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火灶炉头引弧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8877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火灶炉头引弧组件,包括:壳体组件;等离子组件,包括多个第一等离子针,间隔设置在壳体组件上;引火组件,设置在壳体组件上,与第一等离子针中相邻设置,降低等离子组件击穿空气形成等离子束所需的电压大小;电连接组件,设置在壳体组件上,与等离子组件和引火组件电连接,用于连接外部高压电源。通过电连接组件向相邻两个第一等离子针提供不同高压电,使相邻第一等离子针更容易起弧;通过等离子组件中的第一等离子针和引火组件一同设置在壳体组件上,克服传统电火灶引弧难以隔离的问题,同时,利用引火组件与第一等离子针相邻设置,降低等离子组件击穿空气形成等离子束所需的电压大小,提高电火灶的安全性能,减少能耗。减少能耗。减少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火灶炉头引弧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户外用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火灶炉头引弧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电火灶是利用等离子体的特性,用高压电击穿空气形成热等离子体,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并最终获得理想长度和功能的热等离子体束,产生类似火焰特性的热等离子体束给锅具加热来进行烹饪的新型灶具。
[0003]现有电火灶一般是在锅圈上设置引弧装置,以降低放电电极发生起弧的所需电压大小,但是把引弧装置设置在锅圈上,导致整个电火灶的结构复杂,而且引弧的效果不佳,同时,由于引弧装置上传输的是高压电,而且锅圈是用户较容易触碰的部分,把引弧装置设置在锅圈上,容易出现触电等安全隐患,因此需要设计一款安全性能高的电火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电火灶引弧装置设置在锅圈上容易导致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一种电火灶炉头引弧组件。
[0005]一种电火灶炉头引弧组件,包括:壳体组件;等离子组件,所述等离子组件包括多个第一等离子针,多个所述第一等离子针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引火组件,所述引火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引火组件与多个所述第一等离子针中的其中一个相邻设置,所述引火组件用于降低所述等离子组件击穿空气形成等离子束所需的电压大小;电连接组件,所述电连接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电连接组件与所述等离子组件和所述引火组件电连接,所述电连接组件用于连接外部高压电源。
[0006]本申请公开的电火灶炉头引弧组件,包括壳体组件、等离子组件、引火组件和电连接组件,通过电连接组件与等离子组件,当电连接组件接入外部高压电源,如电火灶中的升压变压器,电连接组件获得高电压,电连接组件向相邻两个第一等离子针提供不同的高压电,使得相邻两个第一等离子针更容易起弧;通过电连接组件与引火组件电连接,且等离子组件中的多个第一等离子针和引火组件一同设置在壳体组件上,引火组件与第一等离子针处于同一个平面,避免出现引弧装置安装在电火灶的锅圈上,克服了传统电火灶引弧难以隔离的问题,同时,利用引火组件与多个所述第一等离子针中的其中一个相邻设置,能够降低等离子组件击穿空气形成等离子束所需的电压大小,提高电火灶的安全性能,减少能耗。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火组件包括第二等离子针,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等离子针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等离子针与相邻的所述第一等离子针的距离,所述第二等离子针与相邻距离最小的所述第一等离子针形成放电点对。由于当保持两等离子针的输入电压恒定,两等离子针之间的距离越小,其起弧效果越好,但同时,两等离子针的距离接近至一定程度后,容易产生高压电弧从而引发触电或设备击穿等安全隐患,通过设置引火组件中的第二等离子针与其相邻的第一等离子针的距离小于相邻两个第一等离子针的距离,能够在确保相邻两个第一等离子针的间隔适宜的基础上,减少第二等离子针与其相邻最近的第一
等离子针的距离,降低等离子组件的起弧电压。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等离子针形成多个直径不同的环形等离子发生组,所述第二等离子针位于其中一个所述环形等离子发生组内。通过把多个第一等离子针划分成直径不同的环形等离子发生组,使得整个等离子组件整体布局简单,容易确保相邻两个第一等离子针的距离相同,使得相邻两个第一等离子针放电起弧更加稳定。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等离子针形成的等离子发生组形状不限于环形,还可以是矩形或方形等。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等离子针包括第二等离子头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一端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等离子头连接;所述第一等离子针包括第一等离子头和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一端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等离子头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二等离子头的一端与所述电连接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一等离子头与所述电连接组件电连接。通过第一等离子针和第二等离子针均由等离子头和支撑杆组成,两者组成结构相似,无需专门的引弧结构,只需使用放电点对即可实现用较低的电压起弧,解决了传统电火灶引弧火焰无法利用的文通,同时简化了电火灶的整体结构,降低产品成本。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等离子头位于直径最小的所述环形等离子发生组内,所述第一等离子头与所述第二等离子头的放电端延伸方向相同。通过第二等离子头位于直径最小的环形等离子发生组内,第二等离子与其中一个第一等离子头距离较低,即使两者之间的放电端方向设置相同,两者之间仍然能够相对容易放电起弧;通过引火组件的第二等离子头采用等离子组件的第一等离子头,即引火组件与多个第一等离子针形成等离子组件,电火灶无需采用专门的引弧装置,简化电火灶的结构,降低产品成本。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等离子头位于直径最小的所述环形等离子发生组内,所述第一等离子头与所述第二等离子头的放电端相对设置。
