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上救援吊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7887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4
本申请涉及吊索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水上救援吊索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架、第一转轴、盘线架、手轮和电机。在进行救援的过程中,当天气晴好且装置功能正常时。启动电机工作,即可驱动第一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盘线架旋转,从而完成收放线工作。自动的将遇险者带到安全区域,节省人力。遇到雨水天气或受到潮气侵袭功能出现障碍时,手动转动手轮,即可带动第一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盘线架旋转,从而完成收放线操作。既能够避免在雨水天气出现漏电现象而影响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又能够在装置受到潮气侵袭出现故障时保证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适合在水域环境使用。在水域环境使用。在水域环境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上救援吊索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吊索设备
,例如涉及一种水上救援吊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进行水上救援时,常通过吊索设备拉动救生圈,以将遇险者带到安全区域。
[0003]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0004]吊索设备常通过电动机驱动绞盘旋转,已完成绳索的收放线操作。在进行救援的过程中,遇到雨水天气时,电动机、电器控制部分、电线等受到雨水影响,容易出现漏电现象,影响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并且当吊索设备长时间应用于水域环境时,由于环境潮湿,电动机、电器控制部分、电线等受到潮气侵袭,易使功能出现障碍,从而影响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0005]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0007]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水上救援吊索装置,以适应水域环境使用,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种水上救援吊索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架,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顶面;第一转轴,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支撑架,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与所述支撑板所在的平面平行;盘线架,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手轮,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沿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向方向,所述手轮和所述盘线架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两侧;电机,安装于所述支撑板的顶面,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其中,当所述电机处于断电状态时,所述手轮可受控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
[0009]可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相连;支撑筒,连接于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转轴穿设于所述支撑筒内;其中,所述支撑筒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转轴的直径,以使所述第一转轴可相对于所述支撑筒转动。
[0010]可选地,所述支撑架还包括:第一角接触球轴承,相对的安装于所述支撑筒内;深沟球轴承,安装于所述支撑筒内,且位于所述第一角接触球轴承的侧方;轴承用调整环,位于所述支撑筒内,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角接触球轴承和所述深沟球轴承相抵;第一密封盖,安装于所述支撑筒的端口处;其中,所述第一转轴安装于所述第一角接触球轴承、所述深沟球轴承、所述轴承用调整环和所述第一密封盖的内部。
[0011]可选地,所述手轮包括:套筒,套装于所述第一转轴;圆环,位于所述第一转轴的外
部,且与所述套筒同轴线设置;连接杆,连接于所述套筒和所述圆环之间,以固定所述套筒和所述圆环的相对位置。
[0012]可选地,还包括:第一带轮,安装于所述电机的转动端;第二带轮,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皮带,安装于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带轮之间;其中,所述第二带轮的直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带轮的直径齿轮。
[0013]可选地,沿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向方向,所述第二带轮和所述盘线架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两侧。
[0014]可选地,还包括:绳索,所述绳索的一端与所述盘线架相连;锁具,连接于所述绳索的另一端;其中,所述盘线架在所述转轴的带动下转动,以收放所述绳索。
[0015]可选地,还包括:把手,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手轮,用于握持。
[0016]可选地,还包括:轴承座,安装于所述手轮;第二角接触球轴承,相对的安装于所述轴承座内;第二密封盖,安装于所述轴承座的端面处;第二转轴,安装于所述第二角接触球轴承和所述第二密封盖的内部,且与所述把手相连;其中,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相互平行。
[0017]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上救援吊索装置,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0018]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上救援吊索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架、第一转轴、盘线架、手轮和电机。支撑架连接于支撑板的顶面,用于支撑安装可旋转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可转动的安装于支撑架,能够相对于支撑架转动,并且第一转轴的轴线与支撑板所在的平面平行。盘线架连接于第一转轴,在第一转轴的带动下旋转。手轮连接于第一转轴,用于使用者握持,以带动第一转轴旋转。进而带动盘线架旋转,最终完成收放线操作。并且,沿第一转轴的轴向方向,手轮和盘线架位于支撑架的两侧。采用将手轮和盘线架设置于支撑架两侧的设计,可以使支撑架的两侧受力均匀,提高装置主体的稳定性,从而便于将装置主体连接固定在船板。电机安装于支撑板的顶面,用于驱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进而带动盘线架转动,最终完成收放线操作。其中,当电机处于断电状态时,手轮可受控转动,以带动第一转轴转动。
[0019]在进行救援的过程中,当天气晴好且装置功能正常时。启动电机工作,即可驱动第一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盘线架旋转,从而完成收放线工作。自动的将遇险者带到安全区域,节省人力。遇到雨水天气或受到潮气侵袭功能出现障碍时,手动转动手轮,即可带动第一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盘线架旋转,从而完成收放线操作。既能够避免在雨水天气出现漏电现象而影响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又能够在装置受到潮气侵袭出现故障时保证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适合在水域环境使用。
[0020]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0021]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0022]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上救援吊索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上救援吊索装置的手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
[0027]10:支撑板;20:支撑架;21:支撑杆;22:支撑筒;23:第一角接触球轴承;24:深沟球轴承;25:轴承用调整环;26:第一密封盖;30:第一转轴;40:盘线架;50:手轮;51:套筒;52:圆环;53:连接杆;60:电机;70:第一带轮;80:第二带轮;90:皮带;100:绳索;110:锁具;120:把手;130:轴承座;140:第二角接触球轴承;150:第二密封盖;160:第二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0029]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上救援吊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支撑架,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顶面;第一转轴,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支撑架,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与所述支撑板所在的平面平行;盘线架,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手轮,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沿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向方向,所述手轮和所述盘线架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两侧;电机,安装于所述支撑板的顶面,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其中,当所述电机处于断电状态时,所述手轮可受控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救援吊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相连;支撑筒,连接于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转轴穿设于所述支撑筒内;其中,所述支撑筒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转轴的直径,以使所述第一转轴可相对于所述支撑筒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上救援吊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还包括:第一角接触球轴承,相对的安装于所述支撑筒内;深沟球轴承,安装于所述支撑筒内,且位于所述第一角接触球轴承的侧方;轴承用调整环,位于所述支撑筒内,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角接触球轴承和所述深沟球轴承相抵;第一密封盖,安装于所述支撑筒的端口处;其中,所述第一转轴安装于所述第一角接触球轴承、所述深沟球轴承、所述轴承用调整环和所述第一密封盖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救援吊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轮包括: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大勇陈国建贾金龙孙珑妍叶茂
申请(专利权)人:蓝火焰安全科技辽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