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季华实验室专利>正文

一种甲壳素纳米纤维/凝聚体复合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7621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甲壳素纳米纤维/凝聚体复合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甲壳素纳米纤维/凝聚体复合颗粒包括聚丙烯酸与低聚糖的凝聚体颗粒以及包覆于所述凝聚体颗粒表面的甲壳素纳米纤维,所述低聚糖包括壳寡糖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以甲壳素纳米纤维与凝聚体制成复合颗粒的方式,利用甲壳素纳米纤维包裹凝聚体而使得凝聚体被存储在一种球形的生物容器中,改变了凝聚体的存在形式,保留了其固有特性,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方法牺牲了凝聚体固有特性的问题。体固有特性的问题。体固有特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甲壳素纳米纤维/凝聚体复合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甲壳素纳米纤维/凝聚体复合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阳离子和聚阴离子的大分子水溶液混合时,会形成聚电解质复合物,这些复合物通常不溶于水,在水中易聚集沉积为凝聚体。凝聚体因其某些独特的性质,可用于食品、化妆品、药物和涂料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凝聚体的应用大多是靠与凝聚体带相反电荷的物质静电相互结合,如蛋白质,但由于凝聚体流动性差、粘稠度高,不利于直接应用及储存,在某些领域的受到极大限制。针对这一问题,常规做法是添加化学交联剂来增强凝聚体的稳定性,然后通过喷雾干燥获得微球,其代价是牺牲凝聚体的固有特性,包括凝聚体从液相转变为固相。因此,寻求一种稳定凝聚体,但又不使凝聚体固有特性损失的方法是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甲壳素纳米纤维/凝聚体复合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常规方法牺牲了凝聚体固有特性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甲壳素纳米纤维/凝聚体复合颗粒,所述甲壳素纳米纤维/凝聚体复合颗粒包括聚丙烯酸与低聚糖的凝聚体颗粒以及包覆于所述凝聚体颗粒表面的甲壳素纳米纤维,所述低聚糖包括壳寡糖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
[0005]可选地,所述甲壳素包括虾壳甲壳素。
[0006]可选地,所述低聚糖包括壳寡糖。
[0007]可选地,所述聚丙烯酸和低聚糖的质量比为1:1~4,甲壳素纳米纤维与聚丙烯酸的质量比为0.045~0.18:1。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如上所述的甲壳素纳米纤维/凝聚体复合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将甲壳素降解得到甲壳素纳米纤维后,利用超声处理制成甲壳素纳米纤维分散液;
[0010]将壳寡糖水溶液加入聚丙烯酸水溶液中,然后加入所述甲壳素纳米纤维分散液,添加完毕后进行机械乳化,制得甲壳素纳米纤维/凝聚体复合颗粒。
[0011]可选地,将甲壳素降解得到甲壳素纳米纤维后,利用超声处理制成甲壳素纳米纤维分散液的步骤,包括:
[0012]将甲壳素加入磷酸中,在

2~0℃温度下使甲壳素溶解,得到透明溶液;
[0013]将所述透明溶液在20~30℃下振动孵育3~9h后加入到水中再生,然后离心收集沉淀物并洗涤;
[0014]将洗涤后的所述沉淀配制成浆料溶液,调节pH值为3~4,再超声、离心,得到甲壳
素纳米纤维分散液。
[0015]可选地,将甲壳素加入磷酸中,在

