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栽培用大棚驱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7186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用大棚驱虫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板以及设置在第一安装板左右两侧的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的底部前后对称固定焊接有直线滑轨,第二安装板的底部固定焊接有弧形滑轨,且弧形滑轨的两端与对应的直线滑轨的一端相互抵接,直线滑轨上滑动连接有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将驱虫组件内的照明灯珠、杀虫电网和诱虫灯进行通电,利用设置的诱虫灯和照明灯珠将周围的昆虫吸引到驱虫灯罩的附近,之后利用杀虫电网进行杀虫,最后启动驱动组件内的驱动电机带动滚轮在直线滑轨和弧形滑轨的外侧转动,进而带动驱虫组件进行转动,以提高驱虫范围和驱虫效果。范围和驱虫效果。范围和驱虫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栽培用大棚驱虫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食用菌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用大棚驱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提高食用菌产量,满足人们日益对食用菌的需求,经过不断的研究总结,人们逐渐认识了食用菌的生长规律,进了古老的依靠孢子、菌丝自然传播的生产方式,人工栽培食用菌,加快了食用菌的繁殖速度和获得高产,尤其是室内大棚栽培因其不受季节以及气候等影响,逐渐成为人工栽培的主要方式,而大棚使用时,驱虫是较为麻烦的问题;
[0003]现有技术中的驱虫装置往往是将其固定安装在大棚内的某一处,为了保障驱虫的范围以及效果,就需要在大棚的内部设置大量的驱虫装置,较多的驱虫装置不便于维护管理且驱虫效果较低;同时大部分的驱虫装置采用的是喷洒化学药物进行驱虫,然而化学药物会一定程度上降低栽培的食用菌品质,使用效果较差;
[0004]针对上述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菌栽培用大棚驱虫装置,去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缺陷,将照明灯珠、杀虫电网和诱虫灯进行通电,利用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栽培用大棚驱虫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板(1)以及设置在第一安装板(1)左右两侧的第二安装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焊接有两组第一连接板(11),所述第二安装板(2)的顶部靠近第一安装板(1)的一侧固定焊接有两组第二连接板(21),所述第二连接板(21)与对应的第一连接板(11)之间通过螺栓(2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1)的底部前后对称固定焊接有直线滑轨(12),所述第二安装板(2)的底部固定焊接有弧形滑轨(23),且弧形滑轨(23)的两端与对应的直线滑轨(12)的一端相互抵接,所述直线滑轨(12)上滑动连接有驱动组件(3),所述驱动组件(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虫组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栽培用大棚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滑轨(12)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13),且直线滑轨(12)的底部开设有与第一滑槽(13)相连通的第一通槽(14),所述弧形滑轨(23)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24),且第二滑槽(24)与第一滑槽(13)的内径尺寸相同,所述弧形滑轨(23)的底部开设有与第二滑槽(24)相连通的第二通槽(25),且第二通槽(25)与第一通槽(14)的内径尺寸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栽培用大棚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驱动板(31)、轴承座(32)、连接杆(33)、滚轮(34)、驱动电机(35)、驱动轮(36)和弹性防滑套(37),所述驱动板(31)的顶部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轴承座(32),所述轴承座(3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33),所述连接杆(33)的顶端通过第一通槽(14)延伸到第一滑槽(13)内,且连接杆(33)的前后两侧顶部均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争辉葛自兵王伦朱银山林启航王圆圆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山沟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