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过载保护机构及包括其的称重模块、电子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7990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过载保护机构及包括其的称重模块、电子秤,防过载保护机构包括上缓冲部、下缓冲部、弹性缓冲件和承载头,承载头的下端部固定至称重模块的传感器上,承载头的上端部开设有安装凹槽,弹性缓冲件的下端部固定在安装凹槽内,上缓冲部的下端部设置有安装通孔,弹性缓冲件的上端部固定在安装通孔内,且上缓冲部的下端部位于在安装通孔内;下缓冲部套设在上缓冲部的外部,上缓冲部的下端部外周面设置为外球面结构,下缓冲部的底部设置有内凹的内球面结构,外球面结构和内球面结构相互配合实现上缓冲部在高度方向限位。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全方位的过载保护,安装简便,节省因过载导致模块不可逆的损坏造成的产品成本浪费,提高产品性能。提高产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过载保护机构及包括其的称重模块、电子秤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称重模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过载保护机构及包括其的称重模块、电子秤。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小容量、高精度的称重模块的称重容量较小、称重结构较为单薄,从而导致常见的异常载荷可能导致影响称重性能甚至损坏结构的情况,例如,人手的触碰或不专业的擦拭动作或水枪清洗动作。为了确保称重模块的称重性能和使用可靠性,防过载保护机构是其必要的一个附加装置。
[0003]现有的小容量、高精度的称重模块的防过载技术通常采用活动部件产生足够的/不影响称重的保护间隙和脱离与脆弱部件的接触,从而方便设置限位保护和隔离异常载荷向脆弱结构传递,实现保护脆弱的称重结构目的。
[0004]活动部件的脱离和复位是防过载保护机构的核心机制,其确保限位间隙的产生和切断异常力向脆弱的称重结构传递。
[0005]现有的活动部件的脱离和复位结构的设计,对于垂直方向的异常载荷,脱离/复位力的设计比较简单,直接间隙脱离/复位,但是对于水平和扭转异常载荷,脱离/复位将既施加扭转力到脆弱称重结构又改变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过载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过载保护机构包括上缓冲部、下缓冲部、弹性缓冲件和承载头,所述承载头的下端部固定至称重模块的传感器上,所述承载头的上端部开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弹性缓冲件的下端部固定在所述安装凹槽内,所述上缓冲部的下端部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弹性缓冲件的上端部固定在所述安装通孔内,且所述上缓冲部的下端部位于在所述安装通孔内;所述下缓冲部套设在所述上缓冲部的外部,所述上缓冲部的下端部外周面设置为外球面结构,所述下缓冲部的底部设置有内凹的内球面结构,所述外球面结构和所述内球面结构相互配合实现所述上缓冲部在高度方向限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过载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凹槽内设置有第一锁紧结构,所述弹性缓冲件的下端部设置有第一配合锁紧结构,所述弹性缓冲件的下端部通过所述第一配合锁紧结构和所述第一锁紧结构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过载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通孔内设置有第二锁紧结构,所述弹性缓冲件的上端部设置有第二配合锁紧结构,所述弹性缓冲件的上端部通过所述第二配合锁紧结构和所述第二锁紧结构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过载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缓冲件为一杆状结构,所述安装通孔为一螺纹通孔,用于锁紧所述弹性缓冲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过载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球面结构上设置有多个均布的凹坑,所述内球面结构的壁面上设置有多个通道,每一所述通道内安装有一个可调节位置的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与对应的所述凹坑配合。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过载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块、弹簧和弹力调节件,所述定位块嵌设在所述通道内,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弹力调节件上,所述弹力调节件与所述通道连接,通过调节所述弹力调节件使得所述弹簧推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丹丹王秉政王沈辉李春辉许磊范一凡丁成纲
申请(专利权)人:梅特勒托利多常州测量技术有限公司梅特勒托利多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