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壶盖防脱落结构的侧把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9122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黑砂制品技术领域,具体为具有壶盖防脱落结构的侧把壶,包括壶身,所述壶身的外壁一侧固定有壶把,所述壶身的外壁另一侧固定有挂栏,所述壶身的顶部贴合有盖体,所述盖体的顶部固定有壶扭,所述壶扭的表面中心设有贯穿的透气孔,所述盖体的底部一周固定有盖锁,所述壶身的内壁顶部固定有颈卡,所述壶身的内壁一侧设有贯穿的出水孔,所述出水孔的一侧固定有壶嘴,改良后的侧把壶,增加挂栏使得盖体在打开倒入开水时,盖体可以悬挂在壶身上,减少了盖体碎落的风险,使用时也更加卫生,通过增加盖锁和颈卡,可在锁定盖体和壶身,使得盖体不会轻易脱落,且只需旋转盖体轻松完成上锁、解锁。解锁。解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壶盖防脱落结构的侧把壶


[0001]本技术涉及黑砂制品
,具体为具有壶盖防脱落结构的侧把壶。

技术介绍

[0002]黑砂陶瓷的历史悠久,如今主要发展在四川省,黑砂陶是采用粘土及砂作为主要原料的一种陶器,它的砂成分重于其它陶类,属于砂陶类,陶根为黑色,因此称为黑砂陶,现在的黑砂陶具有耐高温、耐酸碱、含水、透气、保温等功能,因此被广泛应用在餐具、酒具、茶具、园林柯基用器、医药卫生专用器皿等方面。
[0003]茶壶是生活中常见的餐具,用于盛装或冲泡茶水等,目前市场上存在的茶壶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设置有手柄的茶壶,另一种是茶壶两侧设置有提耳,使用者利用大拇指和中指夹紧两侧提耳,利用食指压紧壶盖的壶顶部,防止壶盖翻落,进而斟茶,前者需要双手使用来防止壶盖翻落,侧把壶是指壶把不在壶嘴对面二测壶嘴的侧方,可以完成单手操作,单手操作时,就需要考虑茶壶的盖体是否会脱落的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款防止壶盖脱落的侧把壶。
[0004]现有专利(公开号:CN206603540U)公开了一种侧把壶,包括玻璃壶体和握把,玻璃壶体上侧设有壶口,玻璃壶体侧壁设有螺纹连接部,螺纹连接部包括设于玻璃壶体侧壁的连接凸起,以及套设在连接凸起上的螺纹接头,螺纹接头外周设有连接螺纹,握把末端设有连接孔,连接孔设有内螺纹,连接孔与螺纹连接部螺纹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设计的螺纹连接部,以及与螺纹连接部螺纹连接的握把,使本技术的侧把壶握把与玻璃壶体可拆卸连接,当侧把壶零部件有损坏时,可替换及时相应部分,以及握把可拆卸,可减少占用空间,包装方便。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1、现有设计没有考虑到盖体打开时可以放置的位置,容易引起盖体滚落摔坏,同时盖体随意放置在其他位置可能不卫生;2、现有设计没有考虑盖体防脱落的装置,必须采用双手操作才能保证盖体不会脱落摔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壶盖防脱落结构的侧把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挂盖体的位置和没有防止盖体脱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具有壶盖防脱落结构的侧把壶,包括壶身,所述壶身的外壁一侧固定有壶把,所述壶身的外壁另一侧固定有挂栏,所述壶身的顶部贴合有盖体,所述盖体的顶部固定有壶扭,所述壶扭的表面中心设有贯穿的透气孔,所述盖体的底部一周固定有盖锁,所述壶身的内壁顶部固定有颈卡,所述壶身的内壁一侧设有贯穿的出水孔,所述出水孔的一侧固定有壶嘴,所述壶身的内壁表面贴合有滤板,所述滤板的表面设有贯穿的过水孔,所述壶身的底部固定有壶足。
[000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壶身与壶把、挂栏、壶嘴构成一体式结构。
[000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盖锁与颈卡之间构成活动结构。
[000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滤板的两端与壶身的内壁固定,且滤板的底部与壶身的内壁底部不相连。
[000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壶嘴的顶端与壶身的顶部高度一致。
[00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透气孔贯穿于壶扭和盖体的表面中心。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中,通过增加挂栏使得盖体在打开倒入开水时,盖体可以悬挂在壶身上,不需要另外找位置存放,减少了盖体碎落的风险,同时盖体悬挂在壶身避免接触其他位置,使用时更加卫生。
