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翼型冲压空气式降落伞及背包系统组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27826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翼型冲压空气式降落伞及背包系统组件,所述背包系统组件内含主伞容器和备份伞容器,所述主伞容器和备份伞容器内分别设有主伞伞衣和备份伞伞衣,所述主伞伞衣和备份伞伞衣呈反弯翼型,其上翼面与下翼面通过多个翼肋相连接,部分内侧的翼肋设有切制的气孔,所述上翼面与下翼面之间具有多个开口形成气室,所述主伞和备份伞上均设有滑块布、伞绳以及软连接环,所述伞绳穿过所述滑块布后通过所述软连接环连接到组提带上,所述主伞伞衣和备份伞伞衣的两侧均设置有载荷分布带,所述载荷分布带穿过伞衣的外侧翼肋与伞绳连接,本申请可以改善降落伞的滑翔性能、操纵灵活性、着陆准确性、稳定性、安全性等存在不足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翼型冲压空气式降落伞及背包系统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降落伞
,具体为一种翼型冲压空气式降落伞及背包系统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降落伞是利用空气阻力原理,依靠相对于空气运动充气展开的可展式气动力减速器,使人或物从空中安全降落到地面的一种航空工具,主要由柔性织物制成,是空降兵作战和训练、航空航天人员的救生和训练、跳伞运动员进行训练、比赛和表演,空投物资、回收飞行器的设备器材。常见的降落伞主要由伞包结构以及折叠收纳在伞包内的伞体结构组成,在开伞后,伞体在气流的冲顶下,舒展开来,形成倒弧型或倒圆形结构,依靠伞底部空间来聚集气流,减缓伞底部人或物体的下落速度。这种常见的降落伞结构,伞体展开后底面相对平滑,因此存在以下不足:
[0003]降落伞的聚集和冲压空气的能力有限,实际使用过程中,降落伞的滑翔性能、操纵灵活性、着陆准确性、稳定性、安全性等存在一定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翼型冲压空气式降落伞及背包系统组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降落伞的聚集和冲压空气的能力、跳伞高度等有限,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降落伞的滑翔性能、操纵灵活性、着陆准确性、稳定性、安全性等存在一定的不足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翼型冲压空气式降落伞及背包系统组件,包括主伞、备份伞,所述背包系统组件外侧的底部安装有主伞锁针、上部安装有备份伞锁针,所述备份伞锁针的上端安装有自动开伞器,所述主伞锁针的下端安装有引导伞,所述背包系统组件的背带上固定安装有切伞主备联动装置和三环系统,两个背带上分别设置有主伞开伞手柄和备份伞开伞手柄,所述主伞开伞手柄的一侧悬挂有切伞手柄,所述主伞锁针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拉绳固定帕,所述背包系统组件的侧面固定设置有侧挂带,所述背包系统组件的背面还设有腰带,所述腰带上设有伞刀,所述主伞锁针、备份伞锁针和自动开伞器的外围均设有透明检查窗;
[0006]所述背包系统组件内含主伞容器和备份伞容器,所述备份伞容器与所述自动开伞器兼容,所述主伞容器和备份伞容器内分别设有主伞伞衣和备份伞伞衣,所述主伞伞衣和备份伞伞衣呈反弯翼型,其上翼面与下翼面通过多个翼肋相连接,所有内侧的翼肋均设有切制的气孔,所述上翼面与下翼面之间具有多个开口形成气室,所述主伞和备份伞上均设有滑块布、伞绳以及软连接环,所述伞绳穿过所述滑块布后通过所述软连接环连接到组提带上,所述主伞伞衣和备份伞伞衣的两侧均设置有载荷分布带,所述载荷分布带穿过伞衣的外侧翼肋与伞绳连接。
[0007]所述背带可调节,所述背带上设有组提带盖,每个所述组提带盖上均设置有两个
所述组提带。
[0008]所述组提带前部装有内折的凸舌,后部设有操纵棒接合点,所述组提带通过所述三环系统连接到所述背带上。
[0009]所述主伞和备份伞上还设有操纵绳,所述操纵绳穿过所述滑块布与操纵棒连接。
[0010]所述操纵绳由多条位于伞衣后缘的伞绳汇合而成。
[0011]所述引导伞由尼龙织物和网纱构成,其通过连接绳穿过主伞容器与主伞伞衣相接。
[0012]所述切伞主备联动装置由尼龙织带构成,与左侧背带上组提带和备份伞锁针相连。
[0013]所述背包系统组件的底部两侧设有腿带,所述腿带上固定设置有腿部V形环和设置于所述腿部V形环上的腿带快卸扣。
[0014]所述腿带上还设有腿部吊挂环,所述腰带两端设有腰部吊挂环,所述背带上设有胸部吊挂环。
