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环保室内地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26343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能环保的室内地面系统,由下至上至少包括:联结减振层、调平模块层、平衡板层、地暖模块层、减震垫层和地砖层;联结减振层设置在室内的基层地面上;调平模块层包括:多个阵列固定布置在联结减振层上的支撑调平组件;相邻支撑调平组件之间的间隔45cm;平衡板层与联结减振层之间的多个支撑调平组件构成架空的调平模块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地面系统施工装配效率高,整个施工过程均为模块化施工,中间能够实现连续作业,对工人的技术要求低,节省施工时间和人工成本;没有混凝土砂浆找平层,不仅减少混凝土砂浆的材料成本,而且还具有显著的减碳环保效果。而且还具有显著的减碳环保效果。而且还具有显著的减碳环保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环保室内地面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地砖地暖
,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环保室内地面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公知的水泥砂浆地面虽然是地面结构中最普遍的结构形式,但其质量问题也颇多。一般地面施工,也需要水泥砂浆进行找平,不仅增大地面的荷载,同时增施工周期加长;另外,湿作业施工时容易造成灰尘污染,使施工现场不够整洁和美观,不符合绿色环保的装修理念。
[0003]水泥砂浆地面由于施工过程中操作不当,往往出现起砂、空鼓、裂缝等质量缺陷,影响室内美观,而且给生产、生活带来不便,容易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带来不应有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室内地面系统,不需要再通过填充大量的水泥砂浆进行填充找平,而且降低材料成本、节能环保、缩短施工周期。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0008]一种节能环保的室内地面系统,
[0009]由下至上至少包括:联结减振层、调平模块层、平衡板层、地暖模块层、减震垫层和地砖层;
[0010]所述联结减振层设置在室内的基层地面上;
[0011]所述调平模块层包括:多个阵列固定布置在所述联结减振层上的支撑调平组件;
[0012]相邻所述支撑调平组件之间的间隔45cm;
[0013]所述平衡板层与所述联结减振层之间的多个所述支撑调平组件构成架空的所述调平模块层;
[0014]所述平衡板层包括:多块标准化的平衡板;
[0015]多块标准化的平衡板铺设并固定在所述多个支撑调平组件上,用以构成所述平衡板层;
[0016]其中,每一平衡板对应设置在五个支撑调平组件上;
[0017]所述地暖模块层布设在所述平衡板层上;
[0018]所述减震垫层设置在所述地暖模块层上;
[0019]所述地砖层设置在所述减震垫层上。
[0020]优选地,所述减震垫层与所述地暖模块层之间还设有第一贴合连接涂层;
[0021]所述地砖层与所述减震垫层之间设有第二贴合连接涂层;
[0022]所述第一贴合连接涂层和第二贴合连接涂层均采用导热粘合剂制备。
[0023]优选地,所述地暖模块层包括:多块地暖挤塑板和地暖管;
[0024]所述多块地暖挤塑板铺设在所述平衡板层上;
[0025]所述地暖挤塑板上设有卡槽;
[0026]所述地暖管铺设在地暖挤塑板的卡槽内。
[0027]优选地,还包括:导热装置;
[0028]所述导热装置包括多个导热单体;
[0029]所述导热单体的一端对应接触所述地暖模块层的地暖管,另一端对应接触所述地砖层的底部;
[0030]每一块地砖至少对应一个导热单体。
[0031]优选地,所述减震垫层和所述地暖挤塑板均设有与所述导热单体对应的穿孔;
[0032]所述导热单体设置在所述穿孔中,并能够借助于所述穿孔实现两端分别接触所述地暖管和所述地砖的底面。
[0033]优选地,所述调平模块层的厚度为15

