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化学强化的方法及其强化的玻璃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6240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1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玻璃化学强化的方法及其强化的玻璃和显示装置,其中,玻璃化学强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待强化的玻璃进行预热处理,将预热处理后的待强化的玻璃置于预先制备的第一熔盐中进行强化处理,其中,所述第一熔盐中锂离子的质量浓度为10pp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玻璃化学强化的方法及其强化的玻璃和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玻璃化学强化
,具体涉及一种玻璃化学强化的方法及其强化的玻璃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作为便携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在使用或携带的过程中,存在跌落的风险,因此,要求便携终端的显示模组用保护玻璃(盖板玻璃),具有能够承受跌落的强度,也即具有较高的抗摔性能。
[0003]为了提升玻璃的抗摔性能,通常都要对玻璃进行强化,玻璃的强化分为物理强化和化学强化两种类型,通常在便携终端的玻璃领域会采取化学强化的方法,化学强化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改变玻璃表面的组成来提高玻璃的强度,具体地,将玻璃置于熔盐中进行离子交换,将玻璃中的锂离子用离子半径更大的钠离子、钾离子置换出来,这样玻璃内部就会因为更大离子的进入形成挤塞效应,可以对微裂纹的扩展形成阻碍效应。
[0004]然而,在化学强化中,熔盐中锂离子的质量浓度低于一定值,例如5ppm时,在玻璃强化后,对强化后的玻璃进行高温高湿测试时出现表面发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期望提供一种背玻璃化学强化的方法及其强化的玻璃和显示装置,至少用于解决强化后的玻璃进行高温高湿测试时出现表面发白的问题。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玻璃化学强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对待强化的玻璃进行预热处理,所述预热处理的温度为280℃

320℃,时间为35min

65min;
[0008]将预热处理后的所述待强化的玻璃置于预先制备的第一熔盐中进行强化处理,其中,所述第一熔盐中锂离子的质量浓度为10ppm

50ppm;
[0009]对强化处理后的所述玻璃进行冷却处理,所述冷却处理的时间为15min

45min,且冷却至所述玻璃的温度为100℃

120℃;
[0010]对冷却处理后的所述玻璃至少进行两次水浸泡处理,且前一次水浸泡处理的水温高于后一次水浸泡处理的水温,各次水浸泡处理的时间为15min

45min。
[0011]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熔盐的温度为450℃

500℃,强化处理的时间为5H

12H。
[0012]作为可实现方式,将预定数量的所述待强化的玻璃分批逐次进行所述强化处理,且在将至少其中一批所述待强化的玻璃置于所述第一熔盐中的同时,向所述第一熔盐内添加离子置换剂,以维持所述第一熔盐中锂离子的质量浓度为10ppm

50ppm。
[0013]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离子置换剂包括磷酸钠、硅酸钠和硫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0014]作为可实现方式,随所述待强化的玻璃向所述第一熔盐内添加的所述离子置换剂的量为0.5wt%

1wt%。
[0015]作为可实现方式,预先制备所述第一熔盐包括以下步骤:
[0016]将20wt%

40wt%的硝酸钠和60wt%

80wt%的硝酸钾,加热至450℃

500℃,使所述硝酸钠和所述硝酸钾完全熔化,以获得第二熔盐;
[0017]在所述第二熔盐内添加0.02wt%

1wt%的锂离子添加剂,以获得锂离子质量浓度为10ppm

50ppm的第三熔盐;
[0018]在所述第三熔盐中添加0.2wt%

1wt%的吸附剂,以吸附所述第三熔盐内的杂质并沉淀后,获得所述第一熔盐。
[0019]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锂离子添加剂包括硝酸锂。
[0020]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吸附剂包括为硅酸和/或硅藻土。
[0021]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玻璃,由上述的玻璃化学强化的方法制备。
[0022]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玻璃。
[0023]上述方案,第一熔盐中锂离子(Li
+
)的质量浓度为10ppm

50ppm,在玻璃强化处理的过程中,玻璃表层(最外层)的钠离子(Na
+
)被锂离子置换出去,因此,在强化后进行高温高湿测试时,就不存在钠离子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钠的现象,故,解决了高温高湿测试时因强化后的玻璃表层生成碳酸钠而出现的玻璃表层发白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
[002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6]首先对高温高湿测试时,玻璃表层出现发白的问题予以说明,在化学强化后,玻璃自表层向内形成玻璃强化层,玻璃强化层内具有钠离子和钾离子,在进行高温高湿测试时,位于玻璃表层的钠离子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钠,而碳酸钠是白色,且附着在玻璃的表层,在视觉上出现玻璃表面发白的问题。
[0027]这里所说的高温高湿测试可以是在温度为85
±
5℃温度及湿度85
±5°
的环境下进行测试。
[0028]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玻璃化学强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对待强化的玻璃进行预热处理,所述预热处理的温度为280℃

320℃,时间为35min

65min;
[0030]例如,预热处理的温度可以是280℃、285℃、290℃、295℃、300℃、305℃、310℃、315℃、320℃等,也可以是以上述任意数值为上限或下限的范围值;预热处理的的时间可以是35min、40min、45min、50min、55min、60min、65min等,也可以是以上述任意数值为上限或下限的范围值。
[0031]将预热处理后的所述待强化的玻璃置于预先制备的第一熔盐中进行强化处理,其中,所述第一熔盐中锂离子的质量浓度为10ppm

50ppm;
[0032]例如,第一熔盐中锂离子的质量浓度为10ppm、15ppm、18ppm、25ppm、30ppm、35ppm、40ppm、42ppm、46ppm、50ppm等,也可以是以上述任意数值为上限或下限的范围值。
[0033]对强化处理后的所述玻璃进行冷却处理,所述冷却处理的时间为15min

45min,且
冷却至所述玻璃的温度为100℃

120℃;
[0034]例如,冷却处理的的时间可以是15min、20min、25min、30min、35min、40min、45min等,也可以是以上述任意数值为上限或下限的范围值。经过冷却,将强化处理后玻璃温度降为100℃、105℃、110℃、115℃、120℃等温度后,进行出炉,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化学强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对待强化的玻璃进行预热处理,所述预热处理的温度为280℃

320℃,时间为35min

65min;将预热处理后的所述玻璃置于预先制备的第一熔盐中进行强化处理,其中,所述第一熔盐中锂离子的质量浓度为10ppm

50ppm;对强化处理后的所述玻璃进行冷却处理,所述冷却处理的时间为15min

45min,且冷却至所述玻璃的温度为100℃

120℃;对冷却处理后的所述玻璃至少进行两次水浸泡处理,且前一次水浸泡处理的水温高于后一次水浸泡处理的水温,各次水浸泡处理的时间为15min

45min。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化学强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熔盐的温度为450℃

500℃,强化处理的时间为5H

12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化学强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预定数量的所述待强化的玻璃分批逐次进行所述强化处理,且在将至少其中一批所述待强化的玻璃置于所述第一熔盐中的同时,向所述第一熔盐内添加离子置换剂,以维持所述第一熔盐中锂离子的质量浓度为10ppm

50pp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化学强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书第李庆王孟杰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