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压止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6341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压止血装置,装置包括用于直接接触患者皮肤的止血部,在止血部可拆卸地设置于按压部靠近患者皮肤一侧的情况下,止血部按照能够分别覆盖穿刺点和周边皮肤的方式设置有第一止血贴和第二止血贴,使得设置在按压部的内壳两侧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能够基于充气或放气驱动第一止血贴和第二止血贴分别与不同区域的患者皮肤进行接触或脱离接触。第一止血贴和第二止血贴基于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作用对穿刺点及周边皮肤进行分区按压控制;第二止血贴可以辅助第一止血贴进行按压,避免从穿刺点进入皮下的血液扩散至周边组织引起瘀斑或皮肤青紫,也为第一止血贴提供外层的隔菌屏障。供外层的隔菌屏障。供外层的隔菌屏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按压止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及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压止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临床实践中,静脉注射应用广泛,是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在静脉注射、静脉输液或静脉采血后,常需要对穿刺位置进行按压止血,常见方法为局部手动按压止血,使穿刺位置的血流基于按压力止血并逐渐凝血,其效果取决于按压力度和按压时间,例如,采血门诊按压时间为3

5分钟;病房留置针拔出、PICC/CVC拔出后按压时间为10

15分钟。但常有患者因为按压不当或按压时间不足导致穿刺位置止血效果不佳、周围皮肤出现瘀斑或皮肤青紫等现象,影响治疗效果和后续治疗进程。
[0003]按压式止血是局部血流形成阻断

恢复

再阻断

凝血过程,常采用拇指按压法,但因为按压的有效面积或长度不足,常常只能按压皮肤穿刺点,不能按压血管穿刺点,尤其是护士拔针后交由患者或家属按压,却经常会因为按压力度及时间不够,或是按压过程中边按边揉,而出现淤青、肿胀情况,即皮下出血渗透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压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用于直接接触患者皮肤的止血部(100),在所述止血部(100)可拆卸地设置于按压部(200)靠近患者皮肤一侧的情况下,所述止血部(100)按照能够分别覆盖穿刺点和周边皮肤的方式设置有第一止血贴(104)和第二止血贴(105),使得设置在所述按压部(200)的内壳(204)两侧的第一气囊(201)和第二气囊(202)能够基于充气或放气驱动所述第一止血贴(104)和所述第二止血贴(105)分别与不同区域的患者皮肤进行接触或脱离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止血贴(104)和所述第二止血贴(105)远离皮肤一侧分别与内环座(101)和外环座(102)进行连接的情况下,所述内环座(101)和所述外环座(102)基于弹性件(103)与所述按压部(200)的内壳(204)和外壳(203)连接,使得布置在所述内壳(204)两侧的所述第一气囊(201)和所述第二气囊(202)能够基于充气或放气分别接触或脱离所述内环座(101)和所述外环座(102),其中,所述内壳(204)按照能够与所述外壳(203)形成包围所述第二气囊(202)的空间的方式与所述外壳(203)同轴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座(101)按照能够覆盖皮肤及血管穿刺点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一气囊(201)朝向患者皮肤的方向上,所述内环座(101)的形状与所述内壳(204)包围空间靠近患者皮肤的一侧的形状相同,使得所述第一气囊(201)在充气膨胀的过程中能够挤压所述内环座(101)朝向患者皮肤的方向进行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座(102)按照能够覆盖所述穿刺点周边皮肤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二气囊(202)朝向患者皮肤的方向上,所述外环座(102)基于所述弹性件(103)同时与所述外壳(203)和所述内壳(204)连接,使得所述外环座(102)能够与所述外壳(203)和所述内壳(204)之间空隙靠近患者皮肤一侧的底面形状相同,使得所述第二气囊(202)在充气膨胀过程的过程中朝向患者皮肤的方向进行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分别布置在所述内环座(101)和所述外环座(102)的所述第一止血贴(104)和所述第二止血贴(105)能够跟随所述内环座(101)和所述外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琦爽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