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用麻醉气体浓度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6034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临床用麻醉气体浓度控制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端固定安装有净化箱,底座上端固定安装有麻醉气体储存罐、氧气储存罐、麻醉废气回收罐,净化箱内部设置有混合装置,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箱、轴承、中空轴、密封环、电机、主动轮、从动轮、搅拌板、通气口、出气筒、开关阀、检测头、过滤装置,使用者可以先通过第一导气管将麻醉气体储存罐内部的麻醉气体全部通入混合箱内部,同时通过第二导气管将氧气储存罐内部的氧气进行通入,此时氧气会进入中空轴内部并从其侧壁的搅拌板表面的通气口处排出,通过多组通气口从而提高氧气与麻醉气体接触的面积,从而提升混合效果。升混合效果。升混合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床用麻醉气体浓度控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临床用麻醉气体浓度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吸入麻醉是指麻醉药经过呼吸道吸入,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使病人暂时意识丧失而致不感到周身疼痛的麻醉方法,目前现有的麻醉气体浓度控制装置在麻醉气体和氧气混合时混合的不均匀,混合效率较慢,且浓度不好控制,造成不同地方的浓度不相同。
[0003]如公开号CN216294924U公开的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气体浓度控制装置,该装置通过安装计量阀、气压传感器、支撑柱和混合叶片,有效解决了麻醉气体与氧气混合浓度控制存在偏差的问题,同时在麻醉气体与氧气混合时,支撑柱上的混合叶片进行转动将两种气体充分混合,并且通过社会自由醉废气回收罐用来对呼出的麻醉废气进行收集工作。
[0004]但是上述麻醉气体浓度控制装置在使用时实用性较差,首先该装置在对麻醉气体与氧气进行混合时只是通过混合叶片的转动进行混合工作,而混合叶片在净化箱内部占据的只是一小部分,这就导致麻醉气体与氧气进行混合时的效果和混合效率都较差,从而影响该装置的使用效果,并且该装置通过三组滤网对混合后的气体进行过滤,但是这三组滤网全部固定在净化装置内部,这就导致使用者在后期进行维护时较为不便,从个人影响了该装置的实用性;鉴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临床用麻醉气体浓度控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床用麻醉气体浓度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临床用麻醉气体浓度控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固定安装有净化箱,所述底座上端固定安装有麻醉气体储存罐、氧气储存罐、麻醉废气回收罐,所述净化箱内部设置有净化装置,所述麻醉气体储存罐和氧气储存罐侧壁均设置有导气结构,所述麻醉气体储存罐侧壁设置有第一导气管,所述氧气储存罐侧壁设置有第二导气管,所述净化箱内部设置有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包括:
[0007]混合箱,所述混合箱固定安装在净化箱内壁,所述混合箱内壁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内部转动连接有中空轴,所述中空轴上端贯穿混合箱且固定安装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上端与第二导气管一端转动连接;
[0008]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净化箱内壁,所述电机输出轴固定安装有主动轮,所述中空轴下端贯穿混合箱且固定安装有从动轮,所述中空轴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搅拌板,所述搅拌板表面开设有通气口;
[0009]出气筒,所述出气筒固定安装在混合箱侧壁,所述出气筒内部设置有开关阀,所述混合箱上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检测头,两组所述检测头均贯穿混合箱,所述第一导气管贯穿混合箱;
[0010]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净化装置内部。
[0011]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多组滤网,多组所述滤网均设置在净化装置内部,所述滤网两侧均开设有装置槽,所述装置槽内壁固定连接支撑弹簧一端,所述支撑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侧壁固定连接限位块,所述净化装置内壁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净化装置两侧固定安装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内部缠绕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一端贯穿限位槽,所述移动杆另一端固定连接限位板,所述麻醉废气回收罐内部设置有滤气装置。
[0012]优选的,所述滤气装置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固定安装在麻醉废气回收罐内壁,所述挡板下端设置有滤芯,所述麻醉废气回收罐内壁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内部贯穿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的外壁上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固定框架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挤压杆侧壁固定安装有齿条,所述固定框架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下端固定安装有半齿轮,所述转动杆上端贯穿固定框架且与电机输出轴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带轮,两组带轮之间连接有同步带。
[0013]优选的,所述挤压杆侧壁固定安装有敲击板。
