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耕机扶手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5304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掘耕机扶手总成,包括扶手架固定座、水平支架、圆弧槽、扶手、圆杆、∩形扶手抱匝、匝扣板、高低调节扇板、限位卡槽、调节扣手,所述扶手架固定座上部设有向右延伸的水平支架,水平支架上端面设有前后方向设置的圆弧槽,圆弧槽与第一通孔平行,扶手架固定座右上方设有扶手,扶手左端设有圆杆,圆杆设在圆弧槽内,水平支架前侧、后侧均设有U形扶手抱匝,∩形扶手抱匝夹住圆杆,水平支架下方设置匝扣板,两个∩形扶手抱匝下端均固定在匝扣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使扶手可以均匀、精准调节自身高度,同时扶手高度调节完成后,扶手能够稳定维持调节后的姿态。扶手能够稳定维持调节后的姿态。扶手能够稳定维持调节后的姿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掘耕机扶手总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掘耕机扶手总成的
,特别是掘耕机扶手总成的


技术介绍

[0002]掘耕机以小型柴油机或汽油机为动力,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等特点。微耕机广泛适用于含水率15%

25%的平原、山区、丘陵的旱地、水田、果园等土壤中耕耘作业。配上相应农机具可进行抽水、发电、喷药、喷淋等作业,还可牵引拖挂车进行短途运输。掘耕机可以在田间自由行使,便于用户使用和存放,省去了大型农用机械无法进入山区田块的烦恼,是广大农民消费者替代牛耕的最佳选择。
[0003]目前生产的掘耕机,扶手多数是固定的焊接式结构,装配后扶手不可调节,拆装不方便,不便于运输,操作者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问题,操作人员在操作时,不同操作习惯、不同身高的操作者对微耕机扶手的高度位置的要求不同。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201320800386.5公开了一种微耕机扶手调节定位结构及微耕机,区别于现有技术的微耕机,本技术增加了微耕机操作的可调性,微耕机的扶手通过定位杆和限位孔的配合,可以在竖直方向调节定位,以满足操作人员对扶手定位的不同要求,同时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0005]虽然201320800386.5具备上述优势,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缺陷;扶手高度调节精度差,该调节定位结构通过竖直方向的限位孔配合定位杆进行限位,不能确保每相邻两个限位孔之间扶手高度调节调节一致,而且若是若干个限位孔在竖直方向均匀分布,那么扶手高度每次调节,其调节高度会明显不一样,若是若干个限位孔配合扶手均匀旋转设置,也就是使扶手高度每次调节,其调节高度一致,那么会导致部分限位孔的分布过于密集,限位孔的分布过于密集就会导致相邻两个限位孔之间板体很窄,进而导致该处板体容易变形、损坏,进而使定位杆的插接固定不牢固,而且上述定位杆自身能够在径向通孔内自由活动,定位杆插入限位孔后,定位杆自身并未得到限位,定位杆容易从限位孔内脱落,进而影响高度调节结构的稳定性。
[0006]综上所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掘耕机扶手总成。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掘耕机扶手总成,能够使扶手可以均匀、精准调节自身高度,同时扶手高度调节完成后,扶手能够稳定维持调节后的姿态。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掘耕机扶手总成,包括扶手架固定座、水平支架、圆弧槽、扶手、圆杆、∩形扶手抱匝、匝扣板、高低调节扇板、限位卡槽、调节扣手,所述扶手架固定座上部设有向右延伸的水平支架,水平支架上端面设有前后方向设置的圆弧槽,圆弧槽与第一通孔平行,扶手架固定座右上方设有扶手,扶手左端设有圆杆,圆杆设在圆弧槽内,水平支架前侧、后侧均设有U形扶手抱匝,∩形扶手抱匝夹住圆杆,水平支架下方设置匝扣板,两个∩形扶手抱匝下端均固定在匝扣板上,水平支架前侧、后侧均设有高低调节扇
板,高低调节扇板固定在圆杆上,高低调节扇板外环壁上设有若干个限位卡槽,水平支架上设有与限位卡槽相适应的调节扣手。
[0009]作为优选,所述扶手架固定座还包括箱体平板、立柱、连接斜杆,箱体平板上端面设有立柱,立柱右上方设有水平支架,立柱上端与水平支架左端之间连有连接斜杆,水平支架前端面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轴线与圆弧槽轴线平行。
[0010]作为优选,所述箱体平板左端面设有竖直设置的箱体衬板,箱体衬板右端面与箱体平板下端面之间连有加强筋,箱体衬板右端面设有若干个第一安装孔。
[0011]作为优选,所述圆杆与圆弧槽同轴,圆杆能够在圆弧槽内旋转,∩形扶手抱匝下压圆杆。
[0012]作为优选,所述扶手以扶手架固定座为对称轴前后对称设置,扶手包括左把手、右把手、圆杆、连接杆,圆杆前端、后端分别设有向右延伸的左把手、右把手,左把手、右把手以扶手架固定座为对称轴前后对称设置,左把手中部、右把手中部之间连有连接杆。
[0013]作为优选,所述∩形扶手抱匝、匝扣板之间采用可拆卸式固定,两个∩形扶手抱匝以扶手架固定座为对称轴前后平行对称设置。
[0014]作为优选,所述高低调节扇板径向设在圆杆右下部,两个高低调节扇板以扶手架固定座为对称轴前后平行对称设置,两个∩形扶手抱匝、扶手架固定座设在两个高低调节扇板之间,若干个限位卡槽以高低调节扇板圆心为圆心呈圆周状均匀分布。
