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释微胶囊留香珠及易漂洗洗衣凝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4858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功能复合材料及日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缓释微胶囊留香珠及易漂洗洗衣凝珠。所述缓释微胶囊留香珠的制备方法如下:将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缓释微胶囊留香珠及易漂洗洗衣凝珠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复合材料及日化
,具体涉及一种缓释微胶囊留香珠及易漂洗洗衣凝珠。

技术介绍

[0002]微胶囊技术是一种利用高分子材料,将活性物质包埋起来,形成具有半通透性或密封囊膜的微型胶囊技术。它可以改善被包裹物质的物理性质,使活性成分与外界环境隔绝开来,增强稳定性,降低挥发性,延长保存期,此外还具有控制释放功能。
[0003]洗衣凝珠,专为机洗设计,操作简单,方便不脏手,产品由一层可溶解的外膜包裹着一定量的洗衣精华,用量少却能发挥出高倍洁净力。洗衣凝珠的工作原理与洗衣液和传统的洗衣粉、肥皂类同,有效成分都是表面活性剂。
[0004]通过微胶囊技术包裹香精应用于洗衣凝珠,在洗衣过程中水溶膜溶解后清洁组分释放开始清洁的过程中,微胶囊并不会立即溶解释放香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衣物清洁过程香精的损失,香精利用率更高,留香效果更好,可赋予洗衣凝珠持久留香的特性。而壳聚糖香精微胶囊因其具有温和环保、缓释性能好的优点得到了广泛研究。如专利CN110026139A公开了一种长效、抗菌壳聚糖香精微胶囊制备方法,其具体操作方法为:称取壳聚糖季铵盐加水溶解,然后加入聚乙二醇400、香精,加热搅拌乳化,然后滴加戊二醛水溶液交联反应,得到壳聚糖香精微胶囊。该方法生产的微胶囊对织物的上香效果良好,织物留香时间长,揉搓后具有香气爆发性,清洗5次后仍有余香。孙爱兰等公开了一种壳聚糖香精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孙爱兰,谭天伟,周荣琪等.壳聚糖香精微胶囊的制备.食品与发酵工业,2005Vol.31No.3)。通过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壳聚糖乙酸溶液,加入乳化剂复配溶液;把香精溶于无水乙醇中,在搅拌状态下,把香精溶液滴加到壳聚糖的乙酸溶液中,形成O/W乳状液。喷雾干燥,得到微胶囊产品。另外在我们的前期专利CN114405423A中,也公开了一种多孔壳聚糖微胶囊留香珠,采用特制的多孔壳聚糖微球对香精进行吸附固定,可以显著提高微胶囊香精的包埋率。
[0005]由于洗衣凝珠具有表面活性剂浓度高、洁净力强的特点,使用过程中表面活性剂产生的大量泡沫一方面使得去除污渍的过程变得容易,但另一方面,过多的泡沫需要更多的水漂洗,这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如何在保证去污力的情况下,降低泡沫量,使清洁后的衣物容易漂洗,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专利CN 106906059 A公开了一种低泡易漂洗洗衣凝珠,由以下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组成:15~30%C12~18烷基糖苷、15~25%椰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10~2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贝斯曼LT107、10~20%消泡型表面活性剂贝斯曼L85、20~30%多元醇、0.02~1%酶、0.02~1.5%香精、0.06~0.15%防腐剂、余量为去离子水。为了降低烷基糖苷的泡沫,加入了10~20%的消泡剂,降低了其余活性组分的含量,影响洗衣凝珠的综合性能。专利CN 111304017 A公开了一种温和低泡洗衣凝珠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异构醇烷基糖苷30

