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挡水围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5255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挡水装置,包括,第一挡水结构,第一挡水结构包括挡水侧板与顶板,挡水侧板内部包围形成围堰区域,围堰区域顶部具有开口,挡水侧板底部设置有连接组件;顶板铺设于挡水侧板的顶部,对挡水侧板的顶部起保护作用;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安装于地面;支撑结构与第一挡水结构通过连接组件固定;顶部保护结构,顶部保护结构设置于挡水侧板顶部,用于遮挡围堰区域顶部开口,起到遮挡保护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挡水围堰装置可以对围堰区域进行全面的保护,从而形成更加稳定舒适的施工环境,提高工程效率与质量。提高工程效率与质量。提高工程效率与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挡水围堰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建设
,具体涉及一种挡水围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挡水围堰装置在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用于各种类型的工程建设,如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矿山开采、沿海工程等等。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挡水围堰装置可以起到隔水、防水、支撑、固定的作用。比如在建造桥梁、隧道、码头等工程时,挡水围堰装置可以防止水流冲击建筑物,使施工更加稳定安全。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挡水围堰装置可以起到防洪、抗旱、灌溉的作用,如水库、水闸、引水渠道等。在矿山开采中,挡水围堰装置可以用于防水和防止水压影响开采。比如在开采地下矿脉时,可以设置挡水围堰装置隔离水流,防止水流进入矿脉内部影响开采。在沿海工程建设中,挡水围堰装置可以起到防风浪、护岸、防潮、抗涨潮的作用。比如在建造码头、船坞等工程时,挡水围堰装置可以防止海水侵蚀岸线,保护海岸线的稳定性。因此,挡水围堰装置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帮助工程建设更加稳定、安全、高效。
[0003]目前的挡水围堰装置通常由一系列挡水侧板拼接而成,通过挡水板阻挡水流,使其不进入或流出被围区,而缺少对围堰区域顶部的遮盖与保护,在面对强降雨量或是暴晒等天气时,容易对围堰内部区域造成雨水冲刷、灌水、紫外线氧化等问题的影响,恶劣的工作环境对工人的施工安全性与积极性产生影响,严重妨碍工程的施工进度与质量。
[0004]因此,亟需一种挡水围堰装置能够对围堰区域的内部环境进行全面的保护,形成更加稳定舒适的施工环境,提高工程效率与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挡水围堰装置,对围堰区域进行全面的保护,从而形成更加稳定舒适的施工环境,提高工程效率与质量。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挡水围堰装置,包括,
[0008]第一挡水结构,所述第一挡水结构包括挡水侧板与顶板,所述挡水侧板内部包围形成围堰区域,所述围堰区域顶部具有开口,所述挡水侧板底部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顶板铺设于所述挡水侧板的顶部,对所述挡水侧板的顶部起保护作用;
[0009]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安装于地面;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第一挡水结构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固定;
[0010]顶部保护结构,所述顶部保护结构设置于所述挡水侧板顶部,用于遮挡围堰区域顶部开口,起到遮挡保护作用。
[001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顶部保护结构可开合地覆盖于所述挡水侧板顶部;所述顶部保护结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骨架组件与保护板;所述保护板与骨架组件连接,对围堰区域顶部开口起主要的遮盖作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具有输出轴,所述第一驱动组件
输出轴通过蜗轮蜗杆机构与所述骨架组件联动;由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提供动力,通过蜗轮蜗杆机构将扭矩传递至所述骨架组件,从而驱动所述骨架组件带动所述保护板覆盖或移开于围堰区域顶部开口。
[001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骨架组件包括主骨架与副骨架,所述副骨架数量为2个以上,所述主骨架两端形成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所述副骨架两端形成第三端部与第四端部;所述第一端部通过涡轮蜗杆机构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连接,所述主骨架的第二端部均与各所述副骨架的第三端部转动连接,连接处形成旋转轴,从而使各所述副骨架可相对于所述主骨架绕所述旋转轴转动。
[001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端部与第四端部、及各相邻副骨架的第四端部之间设置有折叠杆组件,所述折叠杆组件包括第一折叠杆、第二折叠杆与连接块,所述第一折叠杆与所述第二折叠杆两端均设置有第一齿板,两个所述第一齿板通过所述连接块相互啮合,从而使所述第一折叠杆与所述第二折叠杆转动连接。
[001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骨架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输出轴与靠近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一齿板联动,通过所述第二驱动件提供动力使所述第一齿板转动,从而使相邻设置的所述第一折叠杆与所述第二折叠杆相对折叠或展开,带动所述副骨架相对于所述主骨架绕旋转轴转动,当所述副骨架转动至所述靠近主骨架时,此时为折叠状态,当所述副骨架转动至远离主骨架时,此时为展开状态。
