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装配的元器件的紧固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5326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路板装配的元器件(2)的、尤其是扼流线圈或抑制干扰扼流圈的紧固组件(1),紧固组件具有:具有至少一个端子(8)的元器件(2);和具有至少一个钎焊面(9、9')的电路板(3),元器件(2)的端子(8)借助钎焊料(10)在钎焊面上进行电接触,其中,在钎焊面(9、9')的区域中设置有平行于电路板平面(xy)延伸的纵向槽(11),元器件(2)的端子(8)以沿端子纵向方向(L)延伸的周边区段(15)放在纵向槽中。向(L)延伸的周边区段(15)放在纵向槽中。向(L)延伸的周边区段(15)放在纵向槽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路板装配的元器件的紧固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优选是电动马达的电子器件(马达电子器件)的电路板装配的元器件的、尤其是扼流线圈或抑制干扰扼流圈的紧固组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机动车的电动马达,尤其是散热器风扇马达,其具有这样的紧固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所述类型的电动马达被用于机动车的各种驱动系统中,尤其是被用在针对散热器风扇的驱动器(散热器风扇驱动器或散热器风扇马达)中,然而例如也用于车窗升降器、座椅调节部、滑动车顶或风机中。特别是在机动车辆中使用时,有必要抑制电动马达的干扰,尤其是以便能够实现无干扰的(尤其是在超短波范围内的)无线电接收以及集成控制电路或类似装置的无干扰运行。在标准中规定了将这种无线电干扰限制在允许的尺度内。
[0003]被用在针对机动车的调节元件的驱动器中并以直流电流运行的电动马达可以是电子换向的并在此可以是无刷的,或有刷的,并为此具有机械换向器,其换向器片与转子的电枢绕组(转子绕组)相连,并与电刷系统的电刷(碳刷,石墨刷)滑磨式接触。由于马达轴的旋转,使得在无刷电动马达中其定子绕组以及在无刷电动马达中其转子绕组或电枢绕组通常相位正确地被通电。
[0004]在电动马达式运行时出现由电动马达产生的并辐射到周围环境中的处于高频范围内的电磁波。这导致对在电动马达的周围环境中的技术设备的干扰(无线电干扰),这与电磁兼容性(EMV)的要求(即防止此类电磁干扰)相抵触。为了建立对这样电动马达的电磁兼容性,常见的是,给电动马达的电子器件(马达电子器件)或电刷系统装备有用于抑制干扰的元器件(抑制干扰元件)。
[0005]作为用于抑制干扰的元器件,通常替选于用于减弱高频干扰振荡的电容器或与之组合地往往还使用到抑制干扰扼流圈(扼流线圈),该抑制干扰扼流圈对高频信号表现出高阻抗,并且减弱这些信号以用于避免经由供电线路进行的辐射,而马达电流实际上以无损耗的方式流经扼流线圈。这种用于电动马达的抑制扼流圈通常具有缠绕有绝缘电导体的线圈芯(铁芯)。导体的绕组端部或线圈端部被用作用于例如在电动马达电子器件的电路板或印刷电路板上用于接触抑制干扰扼流圈的端子(联接引脚)。
[0006]在带有例如具有两个电刷的电刷系统的有刷电动马达中,通常给每个电刷都配属有这样的扼流线圈,其中每个扼流线圈一方面被接连向马达联接端(正极或负极),而另一方面与各自的电刷连接。在经由电动马达的换向器闭合的电路中,马达电流关于技术上的电流方向地从马达电压的正极出发经由第一扼流线圈(抑制干扰扼流圈)以及经由滑磨过换向器的两个电刷,并随后经由第二扼流线圈(抑制干扰扼流圈)流向马达电压的负极。例如,由DE 195 22 329A1和DE 93 16 543U1已知有这种具有电刷系统和专门布置的抑制干扰扼流圈的电动马达。
[0007]在无刷(电子换向的)电动马达中,通常通过使用所谓的脉宽调制(PWM)来进行驱控,在该脉宽调制中,产生在kHz至MHz范围内的具有预先给定或能预先给定的脉冲暂停比
(占空比)的方波电脉冲(阶跃信号),该方波电脉冲例如尽可能准确地模拟了电动马达的正弦驱控表征。由于在电动马达的绕组和供电线路的区域中,电磁波的辐射实际上是不可避免的,这例如影响到了电动马达附近的电子器件或其他机组和耗电器,因此有必要对这样的电动马达进行可靠的干扰抑制。
[0008]在例如由DE 11 2009 002 657 T5已知的具有电子器件壳体的电动压缩机中,布置在其中的(马达)电子器件与用于消除电磁干扰参量的线圈部件连接,其中,线圈部件被紧固在马达电子器件的电路板上。
[0009]在所谓的通孔插装技术(through

