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塞河道治理拦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5682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08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堵塞河道治理拦污装置,属于河道清污装置的领域。其包括安装在河道中央的第一支撑柱以及安装在河道两侧的第二支撑柱述第一支撑柱位于第二支撑柱沿水流方向的前方,第一支撑与两根第二支撑柱之间均连接设置有安装框,两个安装框上竖直设置有多根转动辊与多根驱动辊,多个驱动辊间隔设置在多个转动辊之间,驱动辊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辊上的垃圾朝向河岸移动的驱动件,第二支撑柱与河岸之间设置有对垃圾进行储存的收集件;安装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滑动连接,第二支撑柱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安装框沿竖直方向进行移动的升降件。本申请具有解决目前河道拦污垃圾清理时清理效率低、人员劳动强度大的效果。大的效果。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堵塞河道治理拦污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河道清污装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堵塞河道治理拦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人口日益增多,所产生的生活垃圾也越来越多,河面上漂浮的垃圾也越来越多,这些垃圾对河流的水质污染和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基于此,河道治理技术近年来广受关注,河道治理技术主要用于恢复和提高河道的基本功能,提高水资源承载力,改善河流生态环境,打造绿色生态河道。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通常会使用河道治理拦污装置来对河道中的杂质进行收集去除。
[0003]河道拦污装置一般采用拦污浮筒,拦污浮筒造价低、组装安装方便,同时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与较高的承载力,被广泛应用于河道治理中。但拦污浮筒在使用过程中,拦污浮筒只能对河道中的漂浮垃圾进行拦截,拦污浮筒迎水侧汇集的垃圾会越来越多,造成河道的堵塞。
[0004]此时往往需要人工结合船只对拦污浮筒上汇集的垃圾进行清理,而人工清理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以及时间成本,并且清理效率低、人员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目前河道拦污垃圾清理时清理效率低、人员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防堵塞式河道治理拦污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堵塞河道治理拦污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防堵塞河道治理拦污装置,包括安装在河道中央的第一支撑柱以及安装在河道两侧的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位于第二支撑柱沿水流方向的前方,所述第一支撑与两根第二支撑柱之间均连接设置有安装框,两个所述安装框上竖直设置有多根转动辊与多根驱动辊,多个所述驱动辊间隔设置在多个转动辊之间,所述驱动辊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辊上的垃圾朝向河岸移动的驱动件,所述第二支撑柱与河岸之间设置有对垃圾进行储存的收集件;所述安装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安装框沿竖直方向进行移动的升降件。
[0007]可选的,所述转动辊与安装框转动连接。
[0008]可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叶轮以及水泵,所述驱动辊内开设有输水槽,所述驱动辊上与输水槽相连通开设有多个出水孔,所述出水孔朝向最接近的一侧河岸延伸,所述水泵设置在驱动辊内且水泵的输出端与输水槽相连通,所述叶轮设置在驱动辊底部并与水泵相连接。
[0009]可选的,所述驱动辊上且位于叶轮外设置有网罩。
[0010]可选的,所述收集件包括钢丝网板,所述钢丝网板一端与第二支撑柱相连接、另一端与河岸相连接,所述钢丝网板与河岸之间形成一个容纳垃圾的空间。
[0011]可选的,所述升降件包括丝杠、转盘、第一滑块以及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支撑柱上
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支撑柱上开设第二滑槽,所述安装框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与第一滑槽适配的第一滑块、与第二滑槽相适配的第二滑块,所述丝杠转动设置在第二支撑柱上且位于第二滑槽内,所述丝杠螺纹穿设过第二滑块,所述转盘位于第二支撑柱顶端并与丝杠同轴连接。
[0012]可选的,还包括排气管以及输气件,所述排气管埋设在河底且位于第一支撑柱沿河水流向方向的前方,所述排气管两端与两块安装框相平行,所述排气管上开设有多个排气孔,所述输气件设置在第一支撑柱上并与排气管相连接,所述输气件用于将外界空气输入至排气管中。
[0013]可选的,所述输气件包括输气管、安装箱、气泵以及动力部,所述输气管嵌设在第一支撑柱内,所述安装箱设置在第一支撑柱的顶端,所述气泵设置安装箱内,所述输气管一端与气泵输出端相连通、另一端与排气管相连通,所述动力部与气泵相连接并用于驱动气泵运行。
[0014]可选的,所述动力部包括中空设置的浮筒、扇叶、微型发电机以及蓄电池,所述浮筒套设在第一支撑柱外,所述扇叶设置在浮筒上,所述微型发电机设置在浮筒上并与扇叶相接,所述蓄电池设置在安装箱内,所述微型发电机与蓄电池之间连接设置有电缆,所述蓄电池与气泵电连接。
[0015]可选的,所述安装箱内还固定设置有收线轴,所述收线轴上转动设置有收线盘,所述收线轴与收线盘之间连接设置有扭簧,所述电缆绕设在收线盘上。