18mm;
[0034]所述平衡板层的厚度为10

12mm;
[0035]所述地暖模块层的厚度为50

55mm。
[0036]优选地,所述调平模块层的厚度为16mm;
[0037]所述平衡板层的厚度为11mm;
[0038]所述地暖模块层的厚度为52mm。
[0039]优选地,所述第一贴合连接涂层的厚度为2mm;
[0040]所述减震垫层的厚度为7mm;
[0041]所述第二贴合连接涂层的厚度为3mm;
[0042]所述地砖层的厚度为6mm。
[0043](三)有益效果
[004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45]施工装配效率高,整个施工过程均为模块化施工,中间能够实现连续作业,对工人的技术要求低,节省施工时间和人工成本;没有混凝土砂浆找平层,不仅减少混凝土砂浆的材料成本,而且还具有显著的减碳环保效果。
附图说明
[004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节能环保室内地面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47]【附图标记说明】
[0048]1:联结减振层;2:调平模块层;3:平衡板层;4:地暖模块层;5:地暖管;6:地砖层;7:第一贴合连接涂层;8:减震垫层;9:第二贴合连接涂层;10:导热单体;11:支撑调平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9]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
[005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的室内地面系统,由下至上至少包括:联结减振层1、调平模块层2、平衡板层3、地暖模块层4、减震垫层5和地砖层6。
[0051]该联结减振层1设置在室内的基层地面上;所述调平模块层2包括:多个阵列固定布置在所述联结减振层上的支撑调平组件11。
[0052]详细地,该联结减振层1采用具有减振效果的联结件,用以辅助固定该调平模块层2,例如:采用减振毯铺底,并在底部涂刷无毒性的胶水,用以粘结牢固等。
[0053]该实施例中相邻所述支撑调平组件11之间的间隔45cm;所述平衡板层3与所述联结减振层1之间的多个所述支撑调平组件11构成架空的所述调平模块层2。
[0054]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地面系统的结构通过在地暖模块下面设置架空层,不仅能够起到防潮隔音的效果,而且空气还具有很好的隔热效果,由此大幅度地提升了整个地面系统的隔热性能,因此向下的热损能够控制在5%以内,而传统地面结构的热损在40%以上。
[0055]本实施例中所述平衡板层3包括:多块标准化的平衡板;多块标准化的平衡板铺设并固定在所述多个支撑调平组件11上,用以构成所述平衡板层3。
[0056]由于支撑调平组件11之间的间距为45cm,因此,这里的标准化平衡板块的尺寸应当选择边长为45cm的方板。在实际应用中,该平衡板不仅需要四角有支撑调平组件11进行调平支撑,而且在方板的中间区域同样需要一个支撑调平组件11来进行调平支撑,用以保障整体的结构强度。
[0057]因此,每一平衡板对应设置在五个支撑调平组件11上;所述地暖模块层4布设在所述平衡板层3上;所述减震垫层8设置在所述地暖模块层4上;所述地砖层6设置在所述减震垫层8上。
[0058]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垫层8与所述地暖模块层4之间还设有第一贴合连接涂层7;所述地砖层6与所述减震垫层8之间设有第二贴合连接涂层9;所述第一贴合连接涂层7和第二贴合连接涂层9均采用导热粘合剂制备。
[0059]应说明的是:第一贴合连接涂层7和第二贴合连接涂层9均为无害化的胶水涂层,其目的是用于各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环保室内地面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下至上至少包括:联结减振层、调平模块层、平衡板层、地暖模块层、减震垫层和地砖层;所述联结减振层设置在室内的基层地面上;所述调平模块层包括:多个阵列固定布置在所述联结减振层上的支撑调平组件;相邻所述支撑调平组件之间的间隔45cm;所述平衡板层与所述联结减振层之间的多个所述支撑调平组件构成架空的所述调平模块层;所述平衡板层包括:多块标准化的平衡板;多块标准化的平衡板铺设并固定在所述多个支撑调平组件上,用以构成所述平衡板层;其中,每一平衡板对应设置在五个支撑调平组件上;所述地暖模块层布设在所述平衡板层上;所述减震垫层设置在所述地暖模块层上;所述地砖层设置在所述减震垫层上;所述减震垫层与所述地暖模块层之间还设有第一贴合连接涂层;所述地砖层与所述减震垫层之间设有第二贴合连接涂层;所述第一贴合连接涂层和第二贴合连接涂层均采用导热粘合剂制备;所述地暖模块层包括:多块地暖挤塑板和地暖管;所述多块地暖挤塑板铺设在所述平衡板层上;所述地暖挤塑板上设有卡槽;所述地暖管铺设在地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筑辰碧城人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