[0015]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扣手包括手柄、左连接杆、左平板、第一左通孔、第二左通孔、右连接杆、右平板、第一右通孔、第二右通孔、铰接转轴、复位扭簧、卡接轴,所述手柄左侧设有左平板、右平板,左平板、右平板以手柄为对称轴前后平行对称设置,左平板、右平板以扶手架固定座为对称轴前后平行对称设置,左平板右端与手柄左端之间连有左连接杆,右平板右端与与手柄左端之间连有右连接杆,左平板前端面左端、右端分别设有第一左通孔、第二左通孔,右平板前端面左端、右端分别设有第一右通孔、第二右通孔,左平板左端、右平板左端夹住水平支架,左平板左端、右平板左端之间连有铰接转轴,铰接转轴依次穿过第一右通孔、第一通孔、第二右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一右通孔之间、第二右通孔与第一右通孔之间均套连有位扭簧,位扭簧套在铰接转轴上,水平支架右侧设有与限位卡槽卡接配合的卡接轴,卡接轴前后两端分别设在第二左通孔、第二右通孔内孔。
[0016]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扣手右上方倾斜设置。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使扶手可以均匀、精准调节自身高度,同时扶手高度调节完成后,扶手能够稳定维持调节后的姿态;通过设置可旋转扶手,并且在扶手的旋转轴上设置高低调节扇板,高低调节扇板外环壁上设有若干个限位卡槽,若干个限位卡槽以高低调节扇板圆心为圆心呈圆周状均匀分布,如此以来任意相邻两个限位卡槽之间的夹角是相等的,进而扶手每旋转一格的角度是相等的,进而使扶手能够均匀、精准调节自身高度;通过在调节扣手与水平支架的铰接转轴部位设置复位扭簧,使调节扣手能够在向下旋转后自动复位,同时由于调节扣手右上方倾斜设置,当卡接轴卡入限位卡槽内后,在复位扭簧扭力和调节扣手角度向上设置的双重作用下,卡接轴能够稳定卡入限位卡槽内,扶手能够稳定维持调节后的姿态。
[0018]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掘耕机扶手总成的主视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掘耕机扶手总成的右视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掘耕机扶手总成的扶手架固定座主视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掘耕机扶手总成的∩形扶手抱匝主视图。
[0023]图5是本专利技术掘耕机扶手总成的匝扣板俯视图;
[0024]图6是本专利技术掘耕机扶手总成的高低调节扇板主视图;
[0025]图7是本专利技术掘耕机扶手总成的调节扣手俯视图;
[0026]图8是本专利技术掘耕机扶手总成的扶手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掘耕机扶手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扶手架固定座(2)、水平支架(24)、圆弧槽(25)、扶手(3)、圆杆(33)、∩形扶手抱匝(4)、匝扣板(5)、高低调节扇板(6)、限位卡槽(61)、调节扣手(7),所述扶手架固定座(2)上部设有向右延伸的水平支架(24),水平支架(24)上端面设有前后方向设置的圆弧槽(25),圆弧槽(25)与第一通孔(2401)平行,扶手架固定座(2)右上方设有扶手(3),扶手(3)左端设有圆杆(33),圆杆(33)设在圆弧槽(25)内,水平支架(24)前侧、后侧均设有U形扶手抱匝(4),∩形扶手抱匝(4)夹住圆杆(33),水平支架(24)下方设置匝扣板(5),两个∩形扶手抱匝(4)下端均固定在匝扣板(5)上,水平支架(24)前侧、后侧均设有高低调节扇板(6),高低调节扇板(6)固定在圆杆(33)上,高低调节扇板(6)外环壁上设有若干个限位卡槽(61),水平支架(24)上设有与限位卡槽(61)相适应的调节扣手(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掘耕机扶手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架固定座(2)还包括箱体平板(21)、立柱(22)、连接斜杆(23),箱体平板(21)上端面设有立柱(22),立柱(22)右上方设有水平支架(24),立柱(22)上端与水平支架(24)左端之间连有连接斜杆(23),水平支架(24)前端面设有第一通孔(2401),第一通孔(2401)轴线与圆弧槽(25)轴线平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掘耕机扶手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平板(21)左端面设有竖直设置的箱体衬板(1),箱体衬板(1)右端面与箱体平板(21)下端面之间连有加强筋(10),箱体衬板(1)右端面设有若干个第一安装孔(1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掘耕机扶手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杆(33)与圆弧槽(25)同轴,圆杆(33)能够在圆弧槽(25)内旋转,∩形扶手抱匝(4)下压圆杆(33)。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掘耕机扶手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3)以扶手架固定座(2)为对称轴前后对称设置,扶手(3)包括左把手(31)、右把手(32)、圆杆(33)、连接杆(34),圆杆(33)前端、后端分别设有向右延伸的左把手(31)、右把手(32),左把手(31)、右把手(32)以扶手架固定座(2)为对称轴前后对称设置,左把手(31)中部、右把手(32)中部之间连有连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嘉钺石林永王辉王伯才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前卫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