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井地下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8495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井地下换热器,包括深井井壁和井盖,所述深井井壁的内部安装有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的上方安装有连接装置。可以依次将相邻的两段内管处设置接头和法兰盘,并通过第二螺栓和螺母将相邻的两个法兰盘固定,这样便可以将每段内管进行连接,之后将内管与外管和换热器本体连接,通过外部设备将换热器本体和外管等投入深井井壁内,在深井井壁和外管中间浇筑填充物,将外管固定,这样通过多段连接的内管相互之间的拉力和通过填充物固定的外管相互配合,便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内管受热膨胀,避免形成流动死区,从而便提高好了整体的换热能力。高好了整体的换热能力。高好了整体的换热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井地下换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地下换热器
,具体为一种深井地下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类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地热能的规模化开发利用势在必行,根据地热能的埋深,通常将其分为浅层、中深层和超深层,相应的采热技术分别为地源热泵技术、回灌式水热开采技术和以人工造储为特征的干热岩开采技术,近年来,国内地热供暖主要采用的前两类技术,其常见的为深井式地热的采热技术,实现“取热不取水”。
[0003]例如授权公告号CN 216282114 U的一种基于中深层地热的地下换热装置,包括设于地下的检查井室以及与检查井室对应设置的地下换热器。其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安全可靠、换热效率高的优点。
[0004]上述中的装置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上述装置中在内管的外壁处设置外管,再从外管的下方设置沉降管和导向锥,以此来防止内管受地下热量影响而收缩,但是由于深井开设的深度是很深的,内管的长度便很长,这样通过沉降管和导向锥仅可以对最底部的内管进行拉伸,对处于井中间部分的内管限制作用便较小,从而井的中部分内管还是很容易受热膨胀,向下流动的冷工质又会使内管产生很大的收缩量,这会导致在地下换热器的中部形成流动死区,影响了换热能力,同时上述中也没有在外管的上方井口处设置限位装置,这样外管受到下方的沉降管和导向锥拉扯影响,容易使外管内部的内管产生额外应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井地下换热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上述装置中在内管的外壁处设置外管,再从外管的下方设置沉降管和导向锥,以此来防止内管受地下热量影响而收缩,但是由于深井开设的深度是很深的,内管的长度便很长,这样通过沉降管和导向锥仅可以对最底部的内管进行拉伸,对处于井中间部分的内管限制作用便较小,从而井的中部分内管还是很容易受热膨胀,向下流动的冷工质又会使内管产生很大的收缩量,这会导致在地下换热器的中部形成流动死区,影响了换热能力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深井地下换热器,包括深井井壁和井盖,所述深井井壁的上表面安装有井盖,所述井盖的左右两侧均通过多个第一螺栓与深井井壁螺纹相连,所述深井井壁的内部浇筑有填充物,所述深井井壁的内部安装有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的上方安装有连接装置。
[0007]优选的,所述换热装置包括导向锥,所述导向锥的下方与深井井壁的下方内部相连接,所述导向锥的上方连接有换热器本体,且换热器本体的上方固接有多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固接有外管,所述外管的内部设有若干内管,且最下方内管与换热器本体的内部相连通,相邻所述内管的内侧固接有接头,且接头的外壁与外管的内壁间隙配合。
[0008]优选的,相邻所述接头的内侧固接有法兰盘。
[0009]优选的,相邻所述法兰盘通过若干第二螺栓和螺母相连接,这样通过第一螺栓和
螺母可以将相邻的法兰盘连接,从而将相邻两段内管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下方与井盖相连接,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多个第一横板,且第一横板的内部与外管相固接,左右所述第一横板的外侧外壁安装有第一凹形板,且第一凹形板的内壁与第一横板的外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一横板的外侧固接有第二凹形板,且第二凹形板的凹槽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多个连杆。
[0011]优选的,左右所述连杆的外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套筒,这样套筒通过连杆可以带动第二凹形板移动。
[0012]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外侧固接有第二横板,且第二横板的外侧外壁与壳体的滑槽处内壁间隙配合,这样第二横板通过壳体的滑槽可以对套筒起限位作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深井地下换热器,可以依次将相邻的两段内管处设置接头和法兰盘,并通过第二螺栓和螺母将相邻的两个法兰盘固定,这样便可以将每段内管进行连接,之后将内管与外管和换热器本体连接,通过外部设备将换热器本体和外管等投入深井井壁内,在深井井壁和外管中间浇筑填充物,将外管固定,这样通过多段连接的内管相互之间的拉力和通过填充物固定的外管相互配合,便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内管受热膨胀,避免形成流动死区,从而便提高好了整体的换热能力;
[0014]可以通过相应结构带动套筒移动,使同侧的套筒通过连杆带动第二凹形板移动,第二凹形板带动第一凹形板移动至第一横板处,对第一横板进行阻挡,从而通过第一横板便可以将外管的上方拉紧,防止外管受到下方拉扯而使内部的内管产生额外应力,进而便提高了内管的使用寿命,最后通过换热器本体配合外管和内管便可以实现深井地下换热工作,实现地热供暖目的。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的剖视图;
[0017]图3为图2中接头、法兰盘和内管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图2中第一凹形板、第二凹形板和第一横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图2中双向螺杆、转盘和壳体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深井井壁,2、井盖,3、换热装置,301、导向锥,302、换热器本体,303、连接快,304、外管,305、内管,306、接头,4、连接装置,401、壳体,402、第一横板,403、第一凹形板,404、第二凹形板,405、连杆,4A1、第三横板,4A2、双向螺杆,4A3、转盘,5、第一螺栓,6、填充物,7、法兰盘,8、第二螺栓,9、螺母,10、套筒,11、第二横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1:
[0023]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深井地下换热器,包括深井井
壁1和井盖2,深井井壁1的上表面安装有井盖2,井盖2的中间加工有开口,井盖2的左右两侧均通过2个第一螺栓5与深井井壁1螺纹相连,井盖2通过第一螺栓5可以固定在深井井壁1处,深井井壁1的内部浇筑有填充物6,填充物6为混凝土,这样通过填充物6可以将处于深井井壁1内的外管304固定的更牢固,深井井壁1的内部安装有换热装置3,通过换热装置3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内管305受热膨胀,从而实现稳定的换热工作,换热装置3的上方安装有连接装置4,通过连接装置4可以对外管304的上端进行限位,防止外管304的下方受到较大拉力。
[0024]请参阅图1

3,换热装置3包括导向锥301、换热器本体302、连接块303、外管304、内管305和接头306,导向锥301的下方与深井井壁1的下方内部相连接,通过导向锥301可以使换热器本体302稳定的落入到深井井壁1的内部最下方,导向锥301的上方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井地下换热器,包括深井井壁(1)和井盖(2),所述深井井壁(1)的上表面安装有井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2)的左右两侧均通过多个第一螺栓(5)与深井井壁(1)螺纹相连,所述深井井壁(1)的内部浇筑有填充物(6),所述深井井壁(1)的内部安装有换热装置(3),所述换热装置(3)的上方安装有连接装置(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井地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3)包括导向锥(301),所述导向锥(301)的下方与深井井壁(1)的下方内部相连接,所述导向锥(301)的上方连接有换热器本体(302),且换热器本体(302)的上方固接有多个连接块(303),所述连接块(303)的内部固接有外管(304),所述外管(304)的内部设有若干内管(305),且最下方内管(305)与换热器本体(302)的内部相连通,相邻所述内管(305)的内侧固接有接头(306),且接头(306)的外壁与外管(304)的内壁间隙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井地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接头(306)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方军马智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深恒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