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酱料袋包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6812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合酱料袋包装装置,包括机架、料带膜卷、导形轮组、成型轮组、封边轮组、切割轮组与物料斗,所述料带膜卷安装于机架上端,所述料带膜卷由包装膜带卷成卷状的料带膜卷,所述导形轮组、成型轮组、封边轮组与切割轮组在机架上位于料带膜卷的下方依次安装,所述物料斗包括上部料斗、混料管与下料管,所述混料管内设置有送料组件用于实现在混料管内部搅动且控制混料管下端与下料管连接位置之间的通断,本装置能在对酱料进行小包袋子包装时能对物料进行充分的混合搅拌,防止固液混合的物料如辣椒酱料分包包装时容易出现固体颗粒过多或水分过多的情况,防止酱料包装不均匀而导致酱料口感不统一的问题出现。均匀而导致酱料口感不统一的问题出现。均匀而导致酱料口感不统一的问题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酱料袋包装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灌装包装
,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合酱料袋包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酱料一般指以豆类、小麦粉、水果、肉类或鱼虾等物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糊状调味品,而酱料在进行生产加工完成后一般需要进行包装,需使用到酱料包装设备从而提高酱料的保质期。酱料包装机适用于方便食品调料、果酱、蜂蜜、香波、火锅底料、豆瓣酱、辣椒酱、牛肉酱、拌面酱等酱体的袋包装生产,采用电脑程序控制,制袋、计量、充填、封合、打印批号、生产日期、加易撕口、切断或联体袋、计数等全过程可自动完成。
[0003]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酱料包装设备已经集成了较高的自动化作业,并不需要人员长期操作也可高效地完成酱料的包装。如中国专利CN 218453497 U公开了一种酱料自动灌装装置,包括下料漏斗、热压轮、箱体和安装在箱体内部的供料架,下料漏斗内侧靠近出口处安装有滑动槽,滑动槽内设有闸门,下料漏斗的下方安装有下料控制装置,箱体内侧在下料漏斗的正下方设有相抵的热压轮和辅助压轮;箱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两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分别与热压轮和辅助压轮连接,供料架设有两组,且分别位于热压轮和辅助压轮的两侧,热压轮和辅助压轮分别架设有包装袋,本技术可以完成自动化酱料下料灌装包装,可以节省人力资源,且因为密封箱体可以更加卫生安全。但是该酱料自动灌装装置包装过程中对于均匀物料有较好的包装效果,但是如果用于如辣椒酱这料包含了较多的颗粒物及水分时,容易在包装过程出现各包装完成的酱料包水分过多或是颗粒物过多的情况,其包装成品对于酱料品质有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混合酱料包装时酱料混合不均匀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06]提供一种混合酱料袋包装装置,包括机架、料带膜卷、导形轮组、成型轮组、封边轮组、切割轮组与物料斗,其中机架用于支承装置的料带膜卷、导形轮组、成型轮组、封边轮组、切割轮组与物料斗等组件;所述料带膜卷安装于机架上端,所述料带膜卷由包装膜带卷成卷状的料带膜卷,所述导形轮组、成型轮组、封边轮组与切割轮组在机架上位于料带膜卷的下方依次安装,所述包装膜带从上至下依次经过导形轮组、成型轮组、封边轮组与切割轮组从而完成包装膜带从平板状结构向包装袋状结构的成型;所述物料斗包括上部料斗、混料管与下料管,其中上部料斗用于接收混合酱料,下料管用于将物料灌入至包装膜带卷成的包装小袋内,所述上部料斗、混料管与下料管从上至下依次连接且其上下贯通,所述混料管内空大于下料管内空即使得混料管内径较下料管的内径大从而方便于在混料管内对物料进行搅拌,所述下料管下端抵接于包装膜带位于导形轮组与成型轮组之间的位置;所述混料管内设置有送料组件用于实现在混料管内部搅动且控制混料管下端与下料管连接位置之间的通断,即在混料管内设置送料组件实现对混料管内的物料进行搅拌,并且实现物
料在混料管与下料管连接处的阻断与贯通。
[0007]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混合酱料袋包装装置,为了使物料在混料管内能被更好的搅拌,且防止物料在混料管内积堵,所述混料管呈圆管状结构,所述送料组件呈长圆形结构,所述送料组件沿混料管轴向移动实现控制混料管下端与下料管连接位置之间的通断,所述送料组件通过转动实现混料管内部搅动。
[0008]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混合酱料袋包装装置,为提高送料组件的可靠性及搅拌物料时的稳定性,所述送料组件包括有送料棒体,所述送料棒体呈长圆柱形结构,所述送料棒体下端连接有阻料器,所述阻料器与送料棒体沿混料管轴向移动实现控制混料管下端与下料管连接位置之间的通断。
[0009]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混合酱料袋包装装置,为提高送料组件对混料管内的物料搅拌的高效性,所述送料棒体上周向连接有搅拌叶片,搅拌叶片在与送料棒体周向转运时可以高效地对物料进行搅拌。
