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起动装置及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6300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起动装置及设备,包括并联设置在电源和负载之间的用于抑制所述电源对负载供电过程中所产生的尖峰电压或浪涌电流的一级软起动电路和二级软起动电路,还包括连接在二级软起动电路与电池之间的用于根据电池电量信息以控制二级软起动电路通断的检测控制电路。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二级软驱动电路,在抑制开机瞬间的尖峰电压和浪涌电流的同时又根据电压情况,开启二级软启动电路,加强对尖峰电压和浪涌电流的抑制,从而保证与本发明专利技术连接的负载电路的正常工作。作。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起动装置及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软起动装置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子产品的硬件结构中,软起动系统用于在开机时逐步启动电子设备的各个组件和功能,以确保它们能够正常运行。其中,主要是因为开机瞬间导致的尖峰电压和浪涌电流会影响整个电子产品的使用,尤其是对于大功率电子产品,良好的软起动系统会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保护后级电路不受损坏,并且不影响后续电子产品的正常工作。
[0003]但是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通过如今市面上有许多无刷电机驱动器的软起动是通过限制了电容的充电时间来抑制其开机瞬间的尖峰电压和浪涌电流,甚至有一些驱动器不具备软起动技术,导致开机瞬间浪涌电压和尖峰电压过大,击穿电容,造成设备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软起动装置,既对于开机瞬间导致的尖峰电压和浪涌电流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保护后级电路不受损坏,并且不影响后续电机的正常工作。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软起动装置,包括并联设置在电源和负载之间的用于抑制所述电源对负载供电过程中所产生的尖峰电压或浪涌电流的一级软起动电路和二级软起动电路,还包括连接在二级软起动电路与电池之间的用于根据电池电量信息以控制二级软起动电路通断的检测控制电路。优选地,所述检测电路具体为:判断主电源与电池之间的压差是否超出预设电压阈值,若未超出,二级软起动电路保持关闭;若超出,则开启二级软起动电路。
[0006]优选地,所述检测控制电路包括相连的检测电路、驱动电路,所述检测电路与电池连接,所述驱动电路与二级软起动电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栅极驱动芯片、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以及第四电容C4;所述栅极驱动芯片的第一引脚与检测电路连接,还与所述第一电阻R1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二电阻R2与栅极驱动芯片的第二引脚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栅极驱动芯片的第四引脚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引脚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分别连接于所述栅极驱动芯片的第六引脚与第八引脚之间,且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还与上拉电源连接;所述栅极驱动芯片的第五引脚分别与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连接后接地,所述栅极驱动芯片的第五引脚上还接有电源;所述栅极驱动芯片的第六引脚还进行接地,所述栅极驱动芯片的第七引脚作为输出与所述二级软起动电路连接。优选地,所述检测电路根据主电源与电池之间的压差情况以控制二级软起动电路的开闭的同时,相应的控制驱动电路的开闭。
[0007]优选地,所述检测电路控制驱动电路的开闭,具体为:判断电池的电量信息是否超出预设电压阈值,若未超出,驱动电路保持关闭;若超出,则开启驱动电路。
[0008]优选地,所述一级软起动电路内部设置有防止主电源电压反灌到电池中的反向截止二极管。
[0009]优选地,还包括与驱动电路连接的用于给驱动电路提供所需电压的隔离电源电路。
[0010]优选地,二级软起动电路包括多个并联的用于对尖峰电压或浪涌电流进行抑制的MOS二极管,各MOS二极管的漏极均与电池连接,源极均与主电源连接,栅极均与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各MOS二极管的源极与驱动电路之间还分别连接有防止各MOS二极管导通时发生振铃现象的匹配电阻。
[0012]优选地,各匹配电阻的两端均并联设有用于加速MOS二极管结电容泄放时间的加速二极管。
[0013]优选地,所述二级软起动电路中各MOS二极管的栅极与主电源之间还连接有用于防止开关管误导通的下拉电阻。
[0014]一种设备,包括上述的软起动装置。
