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菌消毒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5933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杀菌消毒空气净化装置,其内部通过设置除沫介质层而隔成下部的水洗过滤空间以及位于上部的光解消毒空间,令待过滤气体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的底部输入并向上抽吸过滤后排出,所述待过滤气体进入所述水洗过滤空间后与雾化水溶液介质接触而被雾滴状的水溶液介质小水滴浸润,从而与所述水溶液介质快速凝聚成大颗粒液滴并随着气流流经除沫介质层,使原本存在于待过滤气体中的固体将被阻挡并被包容在大颗粒液滴汇聚形成的液体流里,实现利用除沫介质层过滤气体中固体颗粒物的目的。当待过滤气体通过除沫介质层后进入所述光解消毒空间,通过其中的光解床光解待过滤气体中的气态污染物或者消除其中所含的细菌或病毒,实现净化空气的目的。实现净化空气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杀菌消毒空气净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具体来说涉及对环境中的污染进行净化的同时还能有效地对其中的细菌、病毒进行灭杀的杀菌消毒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空气净化器在生活、工作中已是一种常见的工具,对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有着显著的作用,现有的空气净化器,使用具有一定孔密度的材料做为滤网,用以将空气中大于滤网孔径的颗粒物滤除,而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则使用具有高比表面积的材料(如活性炭、沸石)等进行吸附去除,其主要的功能是过滤和吸附作用。
[0003]值得注意的是,前述空气净化的方式,滤网容易被堵塞,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清理,否则会造成过滤性能下降,而滤网为了提升过滤效果,故必然存在孔径小及密度高的型态,造成细密网孔不易彻底清理,甚至容易受到损坏,最终影响空气净化器的正常使用。
[0004]此外,高比表面积的吸附材料,其吸附能力是有限的,当长时间连续使用的时候,超过其吸附能力后,会失去对气态污染物的吸附能力,使得净化功能同时丧失,此时,原已吸附在吸附材料上的气态污染物容易产生解析,重新渗漏出来,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0005]是以,有必要提出一种杀菌消毒空气净化装置,以解决现有空气净化方法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杀菌消毒空气净化装置,其内部通过设置除沫介质层而隔设形成下部的水洗过滤空间以及位于上部的光解消毒空间,令待过滤气体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的底部输入并向上抽吸

过滤并经光解净化后排出,所述待过滤气体进入所述水洗过滤空间后与雾化水溶液介质接触,利用微细颗粒物的表面张力作用,极易被雾滴状的水溶液介质小水滴浸润,从而与所述水溶液介质快速凝聚成大颗粒液滴,当该大颗粒液滴随着气流流动经过所述除沫介质层时,原存在于所述待过滤气体中的固体将被阻挡并被包容在大颗粒液滴汇聚形成的液体流里,实现利用除沫介质层过滤气体中固体颗粒物的目的。接着,当待过滤气体通过所述除沫介质层后进入所述光解消毒空间,所述光解消毒空间内设有光解床,用以光解所述待过滤气体中的气态污染物或者消除其中所含的细菌或病毒,从而实现净化空气的目的。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杀菌消毒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导流进气底座,中间向上延伸形成环状立壁,所述环状立壁界定形成进气通道;壳罩,盖设于所述导流进气底座上;所述壳罩的底部周壁与所述环状立壁之间界定形成液态介质储槽,用以装载水溶液等介质;锥型顶盖,成形为上窄下宽的圆锥结构,所述锥型顶盖盖设于所述壳罩的顶部开口上;所述锥型顶盖的顶端设有环状立壁,所述环状立壁界定形成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内设有引风风机,所述引风风机用以抽吸所述壳罩内部气体向外排出,并从所述进气通道向内引入外部气体;液态介质雾化设备,包括增压水泵、输液管道及若干雾化喷嘴,所述增压水泵设于所述液态介质储槽内,所述输液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增压水泵
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壳罩的中段高度位置,所述若干雾化喷嘴连通设于所述输液管道的另一端管路下方;所述水溶液介质经所述增压水泵加压输入所述输液管道后输出至所述雾化喷嘴经高压喷出形成微米级的高速水雾;除沫介质层,设于所述雾化喷嘴的上方,且所述除沫介质层的周缘与所述壳罩的内壁接合;光解床,设于所述锥型顶盖内壁上;所述光解床包括光解催化剂层以及光源灯管;借此,定义所述除沫介质、所述壳罩的下半部周壁和所述导流进气底座共同界定形成水洗过滤空间,所述锥型顶盖、所述壳罩的上半部周壁和所述除沫介质层共同界定形成光解消毒空间;令气体从所述进气通道进入所述水洗过滤空间,所述气体中的悬浮粒子与雾化的水溶液介质接触后形成悬浮液滴并向上移动聚结在所述除沫介质层上而被滤除;所述气体通过所述除沫介质层进入所述光解消毒空间,所述气体中的微生物及/或气态污染物经光解反应而消除。
