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上光油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4989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性上光油及其生产工艺,涉及上光油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光油不能满足实际使用需求的问题;该水性上光油,包括主剂20~50份、辅剂20~50份、助剂3~10份和水,所述主剂、辅剂和助剂的总分量与水的含量配比为0.6~1:1;所述主剂为水溶性丙烯酸树脂;所述辅剂为蜡乳液。该水性上光油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按重量组成分准备原料,并研磨助剂得到混合细粉,备用;将主剂和辅剂倒入容器内,于60~80℃环境中由高速分散机进行初次搅拌均匀。本发明专利技术利于保护纸张文件,起到保护和美化产品的作用,因此能很好地满足客户的使用需求,不会影响在防潮防水领域的受到应用限制,应用广泛。应用广泛。应用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性上光油及其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上光油
,尤其涉及一种水性上光油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水性上光油是指以水为载体的,用印刷机联机或上光机离线涂布的,用来增加纸质印刷品的光泽度、耐水性、耐磨性的一种液体,涂布上光技术已被越来越多的印刷厂家所采用,促使上光油的需求量不断上升,由于水性上光油具有无毒、无味、透明感强、无有机挥发物的排放、成本低、原材料来源广等特点,已成为纸张上光的主力军,在使用中能赋于印刷品良好的光泽性、耐折性、耐磨性和耐化学品性,尤其是它所具有的环保性能特别适合食品、药品和烟草等行业包装印刷材料的加工。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0810120457.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水性紫外线固化胶印光油,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的下列组分:聚氨酯丙烯酸树脂10%

