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组化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6361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组化散热器,包括散热翅片单元、壳体、底板;散热翅片单元固定在底板上并容纳于壳体内;壳体开设有进风口、以及散热孔;对应进风口、散热孔相对于底板的位置,在底板上组装散热翅片单元形成散热风道;散热翅片单元包括第一、二、三散热翅片模块;每个散热翅片模块包括若干翅片和基板,每个翅片的平面与基板平面垂直、且相互平行以间隔相同距离;第一散热翅片模块的翅片与基板的一侧边平行;第二散热翅片模块的翅片相对于基板平面具有预设弧度;第三散热翅片模块的翅片一侧边与基板一侧边形成预设夹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由不同排布形态的散热翅片形成散热模块,根据散热风道需要进行组装,以适用各类控制器内部安装和拆卸。装和拆卸。装和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组化散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散热器
,特别涉及一种模组化散热器。

技术介绍

[0002]市面上现有控制器散热结构唯一性高,散热片适用范围很小,无法共用在不同产品上;甚至同类型的延伸产品,由于热敏元器件位置有所移动,散热结构也会无法共用。因此,针对不同结构、尺寸的控制器,需要投入大量成本重新开发其中的散热器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模组化散热器,以适用不同控制器所需不同结构、尺寸的散热器,减少散热器结构的开发成本。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模组化散热器,包括散热翅片单元、壳体以及底板;其中,所述散热翅片单元固定在所述底板上,并容纳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开设有进风口、以及散热孔;对应所述进风口、散热孔相对于所述底板的位置,在所述底板上组装所述散热翅片单元,以形成散热风道;所述散热翅片单元,包括:第一散热翅片模块,包括若干个第一翅片以及第一基板;其中,所述第一翅片和所述第一基板均为规则的四边形平板,所述第一翅片的四边形平板的第一侧边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平面上,并且若干个所述第一翅片的平面相互平行,并间隔相同的预设距离;所述第一翅片的平面与所述第一基板的平面相互垂直;所述第一翅片的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一基板的四边形平板的第一侧边相互平行,并沿着所述第一基板的四边形平板的第二侧边延伸的方向依次排布;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相连接;第二散热翅片模块,包括:若干个第二翅片以及第二基板;其中,所述第二翅片和所述第二基板均为规则的四边形平板,所述第二翅片的四边形平板的第一侧边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的平面上,并且若干个所述第二翅片的平面相互平行,并间隔相同的预设距离;所述第二翅片的平面与所述第二基板的平面相互垂直;所述第二翅片的四边形平板相对于参考水平面具有预设弧度,其中,所述参考水平面为与所述第二基板平面相平行的平面;若干个所述第二翅片的其中一第二翅片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基板平面上的第一侧边的两端,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的四边形平板的两个相对的第一顶点和第二顶点的位置上,且所述第二翅片的圆弧开口方向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四边形平板的第三顶点;其余若干个所述第二翅片沿着所述第二基板的四边形平板的第四顶点至第三顶点延伸的方向依次排布;第三散热翅片模块,包括若干个第三翅片以及第三基板;其中,所述第三翅片和所述第三基板均为规则的四边形平板,所述第三翅片的四边形平板的第一侧边设置在所述第三基板的平面上,并且若干个所述第三翅片的平面相互平行,并间隔相同的预设距离;所述第三翅片的平面与所述第三基板平面相互垂直;所述第三翅片的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三基板的四边形平板的第一侧边形成预设夹角,其中,所述预设夹角为45度;若干个所述第三翅片的其中一第三翅片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基板的第一侧边的两端,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三基板的四边形平板的两个相对的第一顶点
和第二顶点的位置上,其余若干个所述第三翅片沿着所述第三基板的四边形平板的两个相对的第四顶点至第三顶点延伸的方向依次排布,以及沿着所述第三基板的四边形平板的第三顶点至第四顶点延伸的方向依次排布。
[0005]其中,所述第一翅片为长方形形状的平板,且若干个所述第一翅片的尺寸均相同;所述第一基板为正方形形状的平板,所述第一翅片的第一侧边为长方形平板的一条长边。
[0006]其中,所述第二翅片为相对于所述参考水平面具有预设弧度的长方形形状的平板,所述第二基板为正方形形状的平板;若干个所述第二翅片的尺寸不同,从所述第二基板的四边形平板的第四顶点至第三顶点延伸的方向依次排布时,所述第二翅片的尺寸逐个减小。
[0007]其中,所述第三翅片为长方形形状的平板,所述第三基板为正方形形状的平板;若干个所述第三翅片的尺寸不同,从所述第三基板的第四顶点至第三顶点延伸的方向依次排布时,所述第三翅片的尺寸逐个减小;以及沿着所述第三基板的第三顶点至第四顶点延伸的方向依次排布时,所述第三翅片的尺寸也逐个减小。
[0008]其中,所述壳体设置的若干个进风口的位置对应所述底板的第一侧边,若干散热孔的位置对应所述底板的第二侧边;其中,所述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为相对的两条侧边;对应进风口的位置在所述底板的表面上矩阵分布若干个第一散热翅片模块,且每个第一散热翅片模块的第一翅片与所述底板的第一侧边至第二侧边延伸的方向相互平行,形成直线型风道,并且与所述进风口和散热孔的位置相对应,形成若干个散热通道。
[0009]其中,若干个所述第一散热翅片模块的数量为9。
[0010]其中,所述壳体设置的若干个进风口的位置对应所述底板的第一侧边,若干散热孔的位置对应所述底板的第三侧边;其中,所述第一侧边与第三侧边为相连接的两条侧边;对应进风口的位置在所述底板的表面上分布若干个第一散热翅片模块,且相邻两个第一翅片之间间隔的空间与所述进风口对应连通,以形成直线型风道;对应出风口所在参考线与相应散热孔所在参考线的相交位置处设置所述第二散热翅片模块,相邻两个具有弧度的第二翅片将直线型的风道转换方向为向两侧的风道,使得若干个矩阵分布的第一散热翅片模块的第一翅片与若干个第二散热翅片模块的第二翅片连通形成向两侧转向风道,并且与所述进风口和散热孔的位置相对应,形成若干个散热通道。