[0013]本技术中,通过增加盖体下方的盖锁和壶身内壁顶部的颈卡,可在倒出茶水时用来锁定盖体和壶身,使得盖体不会轻易脱落,同时可以通过壶扭旋转盖体轻松完成上锁、解锁。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正视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左剖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壶身;2、壶把;3、挂栏;4、盖体;5、壶扭;6、透气孔;7、盖锁;8、颈卡;9、出水孔;10、壶嘴;11、滤板;12、过水孔;13、壶足。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工作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具有壶盖防脱落结构的侧把壶,包括壶身1,壶身1的外壁一侧固定有壶把2,壶身1的外壁另一侧固定有挂栏3,壶身1的顶部贴合有盖体4,盖体4的顶部固定有壶扭5,壶扭5的表面中心设有贯穿的透气孔6,盖体4的底部一周固定有盖锁7,壶身1的内壁顶部固定有颈卡8,壶身1的内壁一侧设有贯穿的出水孔9,出水孔9的一侧固定有壶嘴10,壶身1的内壁表面贴合有滤板11,滤板11的表面设有贯穿的过水孔12,壶身1的底部固定有壶足13。
[0020]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壶身1与壶把2、挂栏3、壶嘴10构成一体式结构,此结构便于茶壶在泡茶时整体的封闭性,也便于通过壶把2可拿起整个壶体。
[0021]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盖锁7与颈卡8之间构成活动结构,此结构可实现盖体4在倒出茶水时不至于脱落。
[0022]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滤板11的两端与壶身1的内壁固定,且滤板11的底部与壶身1的内壁底部不相连,此结构可通过滤板11和壶身1的内壁围成一个过滤区域,使得茶叶不会跟随水流被倒出壶嘴10。
[0023]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壶嘴10的顶端与壶身1的顶部高度一致,此结构可保证壶身1内部装满水前,茶水不会从壶嘴10中流出。
[0024]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透气孔6贯穿于壶扭5和盖体4的表面中心,此结构保证茶壶内部有可共换气的气孔。
[0025]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和优点:该具有壶盖防脱落结构的侧把壶,在使用时,工作过程如下:
[0026]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首先打开盖体4,将壶扭5贴合于挂栏3的内壁悬挂在挂栏3上,将茶叶放入滤板11与壶身1的内壁围成的过滤区内部,加入开水可以泡茶,将盖体4底部的盖锁7沿着颈卡8之间的缝隙贴合放入,通过壶扭5旋转盖体4,使盖锁7转到颈卡8下方,拿起壶把2开始倒出茶水,茶叶被滤板11挡住,茶水通过过水孔12,从出水孔9流出壶嘴10,此时盖体4因为盖锁7与颈卡8互相贴合,不会在倒水时发生脱落。
[002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工作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壶盖防脱落结构的侧把壶,包括壶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壶身(1)的外壁一侧固定有壶把(2),所述壶身(1)的外壁另一侧固定有挂栏(3),所述壶身(1)的顶部贴合有盖体(4),所述盖体(4)的顶部固定有壶扭(5),所述壶扭(5)的表面中心设有贯穿的透气孔(6),所述盖体(4)的底部一周固定有盖锁(7),所述壶身(1)的内壁顶部固定有颈卡(8),所述壶身(1)的内壁一侧设有贯穿的出水孔(9),所述出水孔(9)的一侧固定有壶嘴(10),所述壶身(1)的内壁表面贴合有滤板(11),所述滤板(11)的表面设有贯穿的过水孔(12),所述壶身(1)的底部固定有壶足(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壶盖防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萍
申请(专利权)人:荥经林氏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