50%,环氧丙烯酸酯树脂10%

50%,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5%

20%,4

(N,N

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1%

10%,邻苯甲酰基苯甲酸甲酯1%

10%,4

氯二苯甲酮1%

10%,BaBr20.1%

1.0%,水10%

20%,有机硅流平剂0.1%

1%,消泡剂0.1%

1%,防雾助剂0.1%

1%。上述专利中的水性紫外线固化胶印光油存在以下不足:防水性效果差,不利于保护纸张文件,因此不能很好地满足客户的使用需求,导致在防潮防水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水性上光油及其生产工艺。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水性上光油,包括主剂20~50份、辅剂20~50份、助剂3~10份和水,所述主剂、辅剂和助剂的总分量与水的含量配比为0.6~1:1;所述主剂为水溶性丙烯酸树脂;所述辅剂为蜡乳液;
[0007]所述助剂由质量比为1:1:0.2:0.2:0.4:0.6:0.4:0.7:1的消泡剂、亮光剂、表面活性剂、分散剂、增强剂、成膜助剂、碳化硅粉、保色剂和颜料组成。
[0008]优选地:所述消泡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氟硅氧烷、磷酸三丁酯、乙二醇硅氧烷中的一种。
[0009]优选地:将助剂组份替换为以下成分:所述助剂由质量比为1:1:0.2:0.2:0.4:0.6:0.4:0.7:1的消泡剂、消光剂、表面活性剂、分散剂、增强剂、成膜助剂、碳化硅粉、保色剂和颜料组成。
[0010]一种水性上光油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11]S1:按重量组成分准备原料,并研磨助剂得到混合细粉,备用;
[0012]S2:将主剂和辅剂倒入容器内,于60~80℃环境中由高速分散机进行初次搅拌均匀;
[0013]S3:保温并于氮气环境下反应5~10min;
[0014]S4:再以多次少量的方式添加水和混合细粉至容器内,于30~45℃环境中利用高速分散机进行二次搅拌混合;
[0015]S5:降温至20℃,并密封反应1~3h;
[0016]S6:使用筛网过滤2~3次,得到成品。
[0017]优选地:所述混合细粉的粒径≤10μm。
[0018]优选地:所述初次搅拌的高速分散机转速条件为1100~1500r/min,处理时间为15~30min。
[0019]优选地:所述二次搅拌的高速分散机转速条件为1100~1500r/min,处理时间为20~40min。
[0020]优选地:所述过滤的筛网目数为300~600。
[0021]优选地:所述成品的粒径≤0.005μm。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3]1.本专利技术,由主剂、辅剂、助剂和水共同组成的水性上光油,以水溶性丙烯酸树脂作为主剂,并辅以添加蜡乳液,能够有效提高材料干燥后的防水性能,使得产品具有防水效果佳、亮度高、抗磨、防脱色、耐晒和抗粘连的技术效果,而且生产得到的产品无异味、附着力强、成膜效果好,利于保护纸张文件,起到保护和美化产品的作用,因此能很好地满足客户的使用需求,不会影响在防潮防水领域的受到应用限制,应用广泛。
[0024]2.本专利技术,添加分散剂、碳化硅粉能够有效增加材料硬度,使得耐磨性提高,防止粘脏及在使用期间出现刮花等现象;添加增强剂增加材料的抗拉强度;添加表面活性剂降低材料表面张力,提高流平性;添加保色剂能够防止材料使用期间出现发黄等情况,便于维持材料使用期间的美观度,在使用过程中,无溶剂挥发、无毒、无刺激,对人体无害,绿色环保。
[0025]3.本专利技术制得的成品,防热防潮性好,能够满足联机和卷轴印刷要求,适用度高,在冷藏冷冻食品和军品等外包装箱和水果半成熟期所使用的水果纸套袋,以及工程防水材料上,均可替代传统的石蜡及外墙涂料使用的罩光漆,易于推广。
[0026]4.本专利技术,各种原料之间相互协同作用,提高组分之间结合性能,实用性高,制备工艺简易,易于实现,加工适应性好,适用范围广,在使用时干燥快速,具有良好的印刷通用性。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水性上光油的生产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9]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30]实施例1:
[0031]一种水性上光油,包括主剂20份、辅剂20份、助剂3份和水,所述主剂、辅剂和助剂的总分量与水的含量配比为0.6:1;
[0032]进一步的,所述主剂为水溶性丙烯酸树脂;
[0033]进一步的,所述辅剂为乳液,具体的,乳液为蜡乳液;能够提高材料干燥后的防水性能。
[0034]进一步的,所述助剂由质量比为1:1:0.2:0.2:0.4:0.6:0.4:0.7:1的消泡剂、亮光剂、表面活性剂、分散剂、增强剂、成膜助剂、碳化硅粉、保色剂和颜料组成;添加分散剂、碳化硅粉能够有效增加材料硬度,使得耐磨性提高,防止粘脏及在使用期间出现刮花等现象;添加增强剂增加材料的抗拉强度;添加表面活性剂降低材料表面张力,提高流平性;添加保色剂能够防止材料使用期间出现发黄等情况,便于维持材料使用期间的美观度。
[0035]优选的,所述消泡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氟硅氧烷、磷酸三丁酯、乙二醇硅氧烷等中的一种。
[0036]本实施例在使用时,由主剂、辅剂、助剂和水共同组成的水性上光油,以水溶性丙烯酸树脂作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性上光油,包括主剂20~50份、辅剂20~50份、助剂3~10份和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剂、辅剂和助剂的总分量与水的含量配比为0.6~1:1;所述主剂为水溶性丙烯酸树脂;所述辅剂为蜡乳液;所述助剂由质量比为1:1:0.2:0.2:0.4:0.6:0.4:0.7:1的消泡剂、亮光剂、表面活性剂、分散剂、增强剂、成膜助剂、碳化硅粉、保色剂和颜料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上光油,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氟硅氧烷、磷酸三丁酯、乙二醇硅氧烷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性上光油,其特征在于,将助剂组份替换为以下成分:所述助剂由质量比为1:1:0.2:0.2:0.4:0.6:0.4:0.7:1的消泡剂、消光剂、表面活性剂、分散剂、增强剂、成膜助剂、碳化硅粉、保色剂和颜料组成。4.一种水性上光油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按重量组成分准备原料,并研磨助剂得到混合细粉,备用;S2:将主剂和辅剂倒入容器内,于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增
申请(专利权)人:涿州市瑞泽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