[0011]其中,若干个所述第一散热翅片模块的数量为7,若干个所述第二散热翅片模块的数量为2。
[0012]其中,所述壳体设置的若干个进风口对应所述底板的第一侧边,若干散热孔对应所述底板的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对应进风口的位置在所述底板的表面上分布若干个第一散热翅片模块,且相邻两个第一翅片之间间隔的空间与所述进风口对应连通,以形成直线型风道;对应所述第一散热翅片模块形成的直线型风道,分布若干个所述第三散热翅片模块,相邻两个第三翅片之间形成的具有45度角度的风道与所述第一翅片形成的直线型风道对应连通,以将直线型散热风道转换45度;相对于所述底板的第二侧边设置的若干散热孔的位置,还设置所述第一散热翅片模块,相邻两个第三翅片之间形成的具有45度角度的风道与所述第一翅片形成的直线型风道对应连通,以将45度散热风道转换成直线型散热风道;相邻所述第三散热翅片模块的出风方向还对应设置若干个所述第二散热翅片模块,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散热翅片模块所包含的第二翅片的圆弧方向相对设置,以形成
连通的半圆形风道;所述第三散热翅片模块形成的具有45度角度的风道与所述第二散热翅片模块形成的半圆形风道对应连通,以将45度散热风道转换180度方向。
[0013]其中,所述壳体设置的若干个进风口的位置对应所述底板的第一侧边,若干散热孔的位置对应所述底板的第三侧边与第四侧边;其中,所述第三侧边、第四侧边相对地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边的两侧;对应进风口的位置在所述底板的表面上分布若干个第一散热翅片模块,且相邻两个第一翅片之间间隔的空间与所述进风口对应连通,以形成直线型风道;对应所述第一散热翅片模块形成的直线型风道,分布若干个所述第三散热翅片模块,相邻两个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组化散热器,包括散热翅片单元、壳体以及底板;其中,所述散热翅片单元固定在所述底板上,并容纳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开设有进风口、以及散热孔;对应所述进风口、散热孔相对于所述底板的位置,在所述底板上组装所述散热翅片单元,以形成散热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单元,包括:第一散热翅片模块,包括若干个第一翅片以及第一基板;其中,所述第一翅片和所述第一基板均为规则的四边形平板,所述第一翅片的四边形平板的第一侧边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平面上,并且若干个所述第一翅片的平面相互平行,并间隔相同的预设距离;所述第一翅片的平面与所述第一基板的平面相互垂直;所述第一翅片的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一基板的四边形平板的第一侧边相互平行,并沿着所述第一基板的四边形平板的第二侧边延伸的方向依次排布;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相连接;第二散热翅片模块,包括:若干个第二翅片以及第二基板;其中,所述第二翅片和所述第二基板均为规则的四边形平板,所述第二翅片的四边形平板的第一侧边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的平面上,并且若干个所述第二翅片的平面相互平行,并间隔相同的预设距离;所述第二翅片的平面与所述第二基板的平面相互垂直;所述第二翅片的四边形平板相对于参考水平面具有预设弧度,其中,所述参考水平面为与所述第二基板平面相平行的平面;若干个所述第二翅片的其中一第二翅片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基板平面上的第一侧边的两端,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的四边形平板的两个相对的第一顶点和第二顶点的位置上,且所述第二翅片的圆弧开口方向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四边形平板的第三顶点;其余若干个所述第二翅片沿着所述第二基板的四边形平板的第四顶点至第三顶点延伸的方向依次排布;第三散热翅片模块,包括若干个第三翅片以及第三基板;其中,所述第三翅片和所述第三基板均为规则的四边形平板,所述第三翅片的四边形平板的第一侧边设置在所述第三基板的平面上,并且若干个所述第三翅片的平面相互平行,并间隔相同的预设距离;所述第三翅片的平面与所述第三基板平面相互垂直;所述第三翅片的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三基板的四边形平板的第一侧边形成预设夹角,其中,所述预设夹角为45度;若干个所述第三翅片的其中一第三翅片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基板的第一侧边的两端,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三基板的四边形平板的两个相对的第一顶点和第二顶点的位置上,其余若干个所述第三翅片沿着所述第三基板的四边形平板的两个相对的第四顶点至第三顶点延伸的方向依次排布,以及沿着所述第三基板的四边形平板的第三顶点至第四顶点延伸的方向依次排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组化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翅片为长方形形状的平板,且若干个所述第一翅片的尺寸均相同;所述第一基板为正方形形状的平板,所述第一翅片的第一侧边为长方形平板的一条长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组化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翅片为相对于所述参考水平面具有预设弧度的长方形形状的平板,所述第二基板为正方形形状的平板;若干个所述第二翅片的尺寸不同,从所述第二基板的四边形平板的第四顶点至第三顶点延伸的方向依次排布时,所述第二翅片的尺寸逐个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组化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翅片为长方形形状的平板,所述第三基板为正方形形状的平板;若干个所述第三翅片的尺寸不同,从所述第三基板的第四顶点至第三顶点延伸的方向依次排布时,所述第三翅片的尺寸逐个减小;以及沿着所述第三基板的第三顶点至第四顶点延伸的方向依次排布时,所述第三翅片的尺寸也
逐个减小。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模组化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置的若干个进风口的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志芳金范植吴庆健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华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