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清洁能力的雨污分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6027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12
一种具有自清洁能力的雨污分流器,包括:清理入口管道机构、下降上升机构、垃圾清理机构和外壳部分;通过设置清理入口管道机构、下降上升机构、垃圾清理机构和外壳部分,将清理入口管道、自动提升和垃圾清理等功能集于一体,当污水进入分流器后,将污水中的垃圾阻挡在机构外面,当垃圾在管道入口堆积后,会自动清理入口管道,防止入口堵塞,当管口的垃圾排到分流器底部,垃圾清理机构会自动清理垃圾,保证排污效果,防止底部漏水口堵塞。防止底部漏水口堵塞。防止底部漏水口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清洁能力的雨污分流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雨污分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自清洁能力的雨污分流器。

技术介绍

雨污分流,是一种排水体制,是指将雨水和污水分开,各用一条管道输送,进行排放或后续处理的排污方式;用于被污染的河流,雨污分流便于雨水收集利用和集中管理排放,降低水量对污水处理厂的冲击,保证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雨水可以通过雨水管网直接排到河道,污水需要通过污水管网收集后,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水质达到相应国家或地方标准后再排到河道里,这样可以防止河道被污染;由于初期雨水污染物浓度含量高,有条件的会设置收集初期雨水排入污水管网进行处理;如公开号为202110948063.X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楼宇立管雨污分流器,具有外管以及与外管内壁相连的在其内部的束管,束管上方的外管管壁开设有雨水溢流口、检修口,束管外形为漏斗形状,具有喇叭口和位于其下端的管径小于外管的直排管段;本专利技术使用时,上端直接连接到楼宇的落水管,下端接入市政的污水管网,溢流口连接到市政的雨水管网;本专利技术生产成本低,安装使用方便,能有效避免污水污染雨水管网以及楼宇环境的情形出现,推广应用后能带来较大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通过对上述楼宇立管雨污分流器进行研究,发现其仅安装使用方便,能有效避免污水污染雨水管网以及楼宇环境的情形出现;但是该专利技术,无法做到进行自动清洁雨污分流器内部的功能,很可能会导致内部预计堵塞,影响排污效果;
[0002]因此,我们急需专利技术一种具有自清洁能力的雨污分流器,能够进行自动清洁雨污分流器内部,保证排污效果,防止内部管道堵塞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自清洁能力的雨污分流器通过设置清理入口管道机构、下降上升机构、垃圾清理机构和外壳部分,将清理入口管道、自动提升和垃圾清理等功能集于一体,当污水进入分流器后,将污水中的垃圾阻挡在机构外面,当垃圾在管道入口堆积后,会自动清理入口管道,防止入口堵塞,当管口的垃圾排到分流器底部,垃圾清理机构会自动清理垃圾,保证排污效果,防止底部漏水口堵塞。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自清洁能力的雨污分流器,包括:清理入口管道机构、下降上升机构、垃圾清理机构和外壳部分;
[0004]所述清理入口管道机构通过固定架固定在所述外壳部分的外壳内部,过滤圆筒套入所述外壳部分的管道入口内端,所述下降上升机构固定在所述外壳的顶部内侧,通过绳子与分流器下部的所述垃圾清理机构连接,所述清理入口管道机构、下降上升机构和垃圾清理机构均在所述外壳部分的内部,所述外壳部分有两个所述管道入口和一个位于底部的漏水口,所述垃圾清理机构的竖杆插入到底部所述漏水口的内部孔中。进一步的,所述清理入口管道机构包括:丝杠A、过滤圆筒、挡板A、齿轮、齿条A、小
齿轮、齿条B、滑动板、槽型滑槽、螺纹状滑槽、刷子和电机A;
[0005]所述过滤圆筒套在所述管道入口内端,所述挡板A套在所述过滤圆筒上,所述挡板A上的齿槽与其中一个所述齿轮啮合,另一个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A啮合,所述过滤圆筒的另一端是所述滑动板,所述滑动板固定在滑槽上,滑槽上端中间部位的齿槽与两个所述小齿轮啮合,滑槽两端各与一个所述小齿轮啮合,两端的所述小齿轮的上端分别通过细杆固定连接着一个所述小齿轮,上端的小齿轮与所述齿条B啮合,两个所述齿条B对称分布,所述丝杠A的一端连接到所述过滤圆筒的下方小圆孔中,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电机A所在的板上,所述刷子插在所述螺纹状滑槽中,且通过带连接到所述槽型滑槽上。进一步的,所述下降上升机构包括:小锥齿轮、锥齿轮、电机B和绳子;
[0006]所述绳子的顶部板固定在所述外壳的顶部,所述绳子的中间轴一端安装有所述小锥齿轮,所述小锥齿轮与其上部的所述锥齿轮啮合,所述锥齿轮的轴上端安装所述电机B,所述绳子与下部的所述垃圾清理机构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垃圾清理机构包括:竖杆、摆动杆、转动板、丝杠B、拨动板、收集箱、电缸、电机C、大拨动板和挡板B;
[0007]所述竖杆插入到漏水口的内部孔中,所述竖杆顶部通过轴与所述电机C连接,在所述竖杆和电机C的中间套有所述摆动杆,所述摆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大拨动板连接,所述大拨动板的顶部通过带与所述电机C的轴连接,带的另一端套在细杆上,细杆与底部的所述转动板转动连接,所述大拨动板的中间安装有所述丝杠B,所述丝杠B的远离转动板的一端与所述拨动板连接,所述拨动板靠近所述漏水口,所述收集箱位于所述外壳底部外侧,所述收集箱侧面设有槽,槽中滑动安装有所述挡板B,所述挡板B的侧面与所述电缸接触。进一步的,所述外壳部分包括:外壳、漏水口、圆形门和管道入口;
[0008]所述圆形门设置在所述外壳的顶部,所述漏水口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底部,两个所述管道入口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侧面且对称布置。
[0009]进一步的,通过人打开所述外壳上的圆形门,通过特殊工具将所述收集箱取出并倒出内部的垃圾。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当污水进入分流器后,将污水中的垃圾阻挡在机构外面,当垃圾在管道入口堆积后,会自动清理入口管道,防止入口堵塞;
[0010]2)当管口的垃圾排到分流器底部,垃圾清理机构会自动清理垃圾,保证排污效果,防止底部漏水口堵塞。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内部示意图。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外部示意图。
[001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清理入口管道机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清理入口管道机构部分示意图。
[0015]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下降上升机构示意图。
[0016]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垃圾清理机构示意图。
[0017]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垃圾清理机构部分示意图。
[0018]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外壳部分示意图。
[0019]附图标号:1

