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5576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07
提供一种可以改善接触可靠性的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端子,包括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包括:在第一方向上以第一阵列间距配置并且在第二方向上以第二阵列间距配置的复数个第一突起或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以及第二端子,包括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在与所述第一接触部相向的同时与所述第一接触部接触,所述第二接触部包括:当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第一接触部相向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以第三阵列间距配置并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以第四阵列间距配置的复数个第二突起或第二凹槽。第一阵列间距及第三阵列间距中的一方等于另一方的第一整数倍,第二阵列间距及第四阵列间距中的一方等于另一方的第二整数倍。的第二整数倍。的第二整数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日本专利第5831611号公告公报说明了,举例而言,如图16所示,突起111形成于公端子110上,并且扩张部121形成于母端子120上。公端子110的突起111在公端子110插入的方向上延伸。专利文献1的连接结构在公端子110及母端子120的接触部皆具有突起,并且公端子110及母端子120彼此接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连接结构中,接触部容易因为非预期的负载,例如施加于接触部的震动及冲击,而移动。因此,专利文献1的接触部容易耗损。此外,具有可能刮伤各接触部的一部分的疑虑,据此可能减弱接触力。另一个疑虑是专利文献1的接触部可能导致单点接触,造成难以改善接触可靠性。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为:提供可以改善接触可靠性的连接结构。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方面,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端子,包括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包括:在第一方向上以第一阵列间距配置并且在第二方向上以第二阵列间距配置的复数个第一突起或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含:第一端子,包括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包括:在第一方向上以第一阵列间距配置并且在第二方向上以第二阵列间距配置的复数个第一突起或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以及第二端子,包括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在与所述第一接触部相向的同时与所述第一接触部接触,所述第二接触部包括:当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第一接触部相向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以第三阵列间距配置并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以第四阵列间距配置的复数个第二突起或第二凹槽,其中所述第一阵列间距及所述第三阵列间距中的一方等于另一方的第一整数倍,所述第二阵列间距及所述第四阵列间距中的一方等于另一方的第二整数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包括所述复数个第一突起,所述第二接触部包括所述复数个第二突起,所述第一整数倍及所述第二整数倍是1,各所述第一突起位于一个所述第二突起与另一个所述第二突起之间,据此,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接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彼此正交,所述第一突起及所述第二突起皆是四角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包括所述复数个第一突起,所述第二接触部包括所述复数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一整数倍及所述第二整数倍是1,各所述第一突起装配于相应的一个所述第二凹槽内,据此,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接触。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彼此正交,所述第一突起是四角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包括所述复数个第一凹槽,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芦部健太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