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机组及供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25185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供热机组及供热系统,供热机组包括补水组件、换热器和水循环组件。补水组件包括补水箱和补水泵,补水泵的入口端与补水箱的出水口连通;换热器,具有第一换热管路和第二换热管路,第一换热管路的入口端与热电厂供水管连通,第一换热管路的出口端与热电厂回水管连通,第二换热管路的入口端与补水泵的出口端连通;水循环组件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在初寒期和末寒期,启动额定功率较小的第二循环泵,在严寒期,启用额定功率较大的第一循环泵,如此设置,能够保证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都能在各自的最佳工况内运行,能源利用效率更高,并且在最佳工况内运行也有助于延长循环泵的使用寿命。内运行也有助于延长循环泵的使用寿命。内运行也有助于延长循环泵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热机组及供热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供热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供热机组及供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为了保证冬季寒冷地区居民的正常生活,需要在冬季对房屋进行供暖,使房屋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城市供暖系统主要由供热机组、供热管道和散热器组成,供热机组将热电厂的热能通过换热器为供热管网内的水加热,再通过循环泵将热水输送至房屋的散热器内,利用散热器对房屋升温供暖。常见的散热器有地暖、暖气片、风机盘管等形式。
[0003]根据环境温度的不同,冬季可以划分为初寒期、严寒期和末寒期,不同时期需要的供热负荷不同,由此造成供热机组的循环泵运行时供送的水流量也不同。一般而言,严寒期需要的供热负荷最大,循环泵的负荷也最大,初寒期和末寒期的供热负荷较小,约为严寒期供热负荷的60%,相应的循环泵的负荷也减小。
[0004]现有技术中供热机组采用一台循环泵向供热管网供送热水,循环泵按照严寒期最大负荷时的工况条件选型,一台循环泵无法适应初寒期、严寒期和末寒期的供热负荷的变化,在初寒期和末寒期,供热负荷较小,会导致循环泵无法在最适宜的工况内运行,循环泵能源利用效率较低,造成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供热机组及供热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供热机组的循环泵无法同时匹配初寒期、严寒期和末寒期的供热负荷的变化,循环泵能源利用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在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供热机组,包括
[0008]补水组件,包括补水箱和补水泵,所述补水泵的入口端与所述补水箱的出水口连通;
[0009]换热器,具有第一换热管路和第二换热管路,所述第一换热管路的入口端与热电厂供水管连通,所述第一换热管路的出口端与热电厂回水管连通,所述第二换热管路的入口端与所述补水泵的出口端连通;以及
[0010]水循环组件,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所述第一循环泵的入口端和所述第二循环泵的入口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换热管路的出口端连通,所述第一循环泵的出口端和所述第二循环泵的出口端分别与供热管网连通。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循环泵的额定功率为所述第一循环泵的额定功率的60%。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补水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侧壁开设有所述出水口,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阻垢剂添加口;所述补水组件包括阻垢剂添加组件,所述阻垢剂添加组件设于所述箱体顶部,用于向所述阻垢剂添加口添加阻垢剂。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阻垢剂添加组件包括:
[0014]存料箱,设于所述箱体顶部,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平面上,所述存料箱与所述阻垢剂添加口错位设置,所述存料箱底部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设有出料阀;
[0015]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箱体顶部的旋转台,以及设于所述旋转台的夹持单元;
[0016]量杯,设于所述夹持单元,所述量杯具有位于所述出料管下方的第一位置,以及位于所述阻垢剂添加口上方的第二位置;以及
[0017]控制器,与所述出料阀和所述旋转台分别通讯连接。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箱体连通有补水管,所述补水管上设有液体流量计,所述液体流量计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阻垢剂添加组件还包括称重器,所述称重器设于所述箱体顶部,并位于所述出料管下方,所述称重器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
[00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量杯包括:
[0020]杯体,所述杯体为上粗下细的倒圆台形构件,并具有上下贯通的容料空间;以及
[0021]底托,容置于所述容料空间内,并与所述容料空间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底托具有敞开所述容料空间底部开口的开启状态,以及封闭所述容料空间底部开口的闭合状态,所述底托的上表面形成有下粗上细的圆锥体。
[00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托的外径小于所述容料空间底部开口的孔径,在所述闭合状态下,所述底托的外周壁搭接于所述容料空间的内壁;
[0023]所述阻垢剂添加组件还包括落料组件,所述落料组件包括:
[0024]落料推杆,设于所述阻垢剂添加口,所述落料推杆具有向上伸出以将所述底托向上推顶的第三位置,以及向所述阻垢剂添加口回缩的第四位置;以及
