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5291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04
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送风装置;循环器,配置在送风装置的下游,调节从送风装置吐出的空气的风向;以及移动装置,与循环器结合,被送风装置支撑为能够相对于送风装置移动,以变更循环器的布置,循环器包括:下盖,包括下板以及外板,下板与移动装置结合,外板从下板的周缘隔开以在与下板之间形成吸入口;内盖,包括壳体和内板,壳体从下板向循环器的内侧隔开,内板从壳体的周缘隔开并面向外板;马达,被下板的内侧面支撑;送风风扇,其包括:毂,与马达连接;复数个动叶片,从毂朝吸入口倾斜延伸;以及护罩,沿圆周方向延伸而连接复数个动叶片的末端,并且面向所述内板;上盖,覆盖复数个动叶片,形成吐出口;以及外侧盖,配置在上盖的外周缘。缘。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净化器
[0001]本案是申请日为2021年7月9日、申请号为202110776862.3、名称为“空气净化器”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器,更详细而言涉及在上侧配置有调节被净化的空气的流动方向的循环器的空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0003]空气净化器是过滤预定空间内部的空气并排出,从而减少相应空间的空气中的灰尘或细菌等的装置。空气净化器通过相应空间的空气流动来滤除杂质,并将杂质被去除的空气吐出。
[0004]为了在相应空间的较宽的范围吸入空气并排出被过滤的空气,可以披露有在圆筒形的外壳的周缘面形成有吸入口,并向上侧排出被过滤的空气的结构。只是,为了将被过滤的空气向相应空间的远距离区域吐出,具有用于将被过滤的空气向吐出的上侧额外地转换其流动的装置,从而能够向室内空间的较宽的区域吐出被过滤的空气。
[0005]韩国公开专利10

2018

0000121号中披露有使空气从下侧的周缘面向上侧流动的送风装置和配置在送风装置的上侧并转换向上侧吐出的空气的流动的流动转换装置。
[0006]上述的流动转换装置为与送风装置连接的结构,由于其具有中心部被封闭的结构,因而使用吸入口呈环形的轴流式风扇。采用轴流式风扇的流动转换装置可以执行通过调节转数来吐出所需的风量的空气并使特定空间的空气循环的功能。只是,在吐出流路面积减小的情况下,风量可能会降低,在未配备有额外的叶轮而通过格栅的情况下,存在有可能会发生流动的能量损失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将被过滤的净化空气沿径向传送至较远处。
[0008]通过在循环器安装吸入口呈圆形的斜流式风扇,能够将空气传送至远处。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循环器为了变更其布置而与移动装置结合,从而吸入口的一部分可能被封闭。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在循环器的吸入口的一部分被封闭的结构中,能够使空气的流动量损失最小化。即,提供一种使向送风风扇的吸入口流入的空气的流动量最大化的空气净化器。
[0009]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使流入到循环器的空气在向送风风扇的吸入口流动的过程中产生涡流的情形最小化。在安装斜流式风扇的循环器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空气在容置送风风扇的内板和送风风扇的护罩之间逆流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使利用送风风扇流动的空气向内板和护罩之间的空间逆流的情形最小化。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并不限定于以上提及到的目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从以下的记载清楚地理解未被提及到的其他目的。
[0011]本专利技术的空气净化器,包括:送风装置;循环器,配置在所述送风装置的下游,调节从所述送风装置吐出的空气的风向;以及移动装置,与所述循环器结合,被所述送风装置支撑为能够相对于所述送风装置移动,以变更所述循环器的布置,所述循环器包括:下盖,包括下板以及外板,所述下板与所述移动装置结合,所述外板从所述下板的周缘隔开以在与所述下板之间形成吸入口;内盖,包括壳体和内板,所述壳体从所述下板向所述循环器的内侧隔开,所述内板从所述壳体的周缘隔开并面向所述外板;马达,被所述下板的内侧面支撑;送风风扇,其包括:毂,与所述马达连接;复数个动叶片,从所述毂朝所述吸入口倾斜延伸;以及护罩,沿圆周方向延伸而连接复数个所述动叶片的末端,并且面向所述内板;上盖,覆盖复数个所述动叶片,形成吐出口;以及外侧盖,配置在所述上盖的外周缘。
