意力机制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深度注意力机制模块、通道注意力机制模块和空间注意力机制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洪涝灾害区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不同时刻的所述待检测区域的SAR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多时相SAR图像,具体包括:对不同时刻的所述待检测区域的SAR图像进行轨道校正,得到第一预处理后的待检测区域的SAR图像;对所述校正后的待检测区域的SAR图像进行辐射定标,得到第二预处理后的待检测区域的SAR图像;对所述第二预处理后的待检测区域的SAR图像进行配准,得到多时相SAR图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洪涝灾害区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训练数据集对三维轻量化U型卷积网络进行训练,具体包括:获取训练用地区发生洪涝时的SAR图像和训练用地区未发生洪涝时的SAR图像;对所述训练用地区发生洪涝时的SAR图像中的洪水区域进行标注,得到已标注洪水区域的训练用地区发生洪涝时的SAR图像;对所述已标注洪水区域的训练用地区发生洪涝时的SAR图像和所述训练用地区未发生洪涝时的SAR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训练用多时相SAR图像;对所述训练用多时相SAR图像进行数据增强,得到增强后的训练用多时相SAR图像;利用所述增强后的训练用多时相SAR图像对所述三维轻量化U型卷积网络进行训练,得到洪涝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王劲捷安豪王小青沈晓晶王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六一五四零部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