2~0℃温度下使甲壳素溶解,得到透明溶液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0016]将甲壳素与水混合,于4~6℃下润湿10~15h。
[0017]可选地,将洗涤后的所述沉淀配制成浆料溶液,调节pH值为3~4,再超声、离心,得到甲壳素纳米纤维分散液的步骤中:
[0018]所述超声的超声功率为700~750w、超声时间为25~35min。
[0019]可选地,将壳寡糖水溶液加入聚丙烯酸水溶液中,然后加入所述甲壳素纳米纤维分散液,添加完毕后进行机械乳化,制得甲壳素纳米纤维/凝聚体复合颗粒的步骤中:
[0020]所述壳寡糖水溶液、聚丙烯酸水溶液、甲壳素纳米纤维分散液的体积比为1:1:1。
[0021]可选地,将壳寡糖水溶液加入聚丙烯酸水溶液中,然后加入所述甲壳素纳米纤维分散液,添加完毕后进行机械乳化,制得甲壳素纳米纤维/凝聚体复合颗粒的步骤中:
[0022]所述机械乳化为在17000~18000rpm下均质100~150s。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以甲壳素纳米纤维与凝聚体制成复合颗粒的方式,利用甲壳素纳米纤维包裹凝聚体而使得凝聚体被存储在一种球形的生物容器中,改变了凝聚体的存在形式,保留了其固有特性,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方法牺牲了凝聚体固有特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甲壳素纳米纤维/凝聚体复合颗粒的制备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26]图2为不同孵育时间下制得的甲壳素纳米纤维/凝聚体复合颗粒的SEM图;
[0027]图3为不同浓度的壳寡糖水溶液制得的甲壳素纳米纤维/凝聚体复合颗粒的SEM图;
[0028]图4为不同浓度的壳寡糖水溶液制得的甲壳素纳米纤维/凝聚体复合颗粒的粒径分布图;
[0029]图5为未经孵育的不同浓度的甲壳素纳米纤维分散液的实物照片;
[0030]图6为未经孵育的不同浓度的甲壳素纳米纤维分散液制得的甲壳素纳米纤维/凝聚体复合颗粒的实物照片;
[0031]图7为未经孵育的不同浓度的甲壳素纳米纤维分散液制得的甲壳素纳米纤维/凝聚体复合颗粒的SEM图;
[0032]图8为未经孵育的不同浓度的甲壳素纳米纤维分散液制得的甲壳素纳米纤维/凝聚体复合颗粒的粒径分布图;
[0033]图9为不同孵育时间下制得的甲壳素纳米纤维/凝聚体复合颗粒的实物照片;
[0034]图10为不同孵育时间下制得的甲壳素纳米纤维/凝聚体复合颗粒的SEM图。
[0035]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此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聚阳离子和聚阴离子的大分子水溶液混合时,会形成聚电解质复合物,这些复合物通常不溶于水,在水中易聚集沉积为凝聚体。凝聚体因其某些独特的性质,可用于食品、化妆品、药物和涂料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凝聚体的应用大多是靠与凝聚体带相反电荷的物质静电相互结合,如蛋白质,但由于凝聚体流动性差、粘稠度高,不利于直接应用及储存,在某些领域的受到极大限制。针对这一问题,常规做法是添加化学交联剂来增强凝聚体的稳定性,然后通过喷雾干燥获得微球,其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甲壳素纳米纤维/凝聚体复合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壳素纳米纤维/凝聚体复合颗粒包括聚丙烯酸与低聚糖的凝聚体颗粒以及包覆于所述凝聚体颗粒表面的甲壳素纳米纤维,所述低聚糖包括壳寡糖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壳素纳米纤维/凝聚体复合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壳素包括虾壳甲壳素。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壳素纳米纤维/凝聚体复合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聚糖包括壳寡糖。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壳素纳米纤维/凝聚体复合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酸和低聚糖的质量比为1:(1~3),甲壳素纳米纤维与聚丙烯酸的质量比为(0.045~0.18):1。5.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甲壳素纳米纤维/凝聚体复合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甲壳素降解得到甲壳素纳米纤维后,利用超声处理制成甲壳素纳米纤维分散液;将壳寡糖水溶液加入聚丙烯酸水溶液中,然后加入所述甲壳素纳米纤维分散液,添加完毕后进行机械乳化,制得甲壳素纳米纤维/凝聚体复合颗粒。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甲壳素纳米纤维/凝聚体复合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甲壳素降解得到甲壳素纳米纤维后,利用超声处理制成甲壳素纳米纤维分散液的步骤,包括:将甲壳素加入磷酸中,在

2~0℃温度下使甲壳素溶解,得到透明溶液;将所述透明溶液在20~30℃下振动孵育3~9h后加入到水中再生,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建华陈柯洲赵岩
申请(专利权)人:季华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