[0012]所述送风风扇包括:圆筒形的吸入引导件,从所述护罩的内周端向下侧凸出,位于所述喇叭口的径向内侧,所述凸起的内周端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吸入引导件的直径。
[0013]在所述内板及所述护罩中的一方配置有向另一方凸出的筋。
[0014]所述护罩包括:第一筋,沿圆周方向延伸,并且朝所述内板凸出,所述内板包括:第二筋,沿圆周方向延伸,并且在从所述喇叭口向径向外侧隔开的位置朝所述护罩凸出。
[0015]所述第一筋的末端与所述第二筋的末端在径向上彼此重叠。
[0016]所述护罩的内周端和所述外毂的内周端之间的间隔小于所述护罩的外周端和所述外毂的外周端之间的间隔。
[0017]所述护罩从内周端延伸至外周端的长度短于所述外毂从内周端延伸至外周端的长度。
[0018]所述护罩倾斜为沿径向逐渐朝向所述吐出口,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沿圆周方向延伸,并且与所述护罩平行地倾斜。
[0019]所述上盖包括:圆筒形状的吐出引导件,形成外观;连接环,具有环形状并从所述吐出引导件向径向内侧隔开配置;以及复数个静叶片,配置在所述吐出引导件和所述连接环之间形成的所述吐出口,将利用所述送风风扇流动的空气向所述吐出引导件引导。
[0020]所述外侧盖配置在所述吐出引导件的外周缘并且具有圆筒形状。
[0021]还包括配置在所述上盖和所述送风风扇之间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上板,与所述毂隔开;环形状的外框架,被所述内板支撑;以及连接框架,沿所述动叶片倾斜延伸,以连接所述上板和所述外框架。
[0022]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包括:送风装置,在上侧形成吐出口;循环器,配置在所述送风装置的上侧,调节通过所述吐出口向上侧流动的空气的风向;以及移动装置,与所述循环器结合,变更所述循环器的布置,由此,能够在循环器的下端部结合移动装置。
[0023]所述循环器包括下盖、上盖、送风风扇、马达以及内盖。下盖的形成吸入口的一部分区域通过与移动装置结合而被封闭。配置在下盖的上侧的送风风扇在下侧形成圆形的吸入口,并在吸入口周围布置吸入引导件。马达配置在下盖的上侧,并配置在送风风扇的吸入口来旋转送风风扇。内盖包括:内板,在内侧形成吸入口;以及喇叭口,从所述内板的内周端向上侧凸出,从所述吸入引导件的周缘面向外侧隔开地配置,将流入到所述下盖的吸入口
的空气向所述送风风扇的吸入口引导,由此,在比送风风扇的吸入口更大的区域引导向送风风扇流入的空气。在送风风扇的吸入口未被下盖的下部结构或马达遮挡的结构中,喇叭口配置在送风风扇的吸入口的外侧,由此,在不遮挡送风风扇的吸入口的情况下能够引导吸入。
[0024]所述送风风扇包括:毂,与所述马达结合;护罩,与所述毂隔开地配置,在中央部形成有供空气吸入的吸入口;以及复数个叶片,配置在所述毂和所述护罩之间,所述吸入引导件从所述护罩的内周端向下侧凸出,由此,能够引导向护罩和毂之间流入的空气。
[0025]本专利技术包括:内板,配置在所述护罩的下侧,在内侧形成吸入口,所述喇叭口从所述内板的内周端向上侧凸出形成,由此,喇叭口引导向送风风扇流入的空气,并能够阻断向护罩和内板之间逆流的空气。
[0026]所述喇叭口包括:上喇叭口,从所述内板的内周端向上侧凸出;以及下喇叭口,从所述内板的内周端向下侧凸出,由此,能够确保形成喇叭口的区域的预定部分,从而将流入到下盖的吸入口的空气向送风风扇引导。
[0027]喇叭口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净化器,其中,包括:送风装置;循环器,配置在所述送风装置的下游,调节从所述送风装置吐出的空气的风向;以及移动装置,与所述循环器结合,被所述送风装置支撑为能够相对于所述送风装置移动,以变更所述循环器的布置,所述循环器包括:下盖,包括下板以及外板,所述下板与所述移动装置结合,所述外板从所述下板的周缘隔开以在与所述下板之间形成吸入口;内盖,包括壳体和内板,所述壳体从所述下板向所述循环器的内侧隔开,所述内板从所述壳体的周缘隔开并面向所述外板;马达,被所述下板的内侧面支撑;送风风扇,其包括:毂,与所述马达连接;复数个动叶片,从所述毂朝所述吸入口倾斜延伸;以及护罩,沿圆周方向延伸而连接复数个所述动叶片的末端,并且面向所述内板;上盖,覆盖复数个所述动叶片,形成吐出口;以及外侧盖,配置在所述上盖的外周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中,所述内盖包括:喇叭口,从所述内板的内侧端朝所述护罩凸出,从所述护罩的内侧端沿径向隔开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中,所述送风风扇包括:圆筒形的吸入引导件,从所述护罩的内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太万朴俊珉郑春勉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