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形铝型材及铝型材间断式开孔工艺
[0001]本申请涉及铝型材
,尤其是涉及一种异形铝型材及铝型材间断式开孔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通常需要再室外搭建悬挑式脚手架,而在搭建脚手架过程中,需要安装悬臂梁,以作为安装基础,供后续的钢管进行逐步搭建。同时,需要在相邻的悬臂梁之间搭建支撑板,以供工人行走。
[0003]目前,悬挑梁通常使用工型钢,在将钢管搭建于工型钢的过程中,需要人工通过螺丝螺母等方式进行人工固定,这种搭建方式比较繁琐,其操作难度大,危险性高。因此,可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能够降低钢管与悬挑梁之间的安装难度,以降低其操作危险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异形铝型材及铝型材间断式开孔工艺。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异形铝型材,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异形铝型材,包括呈方管状的主体部以及对称设置于主体部顶部两侧的支撑翼,所述主体部的侧面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为贯穿孔,且沿主体部长度方向呈均匀间隔布置;所述主体部的顶部开设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形铝型材,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方管状的主体部(101)以及对称设置于主体部(101)顶部两侧的支撑翼(102),所述主体部(101)的侧面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03),所述第一连接孔(103)为贯穿孔,且沿主体部(101)长度方向呈均匀间隔布置;所述主体部(101)的顶部开设有贯穿至内部的第二连接孔(104),以供外搭钢管进行插接式安装;所述第二连接孔(104)大于第一连接孔(103),且所述第二连接孔(104)沿主体部(101)长度方向呈均匀间隔布置。2.一种铝型材间断式开孔工艺,用于加工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铝型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对主体部(101)以及支撑翼(102)进行加工成型,以形成胚料;S2、按照设计,标记好第一连接孔(103)、第二连接孔(104)的冲孔位置;S3、加工第一连接孔(103):首先,将胚料放置于加工台(1)中的第一冲孔加工位(11),且将胚料进行侧翻,使其侧面朝上;利用第一拉料机构(2),将胚料逐段式逐步推向第一冲孔机构(3)位置,同时,第一冲孔机构(3)对胚料中的主体部(101)进行冲孔处理,以在胚料中主体部(101)的侧面加工成第一连接孔(103);S4:加工第二连接孔(104):包括:S41、利用第一拉料机构(2)、第一冲孔机构(3),完成第二连接孔(104)的初冲孔;S42、转移胚料,利用第二拉料机构(4)、第二冲孔机构(5),对初冲孔位置进行第一次的冲孔处理,以扩孔而加工成第二连接孔(104);S43、再次利用第二拉料机构(4)、第二冲孔机构(5),对第二连接孔(104)进行再次冲孔处理,以对第二连接孔(104)进行去毛刺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型材间断式开孔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41,具体包括:完成第一连接孔(103)的冲孔后,将胚料复位翻转至正面朝上状态,同时对胚料进行调整;接着,利用第一拉料机构(2),逐步拉回胚料,同时,第一冲孔机构(3)对胚料中的主体部(101)进行冲孔处理,以胚料中主体部(101)的顶部完成第二连接孔(104)的初冲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型材间断式开孔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42,具体包括:将胚料转移放置于加工台(1)中的第二冲孔加工位(12),同时对胚料进行调整,使胚料正面朝上;利用第二拉料机构(4),将胚料逐段式逐步推向第二冲孔机构(5)位置,同时,第二冲孔机构(5)对胚料中的主体部(101)进行冲孔处理,以在胚料中主体部(101)的顶部位置加工成第二连接孔(104)。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型材间断式开孔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43,具体包括:当冲完胚料中的第二连接孔(104)后,利用第二拉料机构(4),逐段式逐步拉回胚料,同时,第二冲孔机构(5)对胚料中的第二连接孔(104)进行多次再冲孔处理,以对第二连接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健基,陈杰邦,李康俊,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广亚铝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