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电池模块、电池包和用电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锂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包括该二次电池的电池模块、电池包和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水力、火力、风力和太阳能电站等储能电源系统,以及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军事装备、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由于锂离子电池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因此对其能量密度、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3]在设计高性能二次电池时,可以通过采取更厚的涂布量、更高的压实密度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随着涂层厚度或压实密度的增加,会出现由集流体至活性物质表面,孔隙率逐渐下降的情况,这就造成了电解液的浸润和吸收效率低、锂离子迁移速率慢以及电池内阻变大等问题,并最终导致电池的初始直流阻抗(DCR)增大、循环性能变差等。通过在正极浆料制备中加入造孔剂,可以调节极片的孔隙率,有效地改善电解液在极片中的浸润性,提高锂离子的迁移速度。然而,高孔隙率的正极极片易吸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电池包括正极极片和电解液,其中所述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正极集流体至少一个表面的正极膜层,所述正极膜层的孔隙率为P,所述电解液包括除水添加剂,并且基于所述电解液的总质量计,所述电解液中所述除水添加剂的质量百分比为a,并且所述二次电池满足:0.2≤(a*100)/P≤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电池满足:0.4≤(a*100)/P≤3.3;可选地,所述二次电池满足:1.0≤(a*100)/P≤1.7。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水添加剂选自结构式I的化合物、结构式II的化合物和异氰酸酯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其中,R1、R2、R3、R4、R5和R6彼此独立地为具有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的硅烷基或者为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且R1、R2和R3中的至少一者为具有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的硅烷基,R4、R5和R6中的至少一者为具有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的硅烷基,可选地,所述R1、R2、R3、R4、R5和R6彼此独立地为具有未取代的C1
‑
C6烷基的硅烷基或者为未取代的C1
‑
C6烷基,且R1、R2和R3中的至少一者为具有未取代的烷基的硅烷基,R4、R5和R6中的至少一者为具有未取代的烷基的硅烷基,进一步可选地,R1、R2、R3、R4、R5和R6彼此独立地为具有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的硅烷基,或者为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且R1、R2和R3中的至少一者为具有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的硅烷基,R4、R5和R6中的至少一者为具有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的硅烷基,且X为磷或硼。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电解液的总质量计,所述电解液中所述除水添加剂的质量百分比a为0.1%
‑
1%,可选地,所述电解液中所述除水添加剂的质量百分比a为0.3%
‑
0.7%。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水添加剂选自三
(三甲基硅基)磷酸酯、三(三甲基硅基)亚磷酸酯、二乙基三甲基硅基亚磷酸酯、三(三甲基硅基)硼酸酯、六亚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磊,韩昌隆,吴则利,张翠平,王扶林,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