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控制粮食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5664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控制粮食取样装置,包括工作台、取料部件、轨道、动力驱动机构以及PLC控制系统,轨道安装于工作台的顶部,取料部件在动力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沿轨道滑动,轨道后端下方设有落料口,该落料口的下方设有接料盒,当取料部件移动至轨道后端时,取料部件内所取的粮食从落料口下料收集于接料盒内,轨道上还设有刮料装置,用于扫除高于取料部件的料,动力驱动装置包括气动伸缩杆及给气动伸缩杆提供动力来源的空压机,动力驱动机构与PLC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智能控制粮食取样装置,可以在粮食到仓后通过PLC控制系统控制取样装置对粮食进行自动取样,缩短取样时间、提升工作效率,方便及时掌握粮食质量情况。方便及时掌握粮食质量情况。方便及时掌握粮食质量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控制粮食取样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粮食取样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控制粮食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对于粮食储备库中的粮食安全都制定了相关的质量标准,为把好粮源的第一口关,这就要求运送粮食的车辆到达粮仓之后必须做到每车必检,在入库时也必须定时到作业现场再次随机取样以确保样品具有真实性、均衡性和代表性。
[0003]然而,因为粮食储备库中库仓类型多、规模大,每次粮食出入库需要好几个仓同时入库作业,质检人员需要奔走在好几个仓同时对入库的粮食进行手动取样,人工取样效率低、取样延迟,导致检验数据不及时,不能及时快速掌握粮食质量情况,从而影响后续储粮管理;而且粮食在出入库运输的过程中粉尘较大,会影响现场采样质检人员的肺部健康。
[0004]因此,如何运用粮食取样装置,使得运粮车到达粮仓之后,可以快速对运粮车上运送的粮食自动进行取样,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控制粮食取样装置,目的在于在运粮车到达粮仓之后,运用粮食取样装置对运粮车上运送的粮食自动进行取样,提高工作效率。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控制粮食取样装置,包括工作台、取料部件、轨道、动力驱动机构以及PLC控制系统,轨道安装于工作台的顶部,取料部件可滑动设于轨道上,轨道后端下方设有落料口,该落料口的下方设有接料盒,取料部件在动力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沿该轨道滑动,动力驱动机构与PLC控制系统电性连接;当移动至轨道后端时,取料部件内的粮食从落料口下料收集于接料盒内。
[0007]进一步地,上述取料部件包括移料盒和筛料筐,筛料筐内嵌在移料盒上,筛料筐包括矩形框体及若干隔板,隔板等间隔设于矩形框体内;移料盒为顶部开口的盒体结构,该移料盒底部间隔开设有若干个落料槽,若干个落料槽将移料盒的底部分隔为若干个载料板;接料时,隔板分别对应设于落料槽的上方;落料时,隔板与载料板发生相对移动,将载料板上的粮食刮向落料槽。
[0008]进一步地,上述移料盒的前端部设有供筛料筐移动的让位空间,筛料筐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挡杆,移料盒的两侧在挡杆的对应位置上分别设有一个沿轨道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条形孔,档杆对应穿过条形孔并延伸至移料盒的外侧,轨道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
[0009]进一步地,上述条形孔沿轨道长度延伸方向上的距离与一个载料板的宽度相当。
[0010]进一步地,上述轨道为两条相互平行的槽钢,轨道的开口方向相对,轨道间并排放置有若干实心轴,实心轴的两端均设有滑轮,滑轮顶持在轨道的内侧壁上,取料部件通过一个连接部件固定连接在实心轴上。
[0011]进一步地,上述实心轴上套设有若干轴承,轴承固定连接取料部件。
[0012]进一步地,上述动力驱动机构包括空压机及气动伸缩杆,气动伸缩杆固定安装于轨道的后端,该气动伸缩杆的活塞杆前端与移料盒的后端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地,上述轨道的顶部设有一个刮料装置,刮料装置包括支架和刮料板,支架对称安装在轨道两侧,刮料板固定连接在两个支架之间,刮料板的底面比取料部件的顶部高2毫米—5毫米。
[0014]进一步地,上述工作台底部设有若干个可调节高度万向轮。
[0015]由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采用智能控制粮食取样装置代替手工取样,采用PLC控制系统来控制动力驱动机构,可根据粮库当天来粮车辆的情况设定采样时间定时自动分段取样,代替人工取样,减少检验人员工作量,缩短检验人员现场取样的时间,节省了人力的同时也提升了工作效率,确保了采样的真实性、代表性、均衡性和准确性,取样过程设置智能化,操作简便,也更加人性化。
[0016]2.底部设有若干可调节高度万向轮,将移动和升降这两个功能结为一体,推移方便,可适用于多种移动输送设备,适用于多种场合下粮食的取样。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初始工作状态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移料盒和筛料筐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初始工作状态俯视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取料部件移动至轨道后端时的俯视图。
[0021]附图标记:10