[0016]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两个安装框均朝向河岸倾斜,水面上的垃圾随着水流漂浮至与转动辊接触,在水流的作用下,垃圾具有沿倾斜的安装框朝向河岸边移动的趋势,此时转动辊在垃圾的带动下转动,进一步便于垃圾朝向河岸边移动;同时,驱动辊上的驱动件驱动垃圾朝向河岸移动,而第二支撑很足与河岸之间的收集件对移动至脱离安装框的垃圾进行收集储存;在对垃圾进行清理时,只需要在河岸边将收集件中的垃圾取出即可,改善了传统河道垃圾清理过程中工作人员结合船只对拦污浮筒上汇集的垃圾进行清理时清理效率低、人员劳动强度大的问题;2.在河道水位变化时,通过第二支撑柱上的升降件驱动安装框进行移动,使得安装框始终能够对河面漂浮的垃圾进行有效阻挡;同时,当河道上需要经过船只时,可以驱动安装框移动至沉入水下,从而使得河面上可以进行船只通航;3.排气孔中排出的密集气泡在河道中形成一道屏障,上浮的气泡将悬浮在河水中的塑料等杂物引浮至水面上,避免悬浮的垃圾从安装框的下方经过而导致河道拦污不彻底。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用于展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安装框结构的示意图。
[0019]图3是用于展示本申请实施例中驱动辊结构的剖视图。
[0020]图4是用于展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柱结构的剖视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支撑柱;11、第一滑槽;2、第二支撑柱;21、第二滑槽;3、安装框;4、转动辊;5、驱动辊;51、输水槽;52、出水孔;61、叶轮;62、水泵;63、网罩;7、钢丝网板;81、丝杠;82、转盘;83、第一滑块;84、第二滑块;9、排气管;91、输气管;92、安装箱;93、气泵;941、浮筒;942、扇叶;943、微型发电机;944、蓄电池;95、电缆;96、收线轴;97、收线盘;98、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防堵塞河道治理拦污装置,参照图1和图2,一种防堵塞河道治理拦污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柱1与第二支撑柱2,第一支撑柱1预埋安装在河道中央,第二支撑柱2有两根且分别安装在河道两侧,第一支撑柱1位于第二支撑柱2沿水流方向的前方,从而第一支撑柱1与两根第二支撑柱2呈三角位置分布。第一支撑与两根第二支撑柱2之间均连接安装有安装框3,安装框3为矩形框架,两个安装框3所在平面均垂直于地面,两个安装框3上竖直设置有多根转动辊4与多根驱动辊5,多根驱动辊5间隔设置在多个转动辊4之间,转动辊4与转动辊4之间、转动辊4与驱动辊5之间均留有供水流动的缝隙,转动辊4转动安装在安装框3上,驱动辊5与安装框3固定连接。驱动辊5、转动辊4、安装框3均为硬质塑料制成,硬质塑料质轻、化学性能稳定、抗冲击性能好。在驱动辊5上安装有用于驱动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堵塞河道治理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河道中央的第一支撑柱(1)以及安装在河道两侧的第二支撑柱(2),所述第一支撑柱(1)位于第二支撑柱(2)沿水流方向的前方,所述第一支撑与两根第二支撑柱(2)之间均连接设置有安装框(3),两个所述安装框(3)上竖直设置有多根转动辊(4)与多根驱动辊(5),多个所述驱动辊(5)间隔设置在多个转动辊(4)之间,所述驱动辊(5)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辊(4)上的垃圾朝向河岸移动的驱动件,所述第二支撑柱(2)与河岸之间设置有对垃圾进行储存的收集件;所述安装框(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柱(1)、第二支撑柱(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2)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安装框(3)沿竖直方向进行移动的升降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河道治理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辊(4)与安装框(3)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河道治理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叶轮(61)以及水泵(62),所述驱动辊(5)内开设有输水槽(51),所述驱动辊(5)上与输水槽(51)相连通开设有多个出水孔(52),所述出水孔(52)朝向最近的一侧河岸延伸,所述水泵(62)设置在驱动辊(5)内且水泵(62)的输出端与输水槽(51)相连通,所述叶轮(61)设置在驱动辊(5)底部并与水泵(62)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堵塞河道治理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辊(5)上且位于叶轮(61)外设置有网罩(6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河道治理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件包括钢丝网板(7),所述钢丝网板(7)一端与第二支撑柱(2)相连接、另一端与河岸相连接,所述钢丝网板(7)与河岸之间形成一个容纳垃圾的空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河道治理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件包括丝杠(81)、转盘(82)、第一滑块(83)以及第二滑块(84),所述第一支撑柱(1)上开设有第一滑槽(11),所述第二支撑柱(2)上开设第二滑槽(21),所述安装框(3)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与第一滑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宏黎学丹尹伟峰罗武先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华茂水电生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