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抗震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4819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抗震手套,属于安全防护用具领域,包括手套本体和耐磨防刺层,所述耐磨防刺层设在所述手套本体的手掌部及手指部,所述耐磨防刺层为弹性材料制成,所述耐磨防刺层为模压成型并一体成型在所述手套本体上。通过将耐磨防刺层一体成型在手套本体的手掌部、手指部、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虎口部,使得手套具有抗震、耐磨以及防刺的效果,耐磨防刺层为模压成型并一体成型在手套本体上,解决了现有防护手套的制造需经过浸胶、水洗等工序才能形成耐磨防刺层导致污染较大问题,保证佩戴手套工作的灵活度和产品标准化,形状颜色更多样。耐磨防刺层采用高弹性塑性体材料制成,满足耐磨强度和抗震性能的要求。足耐磨强度和抗震性能的要求。足耐磨强度和抗震性能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抗震手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安全防护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磨抗震手套。

技术介绍

[0002]在工业生产中,耐磨抗震防护手套是保护劳动者双手的利器,常见于在采矿、焊接、化工、油田、修理、搬运等复杂工况下,佩戴防护手套能使劳动者的双手避免受到硬物碰撞或磨损等伤害。
[0003]现有常用的防护手套,通常是利用单一颜色浸胶或涂层丁腈橡胶、聚氨脂PU、乳胶来加强手套掌部的耐磨性, 其生产需要经过浸胶工艺处理,即织物纤维通过胶液浸槽,浸上胶浆,以提高织物与胶料的熟结力,从而增强手套的硬挺程度,耐磨。其工序具体包括:手套套模,浸凝固剂,浸胶,匀胶,冲洗、烘干,多次泡洗,烘干,脱模等。可以看出现有的防护手套生产过程中需经过浸胶、水洗等操作,采用此方法制成的防护手套不仅气味较大,而且浸胶后需要水洗,水洗产生的废水对环境污染严重。同时,因为浸胶为沉入开放式浸泡,原方法颜色单一,不能精准控制胶面厚度、胶面形状、胶面位置,导致灵活度受限,美观度不够,难以实现个性化、品牌区别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耐磨抗震手套。
[0005]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磨抗震手套,包括手套本体和耐磨防刺层,所述耐磨防刺层设在所述手套本体的手掌部、手指部、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虎口部,所述耐磨防刺层为弹性材料制成,所述耐磨防刺层为模压成型并一体成型在所述手套本体上。
[0006]优选的,所述耐磨防刺层为热塑性弹性体材料通过模压成型制成。
[0007]优选的,所述手套本体为针织线编织制成。
[0008]优选的,所述耐磨防刺层包括第一保护片和多个第二保护片,所述第一保护片覆盖在所述手套本体的手掌部及手指根部,多个所述第二保护片设在所述手套本体的手指头部,所述第一保护片上设有缓冲纹理,所述第二保护片上设有防滑条。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护片上设有活动间隙部,所述活动间隙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保护片的厚度。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护片和第二保护片的厚度为0.05~2mm。
[0011]优选的,所述耐磨防刺层包括多个抗震块,多个所述抗震块分布在所述手套本体的手掌部及手指部上。
[0012]优选的,所述抗震块上设有多个抗冲击凸起部,所述抗冲击凸起部的截面为环状。
[0013]优选的,所述抗冲击凸起部的厚度为2~20mm。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耐磨防刺层一体成型在手套本体的手掌部、手指部、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虎口部,使得手套具有抗震、耐磨以及防刺的效果,耐
磨防刺层为模压成型并一体成型在手套本体上,解决了现有防护手套的制造需经过浸胶、水洗等工序才能形成耐磨防刺层导致污染较大问题,保证佩戴手套工作的灵活度和产品标准化,形状颜色更多样。耐磨防刺层采用高弹性塑性体材料制成,满足耐磨强度和抗震性能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15]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手套本体1、手掌部11、手指部12、第一保护片21、第二保护片22、手指根部121、手指头部122、缓冲纹理211、防滑条221、活动间隙部212、抗震块23、抗冲击凸起部231。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0019]一种耐磨抗震手套,参考附图1,包括手套本体1和耐磨防刺层,耐磨防刺层设在手套本体1的手掌部11及手指部12,耐磨防刺层为弹性材料制成,耐磨防刺层为模压成型并一体成型在手套本体1上。
