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患者后颈部红外光动力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8161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后颈部红外光动力治疗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患者后颈部红外光动力治疗仪,包括:治疗仪整机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源机箱柜,所述电源机箱柜的上表面安装有液晶显示屏,所述电源机箱柜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防尘机构,包括滑轨,所述滑轨固定连接在电源机箱柜的上表面,所述滑轨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滑轨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防尘盖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防尘机构的设置,使得液晶显示屏的表面上不易沾染上灰尘,使得医生再次对液晶显示屏进行使用时可以清楚的实时观察到相关治疗数据,为治疗过程提供了便利性同时增加了该治疗仪的使用性。了便利性同时增加了该治疗仪的使用性。了便利性同时增加了该治疗仪的使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患者后颈部红外光动力治疗仪


[0001]本技术涉及治疗仪的探头
,具体为一种患者后颈部红外光动力治疗仪。

技术介绍

[0002]红外光动力治疗仪是一种新型的可以应用于医院以及家庭的光疗设备,它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特殊的滤光片得到以600到700nm为主的红色可见光波,给段光波对人体穿透较深,疗效更好,且整机输出功率较高,光斑较大,为治疗一些大面积的病症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在现在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0003]现有的红外光动力治疗仪整机采用的结构设计多为可移动落地柜式结构,其液晶显示屏安装在机柜上,在使用完毕后由于没有设置防尘的装置,导致显示屏幕上容易沾染灰尘,再次使用时会使得医生看不清相关数据,对治疗过程造成了极大的不便,降低了现有治疗仪的使用性,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患者后颈部红外光动力治疗仪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患者后颈部红外光动力治疗仪,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红外光动力治疗仪整机采用的结构设计多为可移动落地柜式结构,其液晶显示屏安装在机柜上,在使用完毕后由于没有设置防尘的装置,导致显示屏幕上容易沾染灰尘,再次使用时会使得医生看不清相关数据,对治疗过程造成了极大的不便,降低了现有治疗仪的使用性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患者后颈部红外光动力治疗仪,包括:
[0006]治疗仪整机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源机箱柜,所述电源机箱柜的上表面安装有液晶显示屏,所述电源机箱柜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0007]防尘机构,包括滑轨,所述滑轨固定连接在电源机箱柜的上表面,所述滑轨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滑轨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防尘盖板,所述防尘盖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防尘盖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0008]优选的,所述底座呈板状对治疗仪整体具有支撑的效果,所述固定板的下端固定连接固定块,所述固定板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在电源机箱柜的表面上。
[0009]优选的,所述滑轨呈两组位于电源机箱柜上表面的两侧且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均开设在滑轨的内部。
[0010]优选的,所述滑轮的数量设置为四组位于防尘盖板的两侧且防尘盖板的每一侧均含有两组滑轮,所述固定座的数量为四组且滑轮与固定座的数量相对应,所述防尘盖板的形状为板状且防尘盖板在滑轨的内部滑动。
[0011]优选的,所述在固定板的表面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旋钮,所述
固定板的表面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板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升降杆。
[0012]优选的,所述固定旋钮的数量设置为两组位于固定板的两侧,所述固定孔呈两组开设在固定板的两侧且在静止状态时固定旋钮通过固定孔与升降杆的表面抵合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通过对把手施加水平的推力此时把手在滑轮的滚动作用下将移动,当防尘盖板完全移动到液晶显示屏的正上方时且将液晶显示屏完全覆盖此时在防尘盖板的作用下就可以使得灰尘不会沾染到液晶显示屏上,达到了防尘的效果,通过防尘机构的设置,使得液晶显示屏的表面上不易沾染上灰尘,使得医生再次对液晶显示屏进行使用时可以清楚的实时观察到相关治疗数据,为治疗过程提供了便利性同时增加了该治疗仪的使用性。
[0015]2、通过将固定旋钮旋拧松开,此时向上或者向下拉动升降杆,当升降杆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时,再将固定旋钮进行拧紧,达到了对升降杆的固定的效果,此时实现了对治疗仪高度的调节,通过升降机构的设置,使得治疗仪可以适用于身高不同的患者,减少了该治疗仪使用的局限性,增加了治疗仪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立体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仰视立体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图1中防尘机构立体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图1中升降机构立体示意图。
[0020]图中:1、底座;11、电源机箱柜;12、液晶显示屏;13、固定板;2、滑轨;21、第一滑槽;22、第二滑槽;23、滑轮;24、固定座;25、防尘盖板;26、把手;3、固定旋钮;31、固定孔;32、升降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0023]一种患者后颈部红外光动力治疗仪,包括:
[0024]治疗仪整机体,包括底座1,底座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源机箱柜11,电源机箱柜11的上表面安装有液晶显示屏12,电源机箱柜11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3,固定板13的上表面开设了通孔,使得升降杆32可以在固定板13的内部滑动;
[0025]防尘机构,包括滑轨2,滑轨2固定连接在电源机箱柜11的上表面,滑轨2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21,第一滑槽21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22,滑轨2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防尘盖板25,防尘盖板25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座24,固定座2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柱,转动柱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滑轮23,防尘盖板2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26,滑轨2的两端不是全部都是打通状态,在防尘盖板25滑动的一端为打通状态,另一端并未打通对防尘盖板25起到限位的作用。
[0026]进一步的,底座1呈板状对治疗仪整体具有支撑的效果,固定板13的下端固定连接固定块,固定板13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在电源机箱柜11的表面上,电源机箱柜11和液晶显示屏12为一体式结构,在电源机箱柜11的作用下,达到了对机构整体的支撑效果。
[0027]进一步的,滑轨2呈两组位于电源机箱柜11上表面的两侧且第一滑槽21和第二滑槽22均开设在滑轨2的内部,第二滑槽22开设在滑轨2内部的侧壁上且第二滑槽22的直径与滑轮23的直径大小相适应,实现了滑轮23的滚动。
[0028]进一步的,滑轮23的数量设置为四组位于防尘盖板25的两侧且防尘盖板25的每一侧均含有两组滑轮23,固定座24的数量为四组且滑轮23与固定座24的数量相对应,防尘盖板25的形状为板状且防尘盖板25在滑轨2的内部滑动,在滑轮23与转动柱结合的部分安装轴承且轴承焊接在转动柱上,在轴承的作用下实现了滑轮23转动的同时也对滑轮23起到了支撑固定作用,使得滑轮23不会沿着转动柱滑下来,通过滑轮23的作用使得防尘盖板25进行移动,当防尘盖板25移动到液晶显示屏12的正上方时,达到了对液晶显示屏12的防尘效果,使得液晶显示屏12的表面上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患者后颈部红外光动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治疗仪整机体,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源机箱柜(11),所述电源机箱柜(11)的上表面安装有液晶显示屏(12),所述电源机箱柜(11)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3);防尘机构,包括滑轨(2),所述滑轨(2)固定连接在电源机箱柜(11)的上表面,所述滑轨(2)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21),所述第一滑槽(21)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22),所述滑轨(2)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防尘盖板(25),所述防尘盖板(25)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座(24),所述固定座(2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滑轮(23),所述防尘盖板(2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后颈部红外光动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呈板状对治疗仪整体具有支撑的效果,所述固定板(13)的下端固定连接固定块,所述固定板(13)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在电源机箱柜(11)的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后颈部红外光动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志强李鹏
申请(专利权)人:国医华科苏州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