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立体卡片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6560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46
一种3D立体卡片屋结构,主要由印制有不同场景图案的至少两片体所组成,该两片体包括主板片,以及连接于该主板片的第一底板片、第二底板片,其中,该主板片中央设有垂直对折线,该主板片与第一底板片、第二底板片间设有水平对折线,并于该水平对折线的适当位置设有缝孔;该第一底板片及第二底板片,分别设有对应于这些缝孔的插扣片。以将两片体由主板片的垂直对折线结合后,将第一底板片及第二底板片分别向上拗折,并将插扣片插置于对应位置的缝孔,以展现出具有3D立体效果的卡片屋。从而可在游戏中训练幼儿对于立体物品组合的概念,使幼儿在玩耍中获得益智效果。玩耍中获得益智效果。玩耍中获得益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D立体卡片屋结构


[0001]本技术有关一种3D立体卡片屋结构,尤指一种通过组合,可展现出具有3D立体效果卡片屋,使幼儿在玩耍中获得益智效果的3D立体卡片屋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一般市售的玩具屋,通常为既定形态,有些会在门扇或窗户的设计可开启的功能,但该设计仅能而提供观视内部的效果。因此,传统的组合玩具,幼儿使用者均只能达到目视及把玩的目的,无法学习到立体组合空间的效果,相对于使用者而言属于静态游戏,缺少了动脑乐趣,以及启发创意进而达到激发想象能力的目的。而且,市面上有许多立体卡片与立体书,虽可增进原有卡片的功能及把玩的乐趣,但也仅限于些许图案的变化,亦或于卡片被打开时呈现多层式卡片,亦缺乏启发创意及想象能力的目的。
[0003]申请人有鉴于此,经不断研究、实验,遂萌生设计一种3D立体卡片屋结构,使幼儿可通过组装构成3D立体卡片屋,进而得以在玩耍中获得益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3D立体卡片屋结构,通过组合可展现出具有3D立体效果卡片屋,从而可在游戏中训练幼儿对于立体物品组合的概念,使幼儿在玩耍中获得益智效果,进而启发创意以达到激发想象能力的目的。
[0005]前述的3D立体卡片屋结构,由印制有不同场景图案的至少两片体所组成,该两片体包括主板片,以及连接于该主板片的第一底板片、第二底板片,其中,该主板片中央设有垂直对折线,该主板片与第一底板片、第二底板片间设有水平对折线,并于该水平对折线的适当位置设有缝孔;该第一底板片及第二底板片,分别设有对应于该等缝孔的插扣片。以将两片体由主板片的垂直对折线结合后,将第一底板片及第二底板片分别向上拗折,并将插扣片插置于对应位置的缝孔,以展现出具有3D立体效果的卡片屋。从而可在游戏中训练幼儿对于立体物品组合的概念,使幼儿在玩耍中获得益智效果。
[0006]前述的3D立体卡片屋结构,其中该两片体的第一底板片及第二底板片所设的插扣片,分别以连续弯折的切割结构,以形成并排且方向相反的插扣片。
[0007]前述的3D立体卡片屋结构,其中该两片体的主板片中央的垂直对折线,以车缝或黏合方式连结,使结合后的两片体呈现可展开的状态。
[0008]前述的3D立体卡片屋结构,其中该两片体的第一底板片及第二底板片分别设为四分之一圆的形状。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0]本技术以设有缝孔及插扣片的片体,构成3D立体卡片屋结构,通过组合可展现出具有3D立体效果卡片屋,从而可在游戏中训练幼儿对于立体物品组合的概念,使幼儿在玩耍中获得益智效果。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
[0012]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3]图3及图4是本技术的组装状态图;
[0014]图5是本技术成品实施例图;
[0015]图6是本技术的另一成品实施例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
