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公开涉及显示
,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显示产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泛使用,用户对电子显示产品的外观尤其屏占比的需求越来越高,在该需求下,窄边框、无边框概念下的具有全屏显示功能的电子显示产品应运而生。
[0003]电子显示产品中的显示面板中的边框区域可以弯折至其背面,从而在视觉效果上呈现窄边框或者无边框。但是,当前的电子显示产品限于自身的结构设计,在弯折显示面板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显示面板弯折损坏以及难以进一步缩小弯折半径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显示区至少一侧的弯折区,显示面板还包括基底以及位于基底上的导电层和保护层。导电层和保护层的至少部分位于弯折区中,导电层位于保护层和基底之间。基底的位于弯折区的部分的厚度小于基底的位于显示区的部分的厚度,且在弯折区,保护层的厚度设计为使得弯折区的应力中性层位于导电层中。
[0005]在上述方案中,通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至少一侧的弯折区,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基底以及位于所述基底上的导电层和保护层,其中,所述导电层和所述保护层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弯折区中,所述导电层位于所述保护层和所述基底之间,以及所述基底的位于所述弯折区的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基底的位于所述显示区的部分的厚度,且在所述弯折区,所述保护层的厚度设计为使得所述弯折区的应力中性层位于所述导电层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邦定区,其中,所述弯折区位于所述显示区和所述邦定区之间,以及所述导电层包括多条信号线,所述信号线从所述显示区延伸至所述邦定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弯折区,所述基底的背离所述保护层的一侧设置有凹槽;优选地,所述凹槽的底部具有多个凸起;进一步优选地,相邻的所述凸起的顶端的间距为5~20微米,和/或,所述凸起的高度为1~10微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所述第二衬底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导电层之间,且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第一衬底中;优选地,所述凹槽的底部位于所述第一衬底中,或者延伸至所述第二衬底中,或者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第二衬底的交界区域;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基底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第二衬底之间的间隔层,所述间隔层的密度大于所述第一衬底的密度;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衬底为有机层,所述间隔层为无机层。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所述第二衬底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导电层之间,以及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第一衬底中,且所述第一衬底对第一波长范围的光线的吸收率大于所述第二衬底对所述第一波长范围的光线的吸收率;优选地,所述凹槽的底部位于所述第二衬底的表面上;优选地,所述第一波长范围的光线为激光;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衬底的材料包括共轭聚合物聚芳酰亚胺,所述第二衬底的材料包括聚酰亚胺。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弯折区,所述基底的面向所述保护层的一侧设置有凹槽。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所述第一衬底的位于所述弯折区的部分设置有开口,所述第二衬底的位于所述弯折区的部分填充所述开口并与所述开口共形以构成所述凹槽,以及所述导电层和所述保护层填充所述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功能层,位于所述基底上且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显示功能层包括像素界定层和由所述像素界定层界定的多个发光器件;优选地,所述保护层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像素界定层同层且同材料;和/或优选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覆盖所述显示功能层的封装层,所述封装层包括有机封装层,所述保护层的至少部分与所述有机封装层同层且同材料。9.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秀玉,刘亚伟,潘新叶,延妮,王守坤,张治超,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