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优势微生物黑臭水治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27721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复合优势微生物黑臭水治理系统,涉及生态治理技术领域。该复合优势微生物黑臭水治理系统,包括治理修复系统,所述治理修复系统包括用于黑臭水治理中各项所需数据获取的数据采集系统。通过采用多区域治理方式,对不同污染程度的黑臭水区域进行单独剂量投入,降低了资源浪费,对微污染和重污染区域均有良好的治理效果,适应范围广,且多区域模型的实时监测,能够及时掌握黑臭水区域的治理情况,完成及时报告、迅速除治的效果,同时内外病源头的同步治理修复,不仅能够阻止水体被再次污染的可能,还大大降低了长时间的持续资金投入,减少了水体修复的资金,从而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在对黑臭水水体净化方面不仅投资小,且修复效率和效果高。效率和效果高。效率和效果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优势微生物黑臭水治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治理
,具体为复合优势微生物黑臭水治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黑臭水体一般发生在流动性差,外来排入水体的污染多,水体生态环境脆弱的河湖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沟渠、断头河浜、池塘、公园景观水体等自然或人工水域。黑臭水体发生的本质是流入水体中的外源性有机污染物过多,不仅消耗水体中的大量溶解氧,造成水体溶氧量的不足,还让有机物发生了厌氧反应,加剧了对好氧生态系统的破坏。常见的治理工艺或方法通常包括如下:
[0003]污染源物理分离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对污染河库底泥的清淤、疏浚以及底泥覆盖等措施,阻止污染物从底泥释放到水体中。对原有底泥污染源的治理效果较好,但对其他水体的污染治理效果一般,存在着水体易反复、费用高、对水域范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弊端;常规的生态修复工艺:包括对水体进行增氧曝气,投加底栖动物和鱼类,布置生态浮岛和沿岸挺水植物等。可以逐步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但需要时间较长,处理效果不佳;水体强制流动方法:包括采用水系连通等应用大流量水泵将水体从一侧提升,利用高程差强制水体进行大流量循环,增加水体的溶解氧和活力。可以促进污染物的自我降解,逐步消耗水体污染物,对阻止藻类植物的生长较有效,但对黑臭水体治理效果慢,且能量消耗大;水体置换方法:使用周边水质较好河流的水体或其他干净水体对受污染水体进行水体置换。可以一次性更换现有受污染水体,但是治标不治本,未对底泥污染物及其他污染物来源进行治理,水体水质反复速度快;和水体微生物处理方法:一般采用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直接投放到黑臭水体中,增加水体污染物的降解能力,直接分解水体中的污染物。但使用环境局限,一般需配合其他工艺使用,单独使用时效果较差且可持续性时间短,且需要定期不断投加,成本较高。
[0004]例如现有专利(CN113511721A)一种用于黑臭水体原位修复的生物治理系统,通过水气推流器提高受污染水体在管道净化修复器中的氧含量,为管道净化修复器创造适宜的好氧微生物生长条件,持续培养足够的好氧微生物处理优势菌群,在管道净化修复器内完成对黑臭水体的有机污染物处理,实现待修复污染水体生态系统的受污染能力与净化能力相配备,实现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现有专利(CN116119831A)一种黑臭水体复合治理修复系统,基于内、外源污染耦合处理解决城市黑臭水体的水质治理与修复问题,提高河道中黑臭水体的净化效果,实现城市河流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构;现有专利(CN102050523B)一种微生物对黑臭河道处理及原位生态修复的方法,采用微生物治理水体,后通过水体的自净能力来治理水体,达到治标治本的目的,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具有安全、高效、成本低、投资省,操作简单等特点。上述专利中,大多运用微生物治理水体,而微生物在治理修复过程中会因二次缺氧失去活性,导致其发生持续治理,且无法根据微生物缺氧失活后所处区域进行深度污染源判定和发现,从而导致治理周期较长且无法快速发现深度病源进行及时除治,产生大量持续投入资金和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复合优势微生物黑臭水治理系统,解决了微生物在治理修复过程中会因二次缺氧失去活性后无法根据微生物缺氧失活后所处区域进行深度污染源判定和发现,从而导致治理周期较长且无法快速发现深度病源进行及时除治,产生大量持续投入资金和能源浪费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复合优势微生物黑臭水治理系统,包括治理修复系统,所述治理修复系统包括用于黑臭水治理中各项所需数据获取的数据采集系统、用于根据当前黑臭水数据进行相关治理规划材料获取的智能匹配系统、用于将黑臭水进行去污活化处理的活水激发系统、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神经网络系统进行数据处理的智能处理系统、对黑臭水中原生微生物辅助活化和外增微生物增殖混合的辅活培育系统和进行黑臭水区域分离划分的多区域培育净化,所述数据采集系统与智能处理系统连接;