[0025]第二驱动机构,设于所述箱体,用于驱动所述落料推杆升降,以使所述落料推杆在所述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间切换。
[002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夹持单元包括:
[0027]升降气缸,设于所述旋转台;
[0028]支架,连接于所述升降气缸的升降端;
[0029]承托环,与所述支架连接,且套设于所述杯体的外周;以及
[0030]限位环,与所述支架连接,且设于所述杯体的上方。
[003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箱体具有存水腔,所述存水腔为上粗下细的倒圆台形空腔,所述存水腔侧壁开设有所述出水口,所述存水腔底壁开设有排污口;
[0032]所述补水组件还包括除垢组件,所述除垢组件包括:
[0033]刮垢框,包括水平设置的连杆、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杆两端的两个侧刮板,以及连接于两个所述侧刮板的底部的下刮板,所述连杆、两个所述侧刮板和所述下刮板共同围合形成上宽下窄的梯形框体结构;
[0034]第三驱动机构,与所述连杆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刮垢框升降,以使所述刮垢框在第五位置和第六位置切换,当所述刮垢框处于所述第五位置时,所述下刮板与所述存水腔的底壁贴合,且两个所述侧刮板分别与所述存水腔的侧壁贴合;当所述刮垢框处于所述第六位置时,所述下刮板和所述侧刮板均不与所述存水腔的内壁接触;以及
[0035]第四驱动机构,设于所述箱体,并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三驱
动机构和所述刮垢框共同绕竖向的轴线旋转。
[003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补水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出水口的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入口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过滤器的出口端与所述补水泵的入口端连通。
[003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供热机组的有益效果是:
[003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供热机组包括补水组件、换热器和水循环组件,换热器利用热电厂的热能给供热管网内的循环水加热,补水组件包括补水箱和补水泵,用于向供热管网的循环管路中补充水。水循环组件用于实现供热管网的水循环,将换热器内的热水输送至用户房屋,并将用户房屋内的冷却水输送至换热器重新加热。水循环组件包括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可以选用具有不同额定功率的型号,以适应不同供热阶段的工作负荷。在初寒期和末寒期,启动额定功率较小的第二循环泵,在严寒期,启用额定功率较大的第一循环泵,如此设置,能够保证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都能在各自的最佳工况内运行,能源利用效率更高,并且在最佳工况内运行也有助于延长循环泵的使用寿命。
[0039]在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供热系统,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供热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补水组件,包括补水箱和补水泵,所述补水泵的入口端与所述补水箱的出水口连通;换热器,具有第一换热管路和第二换热管路,所述第一换热管路的入口端与热电厂供水管连通,所述第一换热管路的出口端与热电厂回水管连通,所述第二换热管路的入口端与所述补水泵的出口端连通;以及水循环组件,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所述第一循环泵的入口端和所述第二循环泵的入口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换热管路的出口端连通,所述第一循环泵的出口端和所述第二循环泵的出口端分别与供热管网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侧壁开设有所述出水口,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阻垢剂添加口;所述补水组件还包括阻垢剂添加组件,所述阻垢剂添加组件设于所述箱体顶部,用于向所述阻垢剂添加口添加阻垢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垢剂添加组件包括:存料箱,设于所述箱体顶部,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平面上,所述存料箱与所述阻垢剂添加口错位设置,所述存料箱底部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设有出料阀;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箱体顶部的旋转台,以及设于所述旋转台的夹持单元;量杯,设于所述夹持单元,所述量杯具有位于所述出料管下方的第一位置,以及位于所述阻垢剂添加口上方的第二位置;以及控制器,与所述出料阀和所述旋转台分别通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连通有补水管,所述补水管上设有液体流量计,所述液体流量计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阻垢剂添加组件还包括称重器,所述称重器设于所述箱体顶部,并位于所述出料管下方,所述称重器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量杯包括:杯体,所述杯体为上粗下细的倒圆台形构件,并具有上下贯通的容料空间;以及底托,容置于所述容料空间内,并与所述容料空间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底托具有敞开所述容料空间底部开口的开启状态,以及封闭所述容料空间底部开口的闭合状态,所述底托的上表面形成有下粗上细的圆锥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的外径小于所述容料空间底部开口的孔径,在所述闭合状态下,所述底托的外周壁搭接于所述容料空间的内壁抵接;所述阻垢剂添加组件还包括落料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文超张启连单伟贤张凯旋李月强张剑楠赵宁彭伟杰刘文川
申请(专利权)人:建投河北热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