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均相油状烟碱盐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的雾化液技术

技术编号:3927596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均相油状烟碱盐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的雾化液,涉及烟碱盐技术领域。一种均相油状烟碱盐,由有机酸、烟碱和有机溶剂组成;所述的烟碱与有机酸的摩尔比为1:(0.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均相油状烟碱盐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的雾化液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烟碱盐
,尤其涉及一种均相油状烟碱盐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的雾化液。

技术介绍

[0002]2022年10月,伴随《电子烟》(GB 41700

2022)国家标准的落地,行业逐步进入有序发展的全新阶段。标准中明确规定雾化物中的烟碱浓度不应高于20mg/g,烟碱总量不应高于200mg,烟碱释放量不应高于0.2mg/puff。
[0003]抽吸过程中的击喉感是指烟雾吸入口中后对喉咙后部所造成的刺激,强烈的击喉感是指烟雾进入口腔后,对喉咙后部产生快速、强烈的刺激。众所周知,烟碱含量对击喉感的感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常情况下,烟碱浓度越高,对喉咙的刺激性越大,击喉感越强,反之亦然。烟碱浓度的限制可能会造成解瘾性不足的问题,如何在标准的浓度范围内创造更好的击喉感及抽吸体验,成为突破桎梏的关键。
[0004]在《电子烟》(GB 41700

2022)国家标准出台之前,通常以提高雾化液中烟碱浓度的方法来达到强击喉感和高满足感的目的。提高电子烟雾化液中烟碱的浓度,虽然达到了满足感,但是烟碱的使用量过大,成本偏高,另外高含量的烟碱对口腔的刺激以及对人体的伤害均又增加。对于新用户来说,强烈的击喉感足以让人咳嗽,而轻柔的击喉感是指烟雾入口柔顺,在口腔中平稳下降,不会对喉咙造成太多的刺激。我们探究击喉感从何而来,便需要回归雾化液本质。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解析其成分组成,追寻感受源头。
[0005]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如何以低浓度的烟碱含量创造更好的击喉感及抽吸体验,提供一种均相油状烟碱盐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的雾化液。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如何以低浓度的烟碱含量创造更好的击喉感及抽吸体验,提供一种低浓度烟碱产生强击喉感的均相油状烟碱盐的制备及其在雾化液中的应用。均相油状烟碱盐的制备方法具有简单易于操作的优点。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均相油状烟碱盐,由有机酸、烟碱和有机溶剂组成;所述的烟碱与有机酸的摩尔比为1:(0.7

1.5);所述的烟碱与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2

4);所述的有机酸选自苯甲酸、酒石酸、乳酸、乙酸、丙酸、丁酸、乙酰丙酸、苹果酸、柠檬酸、水杨酸中的至少两种。
[0009]优选的,所述的烟碱与有机酸的摩尔比为1:(0.7

1.3);所述的烟碱与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3。
[0010]优选的,所述的有机酸至少包括苯甲酸。
[0011]优选的,所述的有机酸选自苯甲酸和草酸;苯甲酸与草酸的质量比为(2.0

5.0):(0.1

1.0)。
[0012]优选的,所述的有机酸包括苯甲酸、乙酰丙酸和其他酸,所述的其他酸选自乳酸、
乙酸、丙酸中的一种;所述的苯甲酸、乙酰丙酸和其他酸的质量比为(2.0

5.0):(0.1

1.0):(0.1

1.0)。
[0013]优选的,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甘油。
[0014]本专利技术采用不同比例的有机酸组合和烟碱制备均相油状烟碱盐,使烟碱盐血液穿透力强,更加容易吸收,以低浓度产生强击喉感。
[0015]具体的,均相油状烟碱盐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将有机酸、烟碱和有机溶剂置于反应器中,控制温度为40

65℃,搅拌速度为200

500r/mi n,反应2

3小时,冷却至室温,制得均相油状烟碱盐。
[0016]通过上述步骤制备均相油状烟碱盐,有机酸、烟碱和有机溶剂在反应器中混合搅拌,操作简单,生产方便、安全。
[0017]一种雾化液,包含雾化液基液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相油状烟碱盐;所述的雾化液中烟碱含量16