[0009]所述数据采集系统连接有遥感采集组件,所述活水激发系统连接有推流曝气组件、生态截流组件和清理防治组件,所述智能处理系统与智能匹配传统并联,所述辅活培育系统包括智能培育模块,所述多区域培育净化包括区域定点划分,所述遥感采集组件包括图像采集模块、水质采集模块、定点追踪模块和底泥采集模块。
[0010]优选的,所述图像采集模块连接有预处理模块,所述预处理模块包括连接有图像传输模块,所述图像传输模块通过图像处理模块与智能处理系统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推流曝气组件包括微纳米推流曝气机,所述生态截流组件包括用于管道口的网孔锦纶网,所述清理防治组件包括沉积物打捞设备和水体漂浮物清理设备。
[0012]优选的,所述智能处理系统包括图像处理模块、水质检测模块、智能分析模块和荧光分析模块,所述水质检测模块和智能分析模块与智能匹配系统连接匹配。
[0013]优选的,所述图像处理模块包括图像对比模块、特征识别模块和环境检测模块,其中所述环境检测模块包括水质评估模块、生长评估模块和微生物活性检测模块,所述水质评估模块包括水质富含物检测和水质底泥含量检测,所述生长评估模块包括水生植物生长状态监测评估,所述微生物活性检测模块包括微生物含量和状态检测。
[0014]优选的,所述区域定点划分包括远程区域获取和实地区域获取,所述区域定点划分与智能处理系统连接且智能处理系统通过远程区域获取和实地区域获取进行区域边缘定位、区域覆盖模型和三维区域模型,并通过实时时钟更新模块进行实时更新处理。
[0015]优选的,所述智能培育模块连接原地辅活组件、外增增殖组件和多组监测组件,其中原地辅活组件包括抽水泵、加热组件、充氧组件和池体,所述外增增殖组件包括与原地辅活组件连通的带阀通管、增殖池体和恒温水浴组件,所述多组监测组件包括温度监测仪和溶解氧传感器。
[0016]优选的,所述多区域培育净化的多区域步骤为:
[0017]S1.区域模型建立
[0018]根据远程区域获取和实地区域获取所获取的数据进行三维区域模型和区域覆盖模型所需的数据信息由智能处理系统进行预处理,建立区域模型;
[0019]S2.多区域界线定点
[0020]根据区域划分图中黑臭水区域水质情况进行位置划分,并分为低、中和高区域,并对低、中和高区域进行区域边缘隔离划分,建立多区域界线;
[0021]S3.区域特征数据提取对比
[0022]通过实时时钟更新模块利用远程区域获取的数据进行实时数据同步,根据区域三维模型提取覆盖边界线,生成环境动态数据,同时根据实地区域获取实时采集数据生产模型数据和图像数据存储模块内的历史模型数据进行边界线对比。
[0023]工作原理:利用远程区域获取和实地区域获取进行黑臭水区域数据采集生产三维区域模型和区域覆盖模型,根据多种遥感采集组件进行黑臭水区域的图像、水质和底泥的数据采集,由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复合优势微生物黑臭水治理系统,包括治理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理修复系统包括用于黑臭水治理中各项所需数据获取的数据采集系统(1)、用于根据当前黑臭水数据进行相关治理规划材料获取的智能匹配系统(2)、用于将黑臭水进行去污活化处理的活水激发系统(3)、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神经网络系统进行数据处理的智能处理系统(4)、对黑臭水中原生微生物辅助活化和外增微生物增殖混合的辅活培育系统(5)和进行黑臭水区域分离划分的多区域培育净化(6),所述数据采集系统(1)与智能处理系统(4)连接;所述数据采集系统(1)连接有遥感采集组件(101),所述活水激发系统(3)连接有推流曝气组件(301)、生态截流组件(302)和清理防治组件(303),所述智能处理系统(4)与智能匹配传统(2)并联,所述辅活培育系统(5)包括智能培育模块(501),所述多区域培育净化(6)包括区域定点划分(601),所述遥感采集组件(101)包括图像采集模块(10101)、水质采集模块(10102)、定点追踪模块(10103)和底泥采集模块(101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优势微生物黑臭水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模块(10101)连接有预处理模块(7),所述预处理模块(7)包括连接有图像传输模块(8),所述图像传输模块(8)通过图像处理模块(401)与智能处理系统(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优势微生物黑臭水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流曝气组件(301)包括微纳米推流曝气机,所述生态截流组件(302)包括用于管道口的网孔锦纶网,所述清理防治组件(303)包括沉积物打捞设备和水体漂浮物清理设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优势微生物黑臭水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处理系统(4)包括图像处理模块(401)、水质检测模块(402)、智能分析模块(403)和荧光分析模块(404),所述水质检测模块(402)和智能分析模块(403)与智能匹配系统(2)连接匹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优势微生物黑臭水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处理模块(401)包括图像对比模块(40101)、特征识别模块(40102)和环境检测模块(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树立罗仕宽罗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易普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