[001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保护板为扇形结构,所述保护板具有靠近圆心的第五端部、与靠近弧线的第六端部与第七端部,所述第五端部转动连接于所述旋转轴,所述第六端部与所述第七端部分别转动连接于相邻的两个第一齿板,从而使所述保护板可以在所述第二驱动件的驱动下跟随所述骨架组件折叠与展开。
[001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相邻所述保护板之间形成导水棱,所述导水棱由第五端部向第六端部或第七端部方向向下倾斜。
[001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有第二挡水结构,所述第二挡水结构套设于所述第一挡水结构外部,所述第二挡水结构与所述第一挡水机构同轴设置,所述第二挡水结构与所述第一挡水机构连接处设置有滑动组件,通过所述滑动组件带动所述第二挡水结构沿所述第一挡水结构轴线方向移动,使所述第二挡水结构伸出或收回第一挡水结构顶部。
[001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滑动组件包括丝杆,所述丝杆具有输入端,所述丝杆与所述第一挡水机构轴线方向一致;所述第二挡水结构底部与丝杆螺接;通过向所述丝杆输入端输入扭矩使所述丝杆转动,从而带动螺接于所述丝杆的第二挡水结构在轴向方向上移动,使之伸出或收回所述第一挡水结构顶部;
[0019]所述丝杆数量为2个以上,2个以上的所述丝杆均布于所述第一挡水结构外围;所述滑动组件还包括第三驱动组件、同步齿轮与同步齿圈;所述同步齿轮设置于所述丝杆输入端,所述同步齿轮与所述同步齿圈啮合;所述第三驱动组件输出端与所述同步齿圈联动。
[002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四驱动件、驱动杆与连接头;所述挡水侧板上开设有贯通槽,所述驱动杆设置于贯通槽内,所述驱动杆上端伸出贯通槽与所述第四驱动组件输出轴联动,所述驱动杆下端伸出贯通槽与所述连接头螺纹连接。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挡水围堰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挡水结构阻挡水流,防止水流进入
或流出围堰区域,通过挡水侧板合围形成用于施工的围堰区域;通过设置支撑结构,将第一挡水结构稳固连接于地面,防止其倒塌或移位;通过设置可遮挡于顶部开口的顶部保护结构,对围堰内部区域起到遮挡保护的作用,顶部保护结构可以是抗冲刷和磨损的钢板结构,也可以是具有良好耐候性和抗老化性能的聚合物材料,更加轻便,通过设置顶部保护结构防止围堰区域雨水冲刷或紫外线暴晒氧化,形成更稳定的施工环境,提高施工效率与工程质量。
附图说明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挡水围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挡水围堰装置的顶部保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2的A的局部放大图;
[0027]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2的B的局部放大图;
[0028]图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挡水围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挡水结构,所述第一挡水结构包括挡水侧板与顶板,所述挡水侧板内部包围形成围堰区域,所述围堰区域顶部具有开口,所述挡水侧板底部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顶板铺设于所述挡水侧板的顶部,对所述挡水侧板的顶部起保护作用;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安装于地面;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第一挡水结构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固定;顶部保护结构,所述顶部保护结构设置于所述挡水侧板顶部,用于遮挡围堰区域顶部开口,起到遮挡保护作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挡水围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保护结构可开合地覆盖于所述挡水侧板顶部;所述顶部保护结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骨架组件与保护板;所述保护板与骨架组件连接,对围堰区域顶部开口起主要的遮盖作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具有输出轴,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输出轴通过蜗轮蜗杆机构与所述骨架组件联动;由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提供动力,通过蜗轮蜗杆机构将扭矩传递至所述骨架组件,从而驱动所述骨架组件带动所述保护板覆盖或移开于围堰区域顶部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挡水围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组件包括主骨架与副骨架,所述副骨架数量为2个以上,所述主骨架两端形成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所述副骨架两端形成第三端部与第四端部;所述第一端部通过涡轮蜗杆机构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连接,所述主骨架的第二端部均与各所述副骨架的第三端部转动连接,连接处形成旋转轴,从而使各所述副骨架可相对于所述主骨架绕所述旋转轴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挡水围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与第四端部、及各相邻副骨架的第四端部之间设置有折叠杆组件,所述折叠杆组件包括第一折叠杆、第二折叠杆与连接块,所述第一折叠杆与所述第二折叠杆两端均设置有第一齿板,两个所述第一齿板通过所述连接块相互啮合,从而使所述第一折叠杆与所述第二折叠杆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挡水围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输出轴与靠近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一齿板联动,通过所述第二驱动件提供动力使所述第一齿板转动,从而使相邻设置的所述第一折叠杆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弘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