[0010]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混合酱料袋包装装置,为进一步保障送料组件在混料管内对物料的搅拌效果,所述搅拌叶片呈螺旋状结构的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沿送料棒体外侧周向设置。
[0011]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混合酱料袋包装装置,为更好地保障混料管内的物料中固定颗粒与水分能充分混合,所述螺旋叶片呈双螺旋结构。
[0012]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混合酱料袋包装装置,为保障螺旋叶片与送料棒体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整个送料组件的结构强度,所述螺旋叶片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端接杆,所述端接杆中部与送料棒体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混合酱料袋包装装置,为防止送料组件下端位置容易发生物料的积堵,所述阻料器上端设置有搅料盘,所述搅料盘呈盘状结构且其外圈设置有多个凸齿状结构。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一种混合酱料袋包装装置通过设置了包括机架、料带膜卷、导形轮组、成型轮组、封边轮组、切割轮组与物料斗,所述料带膜卷安装于机架上端,所述料带膜卷由包装膜带卷成卷状的料带膜卷,所述导形轮组、成型轮组、封边轮组与切割轮组在机架上位于料带膜卷的下方依次安装,所述物料斗包括上部料斗、混料管与下料管,所述混料管内设置有送料组件用于实现在混料管内部搅动且控制混料管下端与下料管连接位置之间的通断,本装置能在对酱料进行小包袋子包装时能对物料进行充分的混合搅拌,防止固液混合的物料如辣椒酱料分包包装时容易出现固体颗粒过多或水分过多的情况,防止酱料包装不均匀而导致酱料口感不统一的问题出现,保障酱料口感一致。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混合酱料袋包装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混合酱料袋包装装置的侧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种混合酱料袋包装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一种混合酱料袋包装装置的送料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一种混合酱料袋包装装置的送料组件与物料斗配合时结构示意
图;
[0021]图6为本技术一种混合酱料袋包装装置的A处结构放大图;
[0022]图中名称及序号:1、机架;2、料带膜卷;21、包装膜带;3、导形轮组;4、成型轮组;5、封边轮组;6、物料斗;61、上部料斗;62、混料管;63、下料管;7、送料组件;71、送料棒体;72、螺旋叶片;73、阻料器;74、端接杆;75、搅料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4]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混合酱料袋包装装置,包括机架1、料带膜卷2、导形轮组3、成型轮组4、封边轮组5、切割轮组与物料斗6,其中机架1用于支承装置的料带膜卷2、导形轮组3、成型轮组4、封边轮组5、切割轮组与物料斗6等组件,具体的机架1采用钢材焊接而成一个框架结构以保障设备的整体结构强度;所述料带膜卷2安装于机架1上端,所述料带膜卷2由包装膜带21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酱料袋包装装置,包括机架(1)、料带膜卷(2)、导形轮组(3)、成型轮组(4)、封边轮组(5)、切割轮组与物料斗(6),所述料带膜卷(2)安装于机架(1)上端,所述料带膜卷(2)由包装膜带(21)卷成,所述导形轮组(3)、成型轮组(4)、封边轮组(5)与切割轮组在机架(1)上位于料带膜卷(2)的下方依次安装,所述包装膜带(21)从上至下依次经过导形轮组(3)、成型轮组(4)、封边轮组(5)与切割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斗(6)包括上部料斗(61)、混料管(62)与下料管(63),所述上部料斗(61)、混料管(62)与下料管(63)从上至下依次连接且其上下贯通,所述混料管(62)内空大于下料管(63)内空,所述下料管(63)下端抵接于包装膜带(21)位于导形轮组(3)与成型轮组(4)之间的位置;所述混料管(62)内设置有送料组件(7)用于实现在混料管(62)内部搅动且控制混料管(62)下端与下料管(63)连接位置之间的通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酱料袋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管(62)呈圆管状结构,所述送料组件(7)呈长圆形结构,所述送料组件(7)沿混料管(62)轴向移动实现控制混料管(62)下端与下料管(63)连接位置之间的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共华刘兆强甘孝义方敏张先智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天等县辣都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