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自动泄放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6780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自动泄放电路,包括RCD吸收取电电路、自动放电判断电路、MOS管电阻放电电路,RCD吸收取电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的变压器副边连接,RCD吸收取电电路的输出端与自动放电判断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自动放电判断电路的输出端与MOS管电阻放电电路的输入端,MOS管电阻放电电路的输出端与外部电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电源正常工作时,不起到泄压作用,不消耗能量,只有在电源关闭后,才会起泄压作用,不需要额外添加隔离电源,不需要额外供电,也不需要使用外部控制信号控制,大大简化了电路结构。简化了电路结构。简化了电路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自动泄放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电源
,具体的涉及一种高压自动泄放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在高压电源的设计与应用中,由于输出端有电容的存在,在电源关断输出后的很长时间里会一直有一个高压存在,此高压的存在会导致操作人员产生意外伤害或对其他电子产品造成损坏,是非常危险的存在。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市面上的高压电源多采用直接电阻串联的方式对高压进行泄放,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电阻消耗能量的特点,在电源断电后将输出电容中存储的能量快速消耗掉。然而,由于该电阻是一直挂载在输出端,因此电阻上一直会有能量的消耗。不仅使得电源的效率下降,更会导致泄放电阻发热,使得其寿命大大缩短;且由于传统电阻泄放装置因功率、散热等多方面原因,致使其体积庞大,难以适应现如今的高密度化生产需求。
[0003]以上不足,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的高压泄放技术存在降低电源效率,会导致泄放电阻发热,使得其寿命大大缩短,体积庞大,难以适应现如今的高密度化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压自动泄放电路。
[0005]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0006]一种高压自动泄放电路,包括RCD吸收取电电路、自动放电判断电路、MOS管电阻放电电路,所述RCD吸收取电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的变压器副边连接,所述RCD吸收取电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自动放电判断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自动放电判断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MOS管电阻放电电路的输入端,所述MOS管电阻放电电路的输出端与外部电容连接。
[0007]根据上述方案的高压自动泄放电路,所述RCD吸收取电电路包括二极管D6、电容C2、电阻R8、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稳压二极管DZ1,二极管D6的一端与所述变压器副边的正极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6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的一端、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2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一端分别与电阻R11的另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4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与稳压二极管DZ1的一端、所述自动放电判断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电阻R13的另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稳压二极管DZ1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变压器副边的负极输出端连接。
[0008]进一步的,电容C2为无极性的电容。
[0009]根据上述方案的高压自动泄放电路,所述自动放电判断电路包括二极管D9、电阻R15、电阻R16、电容CE1、三极管Q2,二极管D9的一端分别与所述RCD吸收取电电路的输出端、基准电压、电阻R15的一端、三极管Q2的b极连接,二极管D9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2的e极、电容CE1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c极分别与电阻R16的一端、所述MOS管电阻放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阻R15的另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电容CE1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变压器副边的
负极输出端连接。
[0010]进一步的,电容CE1为有极性的电容。
[0011]进一步的,三极管Q2为PNP型三极管。
[0012]根据上述方案的高压自动泄放电路,所述MOS管电阻放电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4、电阻R7、电阻R9、电阻R10、MOS管Q1,电阻R9的一端与所述自动放电判断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0的一端、MOS管Q1的G极连接,MOS管Q1的D极依次经过电阻R7、电阻R4、电阻R1后与所述变压器副边的正极输出端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MOS管Q1的S极均与所述变压器副边的负极输出端连接。
[0013]进一步的,MOS管Q1为NMOS管。
[0014]根据上述方案的高压自动泄放电路,所述外部电容包括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电容C14、电容C15,电容C9的一端、电容C10的一端、电容C11的一端均与所述变压器副边的正极输出端连接,电容C9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0的另一端、电容C12的一端、电容C13的一端连接,电容C1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3的另一端、电容C14的一端、电容C15的一端连接,电容C11的另一端、电容C14的另一端、电容C15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变压器副边的负极输出端连接。
[0015]进一步的,电容C10、电容C12、电容C13、电容C14、电容C15均为有极性的电容,电容C11为无极性的电容。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压自动泄放电路由RCD吸收取电电路、自动放电判断电路、MOS管电阻放电电路组成,在电源正常工作时,不起到泄压作用,不消耗能量,因此也不会降低电源效率,也不会导致泄放电阻发热;只有在电源关闭后,才会起泄压作用,用以快速放电;由于使用了RCD吸收电路的能量转换,不需要额外添加隔离电源,不需要额外供电,也不需要使用外部控制信号控制,大大简化了电路结构,缩小体积,以适应现如今的高密度化生产需求。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中高压自动泄放电路应用于高压电源的电路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中RCD吸收取电电路的电路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中自动放电判断电路的电路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中MOS管电阻放电电路的电路图;
[0023]图5为本技术中外部电容的电路图。
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
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声明,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5]需要说明的是,“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0026]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压自动泄放电路,应用于高压电源中,该高压自动泄放电路1包括RCD吸收取电电路、自动放电判断电路、MOS管电阻放电电路,RCD吸收取电电路的输入端与高压电源的变压器副边连接,RCD吸收取电电路的输出端与自动放电判断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自动放电判断电路的输出端与MOS管电阻放电电路的输入端,MOS管电阻放电电路的输出端与外部电容2连接。RCD吸收取电电路用于电源正常工作时进行充电,电源关闭时进行放电;自动放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自动泄放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RCD吸收取电电路、自动放电判断电路、MOS管电阻放电电路,所述RCD吸收取电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的变压器副边连接,所述RCD吸收取电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自动放电判断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自动放电判断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MOS管电阻放电电路的输入端,所述MOS管电阻放电电路的输出端与外部电容连接;所述RCD吸收取电电路包括二极管D6、电容C2、电阻R8、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稳压二极管DZ1,二极管D6的一端与所述变压器副边的正极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6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的一端、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2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一端分别与电阻R11的另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4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与稳压二极管DZ1的一端、所述自动放电判断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电阻R13的另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稳压二极管DZ1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变压器副边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自动放电判断电路包括二极管D9、电阻R15、电阻R16、电容CE1、三极管Q2,二极管D9的一端分别与所述RCD吸收取电电路的输出端、基准电压、电阻R15的一端、三极管Q2的b极连接,二极管D9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2的e极、电容CE1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c极分别与电阻R16的一端、所述MOS管电阻放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阻R15的另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电容CE1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变压器副边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MOS管电阻放电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凌云赵成毕研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费思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