[0017]1:第一片体;11:主板片;111:垂直对折线;112:水平对折线;113:水平对折线;12:第一底板片;121:插扣片;13:第二底板片;131:插扣片;14:缝孔;15:缝孔;2:第二片体;21:主板片;221:垂直对折线;212:水平对折线;213:水平对折线;22:第一底板片;221:插扣片;23:第二底板片;231:插扣片;24:缝孔;25:缝孔;3:立牌。
具体实施方式
[0018]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及立体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由印制有不同场景图案的第一片体1、第二片体2所组成,该第一片体1包括主板片11,以及连接于该主板片11的第一底板片12、第二底板片13;该第二片体2包括主板片21,以及连接于该主板片21的第一底板片22、第二底板片23。其中,该第一片体1的主板片11中央设有垂直对折线111,该主板片11与第一底板片12第二底板片13片间设有水平对折线112、113,并于该水平对折线112、113的适当位置设有缝孔14、15。于本实施例,该第一底板片12、第二底板片13分别设为四分之一圆的形状。
[0019]该第二片体2的主板片21中央设有垂直对折线211,该主板片21与第一底板片22、第二底板片23片间设有水平对折线212、213,并于该水平对折线212、213的适当位置设有缝孔24、25。于本实施例,该第一底板片22第二底板片23分别设为四分之一圆的形状。
[0020]该第一片体1的第一底板片12及第二底板片13,分别设有插扣片121、131。于本实施例,是以连续弯折的切割结构,以形成并排且方向相反的插扣片121、131;该第二片体2的第一底板片22及第二底板片23,分别设有插扣片221、231。于本实施例,这些插扣片121、131及插扣片221、231是以连续弯折的切割所并排形成,以形成并排且方向相反的插扣片121、131、221、231。
[0021]通过前述的构件,于组合时,将两片体1由主板片11的垂直对折线111结合后,将第一片体1的第一底板片12、第二底板片13沿水平对折线112、113向上拗折,以及将第二片体2的第一底板片22、第二底板片23沿水平对折线212、213向上拗折,并将插扣片121、131及插扣片221、231插置于对应位置的缝孔14、15及缝孔24、25,以展现出具有3D立体效果的卡片屋。从而可在组合游戏中训练幼儿对于立体物品组合的概念,使幼儿在玩耍中获得益智效果,进而启发创意以达到激发想象能力的目的。
[0022]请同时参阅图3及图4,为本技术的组装状态图。敬请配合图1及图2,如图所示,本技术于组装时,将第一片体1、第二片体2由主板片11的垂直对折线111结合,使该第一片体1、第二片体2因中央的垂直对折线111的连结(以车缝或黏合方式连结),而呈现可展开的状态(可展开为十字状)。于该第一片体1、第二片体2结合后,将第一底板片12、第二底板片13沿水平对折线112、113向上拗折,以及将第一底板片22、第二底板片23沿水平对折
线212、213向上拗折,并将插扣片121、131及插扣片221、231分别插置于对应位置的缝孔14、15、24、25。
[0023]前述的组装过程中,由于插扣片121、131及插扣片221、231以连续弯折的切割结构,以形成并排且相反的方向,如本实施例,将第一片体1的第一底板片12的插扣片121插置于第二片体2第一底板片22的缝孔24,而第一底板片22的插扣片221则插置于第二片体2的缝孔25,依此循环顺序的插置组合,使第一底板片12、第二底板片13,以及第一底板片22、第二底板片23组合为一圆形地板,配合上方的主板片11、21,得以展现出具有3D立体效果的卡片屋。从而可在游戏中训练幼儿对于立体物品组合的概念,使幼儿在玩耍中获得益智效果,进而启发创意以达到激发想象能力的目的。
[0024]请参阅图5,为本技术成品实施例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立体卡片屋结构,其特征在于,由印制有不同场景图案的至少两片体所组成,该两片体包括主板片,以及连接于该主板片的第一底板片、第二底板片,该主板片中央设有垂直对折线,该主板片与该第一底板片及第二底板片间设有水平对折线,并于该水平对折线上设有缝孔;该第一底板片及该第二底板片,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麒麟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