[0015]所述的一种软起动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显著的效果:一、本专利技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二级软驱动电路,在抑制开机瞬间的尖峰电压和浪涌电流的同时又根据电压情况,开启二级软启动电路,加强对尖峰电压和浪涌电流的抑制,从而保证与本专利技术连接的负载电路的正常工作。
[0016]二、本专利技术通过驱动电路与二级软起动电路配合使用,在尖峰电压或浪涌电流比较大的情况下,不仅实现了对电压或电流的抑制,还控制了抑制的速度,使二级软起动电路中的电流平稳反馈于电源,达到了平稳抑制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软起动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级软起动电路的电路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检测电路的电路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驱动电路的电路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二级软起动电路的电路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隔离电源的电路图。
[0019]实施例一:一种软起动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连接的主电源和电池,还包括与主电源和电池均连接的一级软起动电路和二级软起动电路,一级软起动电路用于对主电源出现的尖峰电压或浪涌电流进行电流抑制并反馈于所述主电源以增加电量,所述二级软起动电路用于加强对主电源尖峰电压或浪涌电流的抑制;还包括与主电源、电池以及二级软起动电路均连接的检测控制电路,所述检测控制电路用于根据主电源与所述电池的压差情况控制二级软
起动电路的开闭。
[0020]如图2所示,一级软起动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四电阻R4与第五电阻R5串联,第六电阻R6与第七电阻R7串联,第八电阻R8与第九电阻R9串联,第十电阻R10与第十一电阻R11串联,四组电阻串联后再并联连接。并联连接后的一端与主电源POWER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二极管D1与电池正极VBAT_P连接,电池负极VBAT_N与外接的开关触摸件TP33连接。
[0021]具体地,在实际电子产品工作时:在按下开关触摸件TP33接通电源时,电路会产生瞬态电压或电流,即发生产生尖峰电压或浪涌电流的情况:具体分两种情况, 一是尖峰电压和浪涌电流都产生,另一种是电路存在反向电动势,在上电之后只具有尖峰电压的情况。对应地,通过一级软起动电路解决尖峰电压或浪涌电流问题。具体地,一级软起动电路与电源连接,通过多组功率电阻的串并联的方式,削弱尖峰电压值和浪涌电流值,以抑制尖峰电压和浪涌电流;同时,一级软起动电路在限流过程时,还通过与其连接的电池给主电源充电以增加主电源电量,对应的主电源的母线电压升高。这一过程,电池与主电源的压差降低,也实现了对浪涌电流的抑制与处理。检测控制电路包括了与主电源POWER、电池以及二级软起动电路均连接的检测电路和驱动电路,当检测电路检测到电池的供电电压超过设定阈值后,启动驱动电路、对应地二级软起动电路开始工作。
[0022]如图3所示,检测电路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并联设置在电源和负载之间的用于抑制所述电源对负载供电过程中所产生的尖峰电压或浪涌电流的一级软起动电路和二级软起动电路,还包括连接在二级软起动电路与电池之间的用于根据电池电量信息以控制二级软起动电路通断的检测控制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控制电路包括相连的检测电路、驱动电路,所述检测电路与电池连接,所述驱动电路与二级软起动电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栅极驱动芯片、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以及第四电容C4;所述栅极驱动芯片的第一引脚与检测电路连接,还与所述第一电阻R1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二电阻R2与栅极驱动芯片的第二引脚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栅极驱动芯片的第四引脚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引脚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分别连接于所述栅极驱动芯片的第六引脚与第八引脚之间,且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还与上拉电源连接;所述栅极驱动芯片的第五引脚分别与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连接后接地,所述栅极驱动芯片的第五引脚上还接有电源;所述栅极驱动芯片的第六引脚还进行接地,所述栅极驱动芯片的第七引脚作为输出与所述二级软起动电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天翔朱立勋郎烨王恒甘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甬利仪表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