清理入口管道机构;2

下降上升机构;3

垃圾清理机构;4

外壳部分;101

丝杠A;102

过滤圆筒;103

挡板A;104

齿轮;105

齿条A;106

小齿轮;107

齿条B;108

滑动板;109

槽型滑槽;110

螺纹状滑槽;111

刷子;112

电机A;201

小锥齿轮;202

锥齿轮;203

电机B;204

绳子;301

竖杆;302

摆动杆;303

转动板;304

丝杠B;305

拨动板;306

收集箱;307

电缸;308

电机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清洁能力的雨污分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清理入口管道机构(1)、下降上升机构(2)、垃圾清理机构(3)和外壳部分(4);所述清理入口管道机构(1)通过固定架固定在所述外壳部分(4)的外壳(401)内部,过滤圆筒(102)套入所述外壳部分(4)的管道入口(404)内端,所述下降上升机构(2)固定在所述外壳(401)的顶部内侧,通过绳子(204)与分流器下部的所述垃圾清理机构(3)连接,所述清理入口管道机构(1)、下降上升机构(2)和垃圾清理机构(3)均在所述外壳部分(4)的内部,所述外壳部分(4)有两个所述管道入口(404)和一个位于底部的漏水口(402),所述垃圾清理机构(3)的竖杆(301)插入到底部所述漏水口(402)的内部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自清洁能力的雨污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入口管道机构(1)包括:丝杠A(101)、过滤圆筒(102)、挡板A(103)、齿轮(104)、齿条A(105)、小齿轮(106)、齿条B(107)、滑动板(108)、槽型滑槽(109)、螺纹状滑槽(110)、刷子(111)和电机A(112);所述过滤圆筒(102)套在所述管道入口(404)内端,所述挡板A(103)套在所述过滤圆筒(102)上,所述挡板A(103)上的齿槽与其中一个所述齿轮(104)啮合,另一个所述齿轮(104)与所述齿条A(105)啮合,所述过滤圆筒(102)的另一端是所述滑动板(108),所述滑动板(108)固定在滑槽上,滑槽上端中间部位的齿槽与两个所述小齿轮(106)啮合,滑槽两端各与一个所述小齿轮(106)啮合,两端的所述小齿轮(106)的上端分别通过细杆固定连接着一个所述小齿轮(106),上端的小齿轮(106)与所述齿条B(107)啮合,两个所述齿条B(107)对称分布,所述丝杠A(101)的一端连接到所述过滤圆筒(102)的下方小圆孔中,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电机A(112)所在的板上,所述刷子(111)插在所述螺纹状滑槽(110)中,且通过带连接到所述槽型滑槽(109)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具有自清洁能力的雨污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降上升机构(2)包括:小锥齿轮(2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琳琳高海静沈渊琪叶红余峰李炯冯艳玲李锋平张银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君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