[0013]通过第二等离子头设置在直径最小的环形等离子发生组内,且第一等离子头与第二等离子头的放电端相对设置,从而减少第一等离子头与第二等离子头的放电距离,进而使第二等离子头与其相邻距离最小的第一等离子头发生能够在较低电压下实现放电起弧,同时也使得两者发生起弧的过程更加稳定。具体地,第二等离子头与第一等离子头形状相似,均是由圆锥体和圆柱体组成而成,其中第二等离子头中的圆柱体高度大于第一等离子头的圆柱体高度,使得第二等离子头的放电端靠近第一等离头的放电端。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等离子头位于直径最大的所述环形等离子发生组内,所述第二等离子头与所述第一等离子头的放电端相对设置。通过第二等离子头安装在直径最大的环形等离子发生组内,且第二等离子头与第一等离子头的放电端相对设置,从而减少第一等离子头与第二等离子头的放电距离,进而使第二等离子头与其相邻距离最小的第一等离子头发生能够在较低电压下实现放电起弧,同时也使得两者发生起弧的过程更加稳定。具体地,第二等离子头由半球体与圆柱体组成,第一等离子头由圆锥体和圆柱体组成,第二等离子头的圆柱体高度大于第一等离子头的圆柱体高度,从而使第二等离子头的放电端靠近第一等离子头的放电端。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多个电容和导电组件,所述导电组件、
所述电容和所述第一等离子针依次电连接,所述导电组件、所述电容和所述引火组件依次电连接,所述电容用于限制所述第一等离子针和所述引火组件的输出电压,所述导电组件用于与外部高压电源电连接。通过电容与导电组件、引火组件电连接,当导电组件与外部高压电源电连接获得高压电,高压电通过导电组件传递至电容,经电容调整后的高压电分别传递至第一等离子针和引火组件,引火组件中的第二等离子针与其相邻距离最小的等离子针率先发生放电起弧,以降低相邻两个第一等离子针发生放电起弧所需的电压大小。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组件包括多个电连接件;多个所述第一等离子针分为多组,每组所述第一等离子针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火灶炉头引弧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1);等离子组件(2),所述等离子组件(2)包括多个第一等离子针(21),多个所述第一等离子针(21)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上;引火组件(3),所述引火组件(3)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上,所述引火组件(3)与多个所述第一等离子针(21)中的其中一个相邻设置,所述引火组件(3)用于降低所述等离子组件(2)击穿空气形成等离子束所需的电压大小;引火组件与第一等离子针处于同一个平面;所述引火组件(3)包括第二等离子针(31),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等离子针(21)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等离子针(31)与相邻的所述第一等离子针(21)的距离,所述第二等离子针(31)与相邻距离最小的所述第一等离子针(21)形成放电点对;电连接组件(4),所述电连接组件(4)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上,所述电连接组件(4)与所述等离子组件(2)和所述引火组件(3)电连接,所述电连接组件(4)用于连接外部高压电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火灶炉头引弧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等离子针(21)形成多个直径不同的环形等离子发生组,所述第二等离子针(31)位于其中一个所述环形等离子发生组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火灶炉头引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等离子针(31)包括第二等离子头(311)和第二支撑杆(312),所述第二支撑杆(312)一端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上,所述第二支撑杆(31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等离子头(311)连接;所述第一等离子针(21)包括第一等离子头(211)和第一支撑杆(212),所述第一支撑杆(212)一端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上,所述第一支撑杆(21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等离子头(211)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312)远离所述第二等离子头(311)的一端与所述电连接组件(4)电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刚梁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国爱全电化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