[0014]优选的,所述挡板下端与麻醉废气回收罐上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侧壁固定安装有抖动弹簧一端,所述抖动弹簧另一端与滤芯侧壁固定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麻醉废气回收罐下端侧壁设置有出气口。
[0016]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挤压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隔板的外壁固定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净化箱侧壁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
[0018]优选的,所述出气筒上下内壁均固定安装有紫光灯。
[0019]优选的,所述底座上端固定安装有呼吸装置,所述呼吸装置上端设置有两组通气管且分别与净化装置和麻醉废气回收罐相连通。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临床用麻醉气体浓度控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1]1、该临床用麻醉气体浓度控制装置通过设置了混合装置从而方便做到加速对净化箱内部的麻醉气体与氧气进行混合,使用者可以通过先将麻醉气体通入混合箱内部,然后使用者可以启动电机进行转动同时对氧气进行通入,此时氧气会进入中空轴内部并从通气口处排出,同时中空轴转动带动搅拌板进行转动,从而提升混合箱内部的混合效率。
[0022]2、该临床用麻醉气体浓度控制装置通过设置了过滤装置从而方便做到对滤网进行拆卸维护,拆卸时使用者可以通过向内按压限位板使移动杆向限位槽内部进行移动,移动杆向内移动对限位块进行挤压使其进入装置槽内部从而做到解除限位块和限位槽的卡接,然后使用者直接将滤网进行拿出即可。
[0023]3、该临床用麻醉气体浓度控制装置通过设置了滤气装置从而方便做到对麻醉废气回收罐内部的废气进行过滤后排出,通过滤芯对使用后的废气进行过滤,并且通过在电机进行转动时会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转动杆转动进而带动挤压杆和敲击板进行左右移动对滤芯表面粘连的杂质进行敲击掉落。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净化装置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出气筒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敲击板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本专利技术B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1]图8为本专利技术C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2]图9为本专利技术D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3]图10为本发E部分放大明结构示意图。
[0034]图中:1、底座;2、净化箱;31、麻醉气体储存罐;32、氧气储存罐;33、麻醉废气回收罐;4、导气结构;41、第一导气管;42、第二导气管;5、混合装置;51、混合箱;52、轴承;53、中空轴;54、密封环;55、电机;56、主动轮;57、从动轮;58、搅拌板;59、通气口;510、出气筒;511、开关阀;512、检测头;6、过滤装置;61、滤网;62、装置槽;63、支撑弹簧;64、滑动块;65、限位块;66、限位槽;67、挤压弹簧;68、移动杆;69、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用麻醉气体浓度控制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端固定安装有净化箱(2),所述底座(1)上端固定安装有麻醉气体储存罐(31)、氧气储存罐(32)、麻醉废气回收罐(33),所述净化箱(2)内部设置有净化装置(9),所述麻醉气体储存罐(31)和氧气储存罐(32)侧壁均设置有导气结构(4),所述麻醉气体储存罐(31)侧壁设置有第一导气管(41),所述氧气储存罐(32)侧壁设置有第二导气管(42),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箱(2)内部设置有混合装置(5),所述混合装置(5)包括:混合箱(51),所述混合箱(51)固定安装在净化箱(2)内壁,所述混合箱(51)内壁固定安装有轴承(52),所述轴承(52)内部转动连接有中空轴(53),所述中空轴(53)上端贯穿混合箱(51)且固定安装有密封环(54),所述密封环(54)上端与第二导气管(42)一端转动连接;电机(55),所述电机(55)固定安装在净化箱(2)内壁,所述电机(55)输出轴固定安装有主动轮(56),所述中空轴(53)下端贯穿混合箱(51)且固定安装有从动轮(57),所述中空轴(53)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搅拌板(58),所述搅拌板(58)表面开设有通气口(59);出气筒(510),所述出气筒(510)固定安装在混合箱(51)侧壁,所述出气筒(510)内部设置有开关阀(511),所述混合箱(51)上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检测头(512),两组所述检测头(512)均贯穿混合箱(51),所述第一导气管(41)贯穿混合箱(51);过滤装置(6),所述过滤装置(6)设置在净化装置(9)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用麻醉气体浓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6)包括多组滤网(61),多组所述滤网(61)均设置在净化装置(9)内部,所述滤网(61)两侧均开设有装置槽(62),所述装置槽(62)内壁固定连接支撑弹簧(63)一端,所述支撑弹簧(63)另一端固定连接滑动块(64),所述滑动块(64)侧壁固定连接限位块(65),所述净化装置(9)内壁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66),所述净化装置(9)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挤压弹簧(67),所述挤压弹簧(67)内部缠绕有移动杆(68),所述移动杆(68)一端贯穿限位槽(66),所述移动杆(68)另一端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林张清勇谢路程何玲张永松
申请(专利权)人:平昌县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