hole technologie,THT)中,电或电子的元器件的端子(联接线材、联接引脚)被引导穿过电路板的配备孔,并钎焊在电路板的后侧上,而在表面贴装的元器件(surface mounted device,SMD)中则取消了这一点。由此使电路板(印刷电路板)被两侧配备成为可能,而且对所创建的电路的电性能尤其地特别是在高频的情况下也有积极影响。
[0010]此类SMD构件通常在所谓的SMT工艺(表面贴装技术)中借助自动贴片机和钎焊站装配在电路板上,尤其是电接触和机械紧固(配备)。在此,在配备之前,电路板(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上的SMD构件的联接面可以根据模板印刷方法来印制有钎焊料或钎焊膏。在配备完成后,SMD元器件将被热钎焊,其中,为了装配(配备),在电路板或印刷电路板的上侧典型地运用了重熔或软钎焊方法(回流焊法,Reflow

Verfahren)。
[0011]在机动车的调节驱动器的电动马达中,对马达电子器件的容纳在马达或电子器件壳体中的电路板的配备也经常通过这种SMT工艺来实现。然而,尤其是在元器件的实施成圆的端子(联接线材)情况下,它们在电路板各自的焊盘(钎焊垫、钎焊面)上的定位取向是成问题的,这又会导致马达电子器件在壳体中或散热器上的进一步的装配问题。
[0012]因此,利用SMT工艺装配的部件或元器件,尤其是被用作抑制干扰元件的扼流线圈或电解电容器,典型地都具有扁平化的端子,以便能够实现元器件在电路板上的可靠接触。然而,在此仍有缺点,即在SMT工艺期间,尤其是在回流钎焊过程中,待装配的元器件在电路板上发生位移或倾翻,这又会导致错误的布置和/或紧固,并因此会导致元器件在电路板上装配不到位。

技术实现思路

[0013]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说明一种(电或电子的)元器件、尤其是抑制干扰扼流圈或扼流线圈在优选是电动马达的马达电子器件的电路板上的特别合适的紧固组件。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该任务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解决。有利的变体或设计方案是所附属的权利要求(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0015]电路板装配的元器件的紧固组件具有电或电子的元器件或构件和电路板,电路板具有装配侧和与该装配侧背对的板后侧。元器件具有基体和至少一个端子,优选是两个端子。电路板具有钎焊面(焊盘),元器件的端子借助钎焊料在该钎焊面上进行电接触或能进行电接触,尤其借助回流焊法进行钎焊。
[0016]在钎焊面的区域中,尤其是在电路板的装配侧上,设置有与电路板平面平行延伸的纵向槽,元器件的端子以沿端子纵向方向延伸的周边区段放在该纵向槽中。换句话说,元器件的端子在无通孔插装的情况下贴靠在钎焊面上,也就是并不根据通孔插装措施引导穿
过电路板的配备孔,并且适宜地也不钎焊在电路板后侧上。
[0017]在元器件的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元器件的各自的端子具有圆的、尤其是正圆的端子横截面(横截面积)。换句话说,端子无需扁平化,这就节省了相应的工作或工艺步骤。尤其是在扼流线圈作为元器件的情况下,典型地由设置有绝缘部的圆的线材制成的线圈绕组的绕组端部在无需扁平化的情况下已被考虑用作端子。从横截面看,被放在或布置在电路板侧的纵向槽中的周边区段是元器件端子或构件端子的弓形部,该弓形部在端子的部分长度上或整个长度上放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电路板装配的元器件(2)的紧固组件(1),所述紧固组件具有:

电或电子的元器件(2),所述元器件具有基体(4)和至少一个端子(8);

电路板(3),所述电路板具有用于所述元器件(2)的装配侧(3a),并具有与所述装配侧背对的板后侧(3b),以及具有至少一个钎焊面(9、9

),所述元器件(2)的端子(8)借助钎焊料(10)在所述钎焊面上进行电接触或能进行电接触,

其中,在所述钎焊面(9、9

)的区域中设置有平行于电路板平面(xy)延伸的纵向槽(11),所述元器件(2)的端子(8)以沿端子纵向方向(L)延伸的周边区段(15)放在所述纵向槽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元器件(2)的端子(8)具有正圆的端子横截面(14)。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紧固组件(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钎焊面(9、9

)的纵向槽(11)的区域内在所述电路板(2)中设置有凹部(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紧固组件(1),其特征在于,电路板侧的凹部(12)和/或所述板后侧(3b)在所述凹部(12)的边缘侧具有金属层(13)。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紧固组件(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钎焊面(9)的区域中在所述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达夫
申请(专利权)人:博泽沃尔兹堡汽车零部件欧洲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