40、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8

18、异构醇聚氧乙烯醚5

12、脂肪酸甲
酯磺酸盐3

8、丙二醇15

20、山梨醇5

8、丙烯酸

马来酸共聚物1

2、酶0.05

2、抗菌剂0.4

0.6、香精0.1

0.5、防腐剂0.03

0.1和去离子水0

10,其采用异构醇烷基糖苷作为主表面活性剂,使得无需加入消泡剂即可达到低泡效果,从而在温和低泡的同时,不会影响活性组分的活性及含量,从而使得洗衣凝珠兼具温和、低泡和高去污能力的优点。
[0007]上述现有技术虽然都能够达到一定的低泡易漂洗的效果,但均会降低洗涤过程中产生的泡沫量,对洗涤过程中的去污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释微胶囊留香珠的制备方法。
[000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缓释微胶囊留香珠。
[0010]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漂洗洗衣凝珠。
[0011]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2]一种缓释微胶囊留香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0013](1)将α

烯烃、活性烯丙基环氧基封端聚醚加入到乙醇中搅拌溶解均匀,再加入含氢硅油搅拌溶解均匀,将混合体系升温至70~85℃,加入Speier催化剂(氯铂酸

乙醇溶液或氯铂酸

异丙醇溶液)搅拌回流反应,得到活性硅蜡溶液;
[0014](2)将壳聚糖香精微胶囊加入到步骤(1)的活性硅蜡溶液中,50~80℃保温反应,将反应混合液干燥制粒,得到缓释微胶囊留香珠。
[0015]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α

烯烃为碳原子数为10~18的α

烯烃,所述活性烯丙基环氧基封端聚醚的数均分子量为500~1500;所述α

烯烃与活性烯丙基环氧基封端聚醚的摩尔比为1:1.2~2。本专利技术中,α

烯烃比例过高会导致活性硅蜡的水溶性变差,由其包覆香精微胶囊的缓释微胶囊留香珠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溶解,导致香精不能有效释放,留香效果变差;且聚醚改性有机硅链的消泡活性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导致易漂洗效果的降低。活性烯丙基环氧基封端聚醚的比例过高会导致活性硅蜡的亲水性过强,所得缓释微胶囊留香珠在使用过程中溶解时间过短,释放的香精易被洗去,留香效果变差;且聚醚改性有机硅蜡的消泡活性过早发挥,降低了洗涤过程中产生的泡沫,对洗涤过程中的去污能力造成不利影响;另外其在表面活性剂溶液组分中的抗溶解性能变差,稳定性变差。
[0016]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含氢硅油的数均分子量为500~8000,含氢量为0.2~1.2wt%。
[0017]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α

烯烃和活性烯丙基环氧基封端聚醚加入的总物质的量为含氢硅油中氢元素物质的量的0.2~0.8倍。
[0018]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搅拌回流反应的时间为1~6h。
[0019]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壳聚糖香精微胶囊可采用现有技术公开的壳聚糖香精微胶囊,如CN110026139A公开的壳聚糖香精微胶囊,孙爱兰等公开的壳聚糖香精微胶囊(孙爱兰,谭天伟,周荣琪等.壳聚糖香精微胶囊的制备.食品与发酵工业,2005Vol.31No.3),以及本申请人前期专利CN114405423A中公开的多孔壳聚糖微胶囊。所述壳聚糖香精微胶囊采用壳聚糖对香精进行包覆或负载处理,壳聚糖分子结构中所含有的氨基可与本专利技术活性硅蜡中所含的环氧基反应,从而实现对壳聚糖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释微胶囊留香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备步骤:(1)将α

烯烃、活性烯丙基环氧基封端聚醚加入到乙醇中搅拌溶解均匀,再加入含氢硅油搅拌溶解均匀,将混合体系升温至70~85℃,加入Speier催化剂搅拌回流反应,得到活性硅蜡溶液;(2)将壳聚糖香精微胶囊加入到步骤(1)的活性硅蜡溶液中,50~80℃保温反应,将反应混合液干燥制粒,得到缓释微胶囊留香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释微胶囊留香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α

烯烃为碳原子数为10~18的α

烯烃,所述活性烯丙基环氧基封端聚醚的数均分子量为500~1500;所述α

烯烃与活性烯丙基环氧基封端聚醚的摩尔比为1:1.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释微胶囊留香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含氢硅油的数均分子量为500~8000,含氢量为0.2~1.2wt%。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缓释微胶囊留香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α

烯烃和活性烯丙基环氧基封端聚醚加入的总物质的量为含氢硅油中氢元素物质的量的0.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乐居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