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及图像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5974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11
提供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及图像显示装置。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有助于提供在严酷的高温高湿环境下也具有优异耐久性的图像显示装置。该偏光板具备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主面及第二主面的第一相位差层、配置于第一相位差层的第一主面侧的偏光件、配置于第一相位差层的第二主面侧的第一树脂层和配置于偏光件与第一相位差层之间的第二树脂层,第一相位差层由树脂薄膜的拉伸薄膜构成且满足450)<Re(550)的关系,第一树脂层在100℃下的储能模量为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及图像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及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由液晶显示装置及电致发光(EL)显示装置(例如,有机EL显示装置、无机EL显示装置)所代表的图像显示装置正在迅速普及。图像显示装置中代表性的是使用偏光板及相位差板。在实用中广泛使用将偏光板和相位差板一体化而成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例如,专利文献1)。近年,随着图像显示装置的用途的扩展,有时要求在以往不要求的严酷的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耐久性。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32556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以往的问题而作出的,其主要目在于,提供一种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其有助于提供即使在严酷的高温高湿环境下也具有优异的耐久性的图像显示装置。
[0008]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09]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具备:第一相位差层,其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主面及第二主面;偏光件,其配置于前述第一相位差层的前述第一主面侧;第一树脂层,其配置于前述第一相位差层的前述第二主面侧;以及第二树脂层,其配置于前述偏光件与前述第一相位差层之间,前述第一相位差层由树脂薄膜的拉伸薄膜构成,且满足Re(450)<Re(550)的关系,前述第一树脂层在100℃下的储能模量为1.0
×
106Pa以上,前述第二树脂层的厚度为1μm以下,且包含树脂及异氰酸酯化合物,其中,Re(450)及Re(550)分别为在23℃下利用波长450nm及波长550nm的光测定的面内相位差。
[0010]2.上述1所述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可以具有粘接剂层,所述粘接剂层配置于上述第一相位差层与上述偏光件之间,且与上述第二树脂层邻接而配置,前述粘接剂层由粘接剂组合物的固化物层构成,通过前述粘接剂组合物中包含的单体成分的摩尔分数的加权平均而算出的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ow可以为1.5以上且4.0以下。
[0011]3.上述1或2所述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中,上述第二树脂层可以包含玻璃化转变温度为85℃以上并且重均分子量Mw为50000以上且小于500000的树脂,上述第二树脂层中的前述树脂的含量可以为50重量%以上且90重量%以下。
[0012]4.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中,上述第二树脂层中包含的上述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以包含选自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及它们的衍生物中的至少1者,上述第二树脂层中的前述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含量
可以为10重量%以上且50重量%以下。
[0013]5.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可以具有第二相位差层,所述第二相位差层配置于上述第一相位差层的上述第二主面侧,且折射率特性显示nz>nx=ny的关系,上述第一树脂层可配置于上述第一相位差层与前述第二相位差层之间。
[0014]6.上述5所述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中,上述第一树脂层可以作为粘接层发挥功能。
[0015]7.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中,上述第一树脂层在100℃下的储能模量可以为1.0
×
108Pa以上。
[0016]8.上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中,上述第一树脂层在25℃下的储能模量可以为1.0
×
109Pa以上。
[0017]9.上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中,上述第一树脂层在25℃下的储能模量G

(25)相对于在100℃下的储能模量G

(100)的比(G

(25)/G

(100))可以小于10.0。
[0018]10.上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中,上述第一相位差层可以含有树脂,所述树脂包含选自由碳酸酯键及酯键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键合基团和选自由下述通式(I)所示结构单元及下述通式(II)所示结构单元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结构单元,且具有正的折射率各向异性:
[0019][0020]通式(I)及(II)中,R1~R3各自独立地为直接键合、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1~4的亚烷基,R4~R9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1~1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4~1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1~10的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1~10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1~10的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1~10的乙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1~10的乙炔基、具有取代基的硫原子、具有取代基的硅原子、卤素原子、硝基、或氰基,其中,R4~R9任选彼此相同或不同,R4~R9中相邻的至少2个基团任选彼此键合而形成环。
[0021]1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具备上述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
[0022]专利技术的效果
[0023]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能够实现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其可有助于提供即使在严酷的高温高湿环境下也具有优异的耐久性的图像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的1个实施方式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的概略构成的截面示意图。
[0025]图2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的1个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面板的概略构成的截面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0 偏光板
[0028]11 偏光件
[0029]12 保护层
[0030]21 第一相位差层
[0031]22 第二相位差层
[0032]30 第一树脂层
[0033]50 第二树脂层
[0034]60 粘接层
[0035]100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另外,附图是为了使说明更明确,因此与实施方式相比,有时对各部的宽度、厚度、形状等进行示意性的表示,不过是一个例子,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解释。
[0037](术语及符号的定义)
[0038]本说明书中的术语及符号的定义如下。
[0039](1)折射率(nx、ny、nz)
[0040]“nx”是面内的折射率为最大的方向(即,慢轴方向)的折射率,“ny”是在面内与慢轴正交的方向(即,快轴方向)的折射率,“nz”是厚度方向的折射率。
[0041](2)面内相位差(Re)
[0042]“Re(λ)”为在23℃下利用波长λnm的光测定的薄膜的面内相位差。例如,“Re(450)”为在23℃下利用波长450nm的光测定的薄膜的面内相位差。对于Re(λ),将薄膜的厚度设为d(nm)时,通过式:Re=(nx

ny)
×
d来求出。...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其具备:第一相位差层,其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主面及第二主面;偏光件,其配置于所述第一相位差层的所述第一主面侧;第一树脂层,其配置于所述第一相位差层的所述第二主面侧;以及第二树脂层,其配置于所述偏光件与所述第一相位差层之间,所述第一相位差层由树脂薄膜的拉伸薄膜构成,且满足Re(450)<Re(550)的关系,所述第一树脂层在100℃下的储能模量为1.0
×
106Pa以上,所述第二树脂层的厚度为1μm以下,且包含树脂及异氰酸酯化合物,其中,Re(450)及Re(550)分别为在23℃下利用波长450nm及波长550nm的光测定的面内相位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其具有粘接剂层,所述粘接剂层配置于所述第一相位差层与所述偏光件之间,且与所述第二树脂层邻接而配置,所述粘接剂层由粘接剂组合物的固化物层构成,通过所述粘接剂组合物中包含的单体成分的摩尔分数的加权平均而算出的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ow为1.5以上且4.0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其中,所述第二树脂层包含玻璃化转变温度为85℃以上并且重均分子量Mw为50000以上且小于500000的树脂,所述第二树脂层中的所述树脂的含量为50重量%以上且90重量%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其中,所述第二树脂层中包含的所述异氰酸酯化合物包含选自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及它们的衍生物中的至少1者,所述第二树脂层中的所述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含量为10重量%以上且50重量%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其具有第二相位差层,所述第二相位差层配置于所述第一相位差层的所述第二主面侧,且折射率特性显示nz>nx=ny的关系,所述第一树脂层配置在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田聪司有贺草平笹川泰介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