[0015]所述自动开伞器上设有LED屏幕,所述LED屏幕位于所述透明检查窗下方。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的一种翼型冲压空气式降落伞在伞体中设有均匀分布的气室结构,在伞体展开后伞衣呈反弯翼型并赋予滑翔的特性,其上翼面与下翼面通过多个翼肋相连接,部分内侧的翼肋设有切制的气孔,上翼面与下翼面之间具有多个开口形成气室,能够提高伞体结构聚集和冲压空气的能力,提高跳伞高度,并且伞衣的两侧均设置有载荷分布带,该载荷分布带穿过伞衣的外侧翼肋与伞绳连接进而能够有效减缓伞体底部的人或物体的降落速度,并设有主伞和备份伞,有利于提高降落伞使用的安全性,整体轻便,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降落伞背包系统的正视截面图;
[0018]图2为本技术降落伞背包系统的后视截面图;
[0019]图3为本技术降落伞背包系统的右视截面图;
[0020]图4为本技术降落伞背包系统的左视截面图;
[0021]图5为本技术降落伞背包系统的俯视截面图;
[0022]图6为本技术一种翼型冲压空气式降落伞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主伞容器;2、备份伞容器;3、背带;4、自动开伞器;5、备份伞锁针;6、主伞锁针;7、引导伞;8、拉绳固定帕;9、腿部V形环;10、切伞手柄;11、主伞开伞手柄;12、切伞主备联动装置;13、胸带;14、备份伞开伞手柄;15、主提拉带;16、腰带;17、三环系统;18、侧挂带;19、腿带快卸扣;20、伞绳;21、气室;22、操纵绳;23、操纵棒;24、软连接环连;25、滑块布;26、载荷分布带;27、滑块布止动件;28、承重带;29、下翼面;30、上翼面;31、翼肋;311、翼肋的内侧;312、气孔;32、透明检查窗;33、伞刀;34、腿带;35、腿部吊挂环;36、腰部吊挂环;37、胸部吊挂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
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25]请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翼型冲压空气式降落伞及背包系统组件,主要由主伞、备份伞和背包组件等构成,其中主伞和备份伞的基本设计相同。
[0026]背包系统组件正面的底部安装有主伞锁针6、上部安装有备份伞锁针5,备份伞锁针5的上端安装有自动开伞器4,主伞锁针6的下端安装有引导伞7,主伞锁针6用于启动主伞自由落体开伞进程,备份伞锁针5用于启动备份伞开伞进程。背包系统组件的背带3上固定安装有切伞主备联动装置12和三环系统17,两个背带3上分别设置有主伞开伞手柄11和备份伞开伞手柄14,主伞开伞手柄11的一侧悬挂有切伞手柄10,用于释放主伞。背包系统组件的背面还设有腰带16,腰带16上设有伞刀33,用于当跳伞时发现伞绳20出现缠绕情况时,可从腰带16上拿出伞刀33切断缠绕的伞绳,此外,主伞锁针6、备份伞锁针5和自动开伞器4的外围均设有透明检查窗32;
[0027]背包系统组件由特种尼龙面料和尼龙织带构成,背带3可调节,适用于5%的女性至95%的男性用户。背包系统组件具有符合人体肩部轮廓的结构,可将跳伞者的重量分散在更广的区域,并防止锁骨和上半身产生压力点,在高跳高开跳伞任务期间,可以安装坐垫以增加舒适度。...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翼型冲压空气式降落伞及背包系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包系统组件外侧的底部安装有主伞锁针、上部安装有备份伞锁针,所述备份伞锁针的上端安装有自动开伞器,所述主伞锁针的下端安装有引导伞,所述主伞锁针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拉绳固定帕,两个背带上分别设置有主伞开伞手柄和备份伞开伞手柄,所述主伞开伞手柄的一侧悬挂有切伞手柄,所述背包系统组件的侧面固定设置有侧挂带,所述背包系统组件的背面还设有腰带,所述腰带上设有伞刀,所述主伞锁针、备份伞锁针和自动开伞器的外围均设有透明检查窗;所述背包系统组件内含主伞容器和备份伞容器,所述备份伞容器与所述自动开伞器兼容,所述主伞容器和备份伞容器内分别设有主伞伞衣和备份伞伞衣,所述主伞伞衣和备份伞伞衣呈反弯翼型,其上翼面与下翼面通过多个翼肋相连接,部分内侧的翼肋设有切制的气孔,所述上翼面与下翼面之间具有多个开口形成气室,所述主伞和备份伞上均设有滑块布、伞绳以及软连接环,所述伞绳穿过所述滑块布后通过所述软连接环连接到组提带上,所述主伞伞衣和备份伞伞衣的两侧均设置有载荷分布带,所述载荷分布带穿过伞衣的外侧翼肋与伞绳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翼型冲压空气式降落伞及背包系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带可调节,所述背带上固定有三环系统和切伞主备联动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翼型冲压空气式降落伞及背包系统组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启浩郭胜男王采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天鹰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