[0008]本专利技术空气净化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液态介质储槽内设有格离栅;所述悬浮液滴在所述除沫介质层中聚结形成液体流并向下回流至所述液态介质储槽中形成所述水溶液介质,所述格离栅用以分离所述水溶液介质中的固体物。
[0009]本专利技术空气净化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除沫介质层呈拱形设置于所述壳罩内部。
[0010]本专利技术空气净化装置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除沫介质层的中间部位高于周缘部位。
[0011]本专利技术空气净化装置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除沫介质层的中间部位低于周缘部位。
[0012]本专利技术空气净化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液态介质储槽另连接一自动补水装置。
[0013]本专利技术空气净化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光解床包括二所述光解催化剂层以及一所述光源灯管,所述光源灯管设于二所述光解催化剂层之间。
[0014]本专利技术空气净化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引风风机设有档位选择键。
[0015]本专利技术空气净化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流进气底座成形有水平承板,所述环状立壁自所述水平承板的中间向上延伸形成。
[0016]本专利技术空气净化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环状立壁的顶端开口上设有气流导流分布板,所述气流导流分布板设有导流口。
[0017]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专利技术采用水溶液作为待过滤气体中污染颗粒物的主要分离介质,水溶液价廉而又易于更换,水溶液的色泽是判断空气污染程度最直观、简便的方法;解决了现有空气净化器所使用的滤网易堵塞、清理麻烦的问题。
[0019](2)本专利技术采用水加压喷雾方式,水雾与空气中的固态颗粒物接触面积大、效率高,解决现有空气净化方式单一、净化不完全的问题,同时,水雾在工作过程中有部分呈气态进入空气流中,达到对空气加湿的作用。
[0020](3)本专利技术采用光解催化方式,改变了常规净化方式所使用的吸附材料过饱和吸附、停机后污染物解吸而造成空气二次污染的问题。
[0021](4)本专利技术在空气净化装置中采用除沫介质层,能高效地达到气

液分离目的。
[0022](5)本专利技术采用水雾吸收配合紫外线光源使用,能将空气中的细胞质、细菌及微生
物进行有效灭杀及分解,彻底净化空气。
[0023]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装置和它们的组合得以实现。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杀菌消毒空气净化装置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与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
[0026]导流进气底座10;水平承板11;环状立壁12;进气通道13;气流导流分布板14;导流口141;壳罩20;液态介质储槽21;水溶液介质22;锥型顶盖30;环状立壁31;出气通道32;引风风机33;液态介质雾化设备40;增压水泵41;输液管道42;雾化喷嘴43;除沫介质层50;光解床60;光解催化剂层61;光源灯管62;水洗过滤空间R1;光解消毒空间R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杀菌消毒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进气底座,中间向上延伸形成环状立壁,所述环状立壁界定形成进气通道;壳罩,盖设于所述导流进气底座上;所述壳罩的底部周壁与所述环状立壁之间界定形成液态介质储槽,用以装载水溶液介质;锥型顶盖,成形为上窄下宽的圆锥结构,所述锥型顶盖盖设于所述壳罩的顶部开口上;所述锥型顶盖的顶端设有环状立壁,所述环状立壁界定形成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内设有引风风机,所述引风风机用以抽吸所述壳罩内部气体向外排出,并从所述进气通道向内引入外部气体;液态介质雾化设备,包括增压水泵、输液管道及若干雾化喷嘴,所述增压水泵设于所述液态介质储槽内,所述输液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增压水泵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壳罩的中段高度位置,所述若干雾化喷嘴连通设于所述输液管道的另一端管路下方;所述水溶液介质经所述增压水泵加压输入所述输液管道后输出至所述雾化喷嘴喷洒;除沫介质层,设于所述雾化喷嘴的上方,且所述除沫介质层的周缘与所述壳罩的内壁接合;光解床,设于所述锥型顶盖内壁上;所述光解床包括光解催化剂层以及光源灯管;借此,定义所述除沫介质、所述壳罩的下半部周壁和所述导流进气底座共同界定形成水洗过滤空间,所述锥型顶盖、所述壳罩的上半部周壁和所述除沫介质层共同界定形成光解消毒空间;令气体从所述进气通道进入所述水洗过滤空间,所述气体中的悬浮粒子与雾化的水溶液介质接触后形成悬浮液滴并向上移动聚结在所述除沫介质层上而被滤除;所述气体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江潭尚捷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祥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