20mg/g。
[0018]优选的,所述雾化液基液包括丙二醇、甘油、香精。丙二醇的作用是溶解香精,甘油的作用是增加雾化液产出的烟雾量,香精的作用是调节雾化液的口味,使雾化液能更大程度的满足不同人士的需要。
[0019]优选的,按质量百分比,雾化液基液包括丙二醇10

20%,甘油30

45%,香精40

50%。
[0020]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均相油状烟碱盐,具有低浓度烟碱产生强击喉感优点,起到有效解除烟瘾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均相油状烟碱盐的制备方法,其具有简单易于操作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液,使用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均相油状烟碱盐,将雾化液含量中烟碱含量控制在20mg/g以下,达到强击喉感和满足感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应当理解,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
[0022]以下实施例/对比例中,有机酸的代码如下表1所示:
[0023]表1有机酸的代码
[0024]A苯甲酸G乙酰丙酸B酒石酸H苹果酸C乳酸(纯度80%)I柠檬酸D乙酸J水杨酸E丙酸K草酸F丁酸
ꢀꢀ
[0025]实施例1
[0026]制备烟碱与有机酸摩尔比(1:1.0)的实施例1均相油状烟碱盐。具体的,在反应器中,将苯甲酸3.20g、乙酰丙酸0.30g、乳酸0.32g溶于15g甘油中,滴加5g烟碱,反应器温度控制在40℃,搅拌3小时至完全溶解,得到均相油状烟碱盐。
[0027]将实施例1的均相油状烟碱盐,加入雾化液基液,配置成实施例1的烟碱含量为
17mg/g的雾化液。雾化液基液按质量百分比,由14%的丙二醇、38%的甘油、48%的香精基液组成。
[0028]对比例1
[0029]制备烟碱与有机酸摩尔比(1:1.0)的对比例1均相油状烟碱盐。具体的,在反应器中,将苯甲酸3.80g溶于15g甘油中,滴加5g烟碱,反应器温度控制在40℃,搅拌3小时至完全溶解,得到均相油状烟碱盐。
[0030]将对比例1的均相油状烟碱盐,加入雾化液基液,配置成对比例1的烟碱含量为33mg/g的雾化液。雾化液基液按质量百分比,采用如表2所示的雾化液基液组分。
[0031]实施例2
‑8[0032]参照实施例1均相油状烟碱盐的制备方法,制备实施例2

8的均相油状烟碱盐。实施例2

8的均相油状烟碱盐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不同之处在于,采用如表2所示的有机酸组分。
[0033]采用实施例2

8的均相油状烟碱盐分别加入雾化液基液,配置成实施例2

8的雾化液。实施例2

8的雾化液基液与实施例1的雾化液基液不同之处在于,雾化液基液按质量百分比,采用如表2所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相油状烟碱盐,其特征在于,由有机酸、烟碱和有机溶剂组成;所述的烟碱与有机酸的摩尔比为1:(0.7

1.5);所述的烟碱与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2

4);所述的有机酸选自苯甲酸、酒石酸、乳酸、乙酸、丙酸、丁酸、乙酰丙酸、苹果酸、柠檬酸、水杨酸中的至少两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相油状烟碱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碱与有机酸的摩尔比为1:(0.7

1.3);所述的烟碱与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相油状烟碱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酸至少包括苯甲酸。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相油状烟碱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酸选自苯甲酸和草酸;苯甲酸与草酸的质量比为(2.0

5.0):(0.1

1.0)。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相油状烟碱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酸包括苯甲酸、乙酰丙酸和其他酸,所述的其他酸选自乳酸、乙酸、丙酸中的一种;所述的苯甲酸、乙酰丙酸和其他酸的质量比为(2.0

5.0):(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佳伟王超陈亚飞王华文况利平赵贯云赵波洋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吉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