[0020]通过将耐磨防刺层一体成型在手套本体1的手掌部11及手指部12,使得手套具有抗震、耐磨以及防刺的效果,耐磨防刺层为模压成型并一体成型在手套本体1上,解决了现有防护手套的制造需经过浸胶、水洗等工序才能形成耐磨防刺层导致污染较大问题。
[0021]优选的,耐磨防刺层为热塑性弹性体材料通过模压成型制成。耐磨防刺层采用TPR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制成,具有弹性高的特点,满足耐磨强度和抗震性能的要求。在手套本体1上成型较薄的耐磨防刺层即可达到欧盟EN388最高等级四级耐磨强度要求,且手套整体较薄,使得佩戴手套时工作更轻便灵活。热塑胶弹性体可以单颜色或者多颜色组合。
[0022]优选的,手套本体1为针织线编织制成。即手套本体1采用编织手套,耐磨防刺层为模压成型并一体成型在编织手套上,使得手套本体1与劳动者的双手更贴合,提高了佩戴手套的舒适度以及工作的灵活性。
[0023]优选的,耐磨防刺层包括第一保护片21和多个第二保护片22,第一保护片21覆盖在手套本体1的手掌部11及手指根部121,多个第二保护片22设在手套本体1的手指头部122,第一保护片21上设有多个形状排布的缓冲纹理211,第二保护片22上设有迷宫、异形防滑条221。通过设置覆盖于手套本体1的手掌部11及手指根部121的第一保护片21,对劳动动整个手掌起到了防护的作用,第一保护片21上设有缓冲纹理211,缓冲纹理211可以为由多个菱形、凸点或其他形状组合形成,使得第一保护片21具有较好的抗震、耐磨以及防刺效果。通过在手套本体1的手指头部122上设置第二保护片22,起到了对劳动者手指头的保护,通过在第二保护片22上设置迷宫、异形等任意图案、形状、纹路的防滑条221,方便劳动者抓取物品,且提高了该部位的耐磨性,高了佩戴手套的舒适度以及工作的灵活性。
[0024]进一步的,第一保护片21上设有活动间隙部212,活动间隙部212的厚度小于第一
保护片21的厚度。使得第一保护片21可沿活动间隙部212折弯,提高了佩戴手套工作的灵活性。
[0025]进一步的,第一保护片21和第二保护片22的厚度为0.05~2mm。由于第一保护片21覆盖手套本体1上的面积较大,且第一保护片21上具有缓冲纹理211,因此第一保护片21和第二保护片22的厚度设置为较薄的0.05~0.2mm,即可满足抗震性能。
实施例二:
[0026]一种耐磨抗震手套,参考附图2,包括手套本体1和耐磨防刺层,耐磨防刺层设在手套本体1的手掌部11及手指部12,耐磨防刺层为热塑性弹性制成,耐磨防刺层为模压成型并一体成型在手套本体1上,手套本体1为编织手套。
[0027]优选的,耐磨防刺层包括多个抗震块23,多个抗震块23分布在手套本体1的手掌部11及手指部12上。本实施例2通过设置多个抗震块23分布在手套本体1的手掌部11及手指部12上,可以根据各类手套产品的需求调整防护位置,其可分布在手套本体1上的任意位置、设置任意的图案、形状、纹路等。从而来调整抗震防护效果以及佩戴手套工作的灵活性,精准局部防护。由于采用抗震块23采用模压一体成型,因此各个抗震块23的形状颜色可不一,提高手套产品的美观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抗震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套本体和耐磨防刺层,所述耐磨防刺层设在所述手套本体的手掌部、手指部、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虎口部,所述耐磨防刺层为弹性材料制成,所述耐磨防刺层为模压成型并一体成型在所述手套本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抗震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防刺层为热塑性弹性体材料通过模压成型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抗震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本体为针织线编织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耐磨抗震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防刺层包括第一保护片和多个第二保护片,所述第一保护片覆盖在所述手套本体的手掌部及手指根部,多个所述第二保护片设在所述手套本体的手指头部,所述第一保护片上设有缓冲纹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先文夏萍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威尔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