工作台;11

万向轮;12

接料盒;13

落料口;20

取料部件;21

筛料筐;211

隔板;212

挡杆;22

移料盒;221

载料板;222

落料槽;223

条形孔;23

让位空间;30

轨道;31

第一限位块;32

第二限位块;33

实心轴;331

连接部件;34

第一螺栓;35

第一螺母;40

PLC控制系统;50

刮料装置;51

支架;52

刮料板;60

气动伸缩杆;61

活塞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全面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描述到许多细节,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无需这些细节也可实现本专利技术。对于公知的组件、方法及过程,以下不再详细描述。
[0023]参照图1和图2,一种智能控制粮食取样装置,包括工作台10、取料部件20、轨道30、动力驱动机构以及PLC控制系统40。轨道30安装于工作台10顶部,该轨道30为两条相互平行、开口方向相对的槽钢结构,轨道30后端下方设有落料口13,该落料口13的下方设有接料盒12。
[0024]上述取料部件20滑动设于轨道30上,取料部件20包括筛料筐21和移料盒22,筛料筐21内嵌在移料盒22上,筛料筐21为顶部开口、底部镂空的矩形框体结构,筛料筐21内等间隔设有若干隔板211;移料盒22为顶部开口的盒体结构,移料盒22底部等间隔开设有若干落料槽222,落料槽222将移料盒22底部分隔为若干个载料板221,移料盒22前端还设有一个供筛料筐21移动的让位空间23。
[0025]参照图1和图2,筛料筐2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挡杆212,移料盒22的两侧在该挡杆212的对应位置上分别设有一个沿轨道30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条形孔223,挡杆212对应穿过条形孔223并延伸至移料盒22的外侧,条形孔223沿轨道30长度延伸方向上的距离与一个载料板221的宽度相当。
[0026]参照图3和图4,上述轨道30的前端和后端还分别设有若干第一限位块31和第二限位块32,当取料部件20移动到轨道30前端,挡杆212被第一限位块31挡住,使得筛料筐21停止移动而移料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控制粮食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取料部件、轨道、动力驱动机构以及PLC控制系统,所述轨道安装于所述工作台的顶部,所述取料部件可滑动设于所述轨道上,所述轨道后端下方设有落料口,该落料口的下方设有接料盒,所述取料部件在所述动力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沿所述轨道滑动,所述动力驱动机构与所述PLC控制系统电性连接;当移动至轨道后端时,取料部件内的粮食从落料口下料收集于所述接料盒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粮食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部件包括移料盒和筛料筐,所述筛料筐内嵌在所述移料盒上,所述筛料筐包括矩形框体及若干隔板,所述隔板等间隔设于所述矩形框体内;所述移料盒为顶部开口的盒体结构,该移料盒底部间隔开设有若干个落料槽,若干个所述落料槽将所述移料盒的底部分隔为若干个载料板;接料时,所述隔板分别对应设于所述落料槽的上方;落料时,隔板与载料板发生相对移动,将载料板上的粮食刮向落料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控制粮食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料盒的前端部设有供所述筛料筐移动的让位空间,所述筛料筐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挡杆,所述移料盒的两侧在所述挡杆的对应位置上分别设有一个沿轨道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条形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秉照郑益田岳纲东卓先锋许明锋高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央储备粮莆田直属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